浅谈紫穗槐的特征特性与栽培技术论文

浅谈紫穗槐的特征特性与栽培技术论文

ID:25034660

大小:50.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7

浅谈紫穗槐的特征特性与栽培技术论文_第1页
浅谈紫穗槐的特征特性与栽培技术论文_第2页
浅谈紫穗槐的特征特性与栽培技术论文_第3页
浅谈紫穗槐的特征特性与栽培技术论文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谈紫穗槐的特征特性与栽培技术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紫穗槐的特征特性与栽培技术论文.freel以上。在一般情况下,栽植当年可生长1m高以上。当年也可割枝叶作绿肥和饲料。紫穗槐是美化环境与绿化荒山等速生优良树种,又是值得大力发展的绿化目的树种之一。1生态习性紫穗槐是喜光,耐寒、耐旱、耐湿、耐盐碱、抗风沙、抗逆性极强的灌木,在荒山坡、道路旁、河岸、盐碱地均可生长,可用种子繁殖及进行根萌芽无性繁殖,萌芽性强,根系发达,每丛可达20~50根萌条,平茬后一年生萌条高达1~2m,2年开花结果,种子发芽率70%~80%。2形态特征紫穗槐是豆科紫穗槐属,落叶

2、灌木。高1~4m,丛生、枝叶繁密,直伸,皮暗灰色,平滑,小枝灰褐色,有凸起锈色皮孔,幼时密被柔毛;侧芽很小,常2个叠生。叶互生,奇数羽状复叶,小叶11~25片,卵形,狭椭圆形,先端圆形,全缘,叶内有透明油腺点。总状花序密集顶生或腰枝端腋生,花轴密生短柔毛,萼钟形,常具油腺点,旗瓣蓝紫色,翼瓣,龙骨瓣均退化。荚果弯曲短,长7~9mm,棕褐色,密被瘤状腺点,不开裂,内含1种子,种子具光泽,千粒重10g。花果期5~10月。3栽培技术3.1种子采集与处理紫穗槐种子在10月成熟采摘。采收后,放在阳光下摊晒

3、,除去杂物,每日翻拌几次,约5~6d晒干后,即把干净种子装袋贮藏。种子8~9万粒/kg,一般发芽率仅50%~70%。播种前,必须进行种子处理,因荚果皮含有油脂,可影响种子膨胀速度及发芽率。种子处理方法,可用热水处理,将种子放在容器中,边倒开水边搅拌,坚持5min搅拌,再加冷水浸泡一昼夜后,淘出放入箩内,上垫稻草,每天淋水,几天后待大部分种子露白即播种。实践证明,浸泡的比不浸泡种子提早10~15d出土。另一种方法是用6%的尿水或草木灰浸泡6~8h,以去种子油脂。种子处理后,春播时带皮的种子可提早出

4、土10d左右。3.2播种育苗苗圃地以选择地势平坦、土质肥沃、土壤深厚、灌水方便的中性壤土为好。沙性较大或黏性较重的土壤作育苗地,应增施有机肥,改良土壤,增加肥力。育苗地应进行冬耕,施足基肥,然后培垄作床。播前下过透雨时最好,等2~3d播种。播种时间根据气候条件决定,北方以土壤解冻后进行为宜;南方宜在1月中下旬播种。播种方法采用条播,沟深3~4cm,播幅宽8~10cm,行距18~20cm。播种量225kg/hm2左右,产苗量达150万株/hm2以上,现在一部分地区播种量有增大趋势。播种覆土厚1.0

5、~1.5cm,播后8~10d出苗。经10~15d苗木出齐后开始疏苗,一次疏苗达株间合理密度。为使紫穗槐培育壮苗,在苗期除草3~4次,结合配方施肥。在苗木生长高峰,每半年进行根外喷肥,如尿素、磷酸二氢钾,配水均匀喷洒于叶面。选择喷肥时间是阴天傍晚最佳。同时进行病虫害防治,以防为主。3.3适地定植造林密度应视选林目的和水土条件而定。如每年采割作绿肥、饲料等,可密些;水土条件差,也可密些,一般栽植4500~6000株/hm2;以固沙护土为目的,可密植1.5万株/hm2。为了提高植树成活率,促其萌蘖,可

6、在根颈以上10~15cm处截去,这样枝条发得多、长得快。3.4抚育管理紫穗槐的抚育管理要求不严格。一般造林后每年幼林除草松土1~2次,就应隔年割1次。以收割绿肥等为目的的紫穗槐林,在造林的第1年平茬后,可适当地在行间种粮间作,促发幼株生长,第2、第3年,要在平茬的适时培土,以扩大根盘,争取多萌发枝条,芽旺条多。土壤贫瘠的山地,第1次平茬后,暂停1~2年割条和翻地,在风蚀沙荒地上的紫穗槐造林,要保留50%以上不平茬,以留作防护林带,实行隔行隔带的轮割,凡根据保留地为目的也可保留100%不平茬,丘陵

7、山坡的紫穗槐林,应沿水平等高方向,进行隔带采条平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