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说》优秀教(学)案

《马说》优秀教(学)案

ID:25049325

大小:49.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1-18

《马说》优秀教(学)案_第1页
《马说》优秀教(学)案_第2页
《马说》优秀教(学)案_第3页
《马说》优秀教(学)案_第4页
《马说》优秀教(学)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马说》优秀教(学)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马说精品教案学习要点:1、了解文学常识及写作背景。2、背诵课文,掌握重点字词解释和重点句的翻译。3、理解文章内容,学习托物寓意的写法。学习重点:积累字词,理解文章内容。学习难点:学习托物寓意的写法。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预习导学:初读课文,尝试解决以下问题。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并识记字形。祇辱于(zhǐ)骈死于(pián)槽枥(cáo)(lì)一食或尽粟一石(shí)(sù)(dàn)食马者(sì)才美不外见(xiàn)食之不能尽其材(sì)其真无马邪(yé)2、反复诵读课文。3、作家、作品、文体知识填空:本文作

2、者是韩愈,字退之,唐朝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本文选自《韩愈文选》。二、检查导入:1、导入:由“伯乐相马”的故事导入。2、听写字词。3、由学生介绍作家作品及写作背景,老师补充。背景:韩愈,有杰出才华,仕途却多坎坷。本文大约写于贞元十一年至十六年间,其时韩愈初登仕途,很不得志,曾三次上书宰相求擢用,“而志不得通”,尽管如此,他仍然声明自己“有忧天下之心”,不会遁迹山林。后相继依附于宣武节度使董晋、武宁节度使张建封幕下,郁郁不乐,所以有“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而“伯乐不常有”之叹。4、检查课文朗读情况。三、学习研讨:

3、(一)细读课文。1、朗读课文。要求:学生自由朗读,指名学生朗读。老师指导:一定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读准节奏,读出感情。2、读懂文意。要求:细读课文,不参考资料书,根据课下注释试译课文。(1)学生自主翻译,并划出不会翻译的词、句。(2)将疑难词句在小组内交流解决。(3)全班共同解决小组内遗留问题,老师注重指导。3、老师强调以下词语和句子的解释翻译。(1)、掌握下列词语。故虽有名马:即使祇辱于:只是骈死于槽枥之间:并列而死一食或尽粟一石:吃一顿食马者:通“饲”,喂是马也:这才美不外见:才能;见通“现”,表现且欲与常马等不

4、可得:犹,尚且;等同安求其能千里也:怎能策之不以其道:正确的方法执策而临之:面对尽其材:通“才”,才能其真无马邪:通“耶”,表疑问,相当于“吗”(2)、翻译下列句子。①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只能在仆役的手中受到屈辱,(和普通的马)一同死在槽枥之间,不以千里马而著称。②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日行千里的马,有时一顿能吃完一石粮食。③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喂马的人不懂得根据它日行千里的才能来喂养它。④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吃不饱,力气不够,才能和美好的素质不能表现出来。⑤且欲与常

5、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想要让它和普通的马一样尚且办不到,又怎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⑥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鞭策它不能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的方法,喂养它又不足以使它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听它鸣叫却不懂得它的意思。⑦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真的没有千里马吗?大概是真的不识千里马吧。4、整体感知:思考:作者流露出对“千里马”和“食马者”怎样的感情?明确:作者为千里马被埋没鸣不平,为千里马得不到应有的待遇而感到同情、惋惜。同时表现了对愚蠢浅薄的“食马者”的愤懑和控诉。5、学生试背课文,最好

6、能当堂背会。第二课时学习过程:一、复习上节课内容导入:1、提问背诵课文。2、检查重点词语和句子的翻译。二、学习研讨:三、1、精读课文,尝试解决以下问题:(1)、千里马不能日行千里的直接原因是什么?根本原因又是什么?明确:直接原因是“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根本原因是“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2)、作者借“千里马”不遇“伯乐”的遭遇寄托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运用了什么写法?明确:寄托了作者怀才不遇、壮志难酬之情和对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的愤懑和控诉。本文运用了托物寓意的写法。(3)、说说下列各条的寓意:①千里马:

7、人才②伯乐:能识别、任用人才的人③千里马不遇伯乐:贤才难遇明主④食马者:愚妄浅薄、不识人才的统治者(4)读完全文,你认为要成为千里马须具备哪些必要条件?明确:要具备千里马的才能;要有展示的机会;要有识别人才、赏识人才的伯乐;要把握住机遇;要有适合成长的环境。1、品读课文,尝试解决以下问题:“也”是个常见的文言虚词,大多置于句末表示说话人的语气,有时也放在句中表示短暂的停顿,用来提醒读者注意下面将要说到的内容。这些用法看起来很平常,但运用恰当,也能表达出某些微妙的意思,引起读者的回味。本文中的五个“也”字就是如此。试

8、找出并体会其作用。(1)、示例:不以千里称也。这个“也”字,更流露出无限痛惜的感情。(2)、学生合作交流。学生可能会找到以下句子。①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这是作者故作顿笔,有暂时了结,不再说下去的意思,可以省却一些无用的话。②是马也,虽有……。这个“也”是提醒读者注意“食马者”的无知给千里马所造成的难堪的后果。③安求其能千里也?这是一个反问句,把作者愤怒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