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考省部级《申论》解析

国考省部级《申论》解析

ID:25056203

大小:74.18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18

国考省部级《申论》解析_第1页
国考省部级《申论》解析_第2页
国考省部级《申论》解析_第3页
国考省部级《申论》解析_第4页
国考省部级《申论》解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国考省部级《申论》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2011年国考地市级《申论》解析材料解读一、材料基本内容材料1:主要反映两方面内容:一是打工子弟学校办学的困境,二是农民工子弟上学困难重重。材料2:农民工子弟上学难的表现及其原因。材料3:L县采取多种措施对本县的学校布局进行调整,办学效益得到了明显提高。材料4:农民倾全力支持教育发展,其中贫困家庭用于教育的支出占其收入的比例更大,原因是他们把希望寄托在下一代上学受教育上。材料5:柳延希望小学被撤并后的现状的未来。材料6:希望小学被撤并的原因探析。材料7:许多学者对乡村文化衰落的担忧和焦虑。二、材料结构材料1、5、7主要

2、是提出问题,材料2、6主要是分析问题原因,材料3、4主要是给出一些解决问题的对策。真题解析一、认真阅读“给定资料”,简要回答下面两题。(20分)1.“给定资料1”和“给定资料2”集中反映了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受教育的诸多问题。请根据这两则材料,对这些问题的具体表现进行概括和归纳。(10分)要求:准确、全面、有条理。不超过200字。解析所属题型:概括题。考察能力:考察阅读理解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答题思路:此题材料的来源是材料1、2,概括的对象是“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受教育的诸多问题”,答题的要点是“这些问题的具体表现”。

3、显然,出题人并不是简单的要考生对材料中细节部分进行摘抄,而是根据细节部分进行归纳和概括。而且题目要求“全面”6/6,即材料中所有问题的表现都要概括出来。材料中提及较多细节性描述,但较为重要的几句话分是“在垃圾场边的平房里”、“在一片荒芜的菜地里”,“校方要收取1万元到10万元不等的借读费和赞助费”、“这样的学校绝大部分都戴着“非法”的帽子——没有办学许可证”、“没有政府的支持,我们也不敢在硬件设备上加大投资”、“这类学校的教师队伍很不稳定”、“由于家庭生活困难,不少农民工子女不得不放弃求学”、“将来考大学,因为没有户口

4、,孩子还得回去考”、“要警惕农民工子女心理“边缘化”倾向”、“和城里孩子享有同样的待遇”、“降低收费标准”、“曾经因为父母务工地点的变化而被迫转学”。题目中要求的“有条理”是希望考生分条作答,同时做到总分结合;“不超过200字”意味着考生只有8行方格用来书写答案。参考答案问题的具体表现在公办学校、农民工子女学校和农民工子女三个方面。1、公办学校:入学门槛高。2、农民工子女学校:学校数量有限,条件简陋,经费紧张;没有办学资质和合法地位,缺少政府支持;教师队伍不稳定,生源不稳定,教学质量难以保证。3、农民工子女:出现辍学现

5、象;心理出现“边缘化”现象;无法参加当地高考;某些家长对教育不够重视。(161个字)2.根据“给定资料4”中的有关内容,谈谈对文中“困境中的不绝希望”这一表述的理解。(10分)要求:准确、简明。不超过150字。解析所属题型:综合分析题考察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答题思路:此题材料来源是材料4,分析的对象的“困境中的不绝希望”这句话,要求考生根据材料中的语义和语境,透过这句话的表象,看到这句话的本质。材料4的开头提出一部分农民工对子女的教育十分重视,但是在付出了巨大的教育成本之后,却未必能够找到理想的工作,获取预

6、期的回报,此种“因教致贫、因教返贫”的现象,引起学者们的广泛关注。此时,出题人巧妙的借用一位下乡支教的大学生之口指出,农民工面对此种困境,仍然执着的把希望寄托在通过教育层次的提升来改变自身命运,其目的在于呼吁实现教育资源的合理分配。显然,这位大学生的身份决定了他们是我国农村基础教育的一线工作者,对农村教育的境况有较为直观的了解,是有一定的发言权的。并且此题要求“简明”,且限定了150字的字数上限,即用6行方格来回答。参考答案6/6“困境中的不绝希望”是指在教育成本越来越高、农村子女在高校生源中比例持续下降、大学生就业难

7、的情况下,尽管很多农村家长会面临因教致贫、因教返贫的困境,但仍然把希望寄托在子女的教育上,支持教育事业,警醒我们必须合理分配教育资源和有效解决农民工子女就业难的问题,其实促进教育公平。(137个字)二、L县政府拟进一步宣传寄宿制学校的办学模式,以期更好地提高办学效率和质量。请根据“给定资料3”,以县教育局的名义草拟《给乡村中小学家长的一封信》。(20分)要求:(1)内容具体,符合实际;(2)用语得体,通俗易懂;(3)不超过400字。解析所属题型:公文类题型考察能力:归纳概括能力和机关文书写作能力答题思路:此题材料来源是

8、材料3,回答此题要注意虚拟身份,即“以县教育局的名义”,文体是“一封信”,对象是“乡村中小学家长”,目的是“进一步宣传寄宿制学校的办学模式,以其更好的提高办学效率和质量”。通过对材料的仔细阅读,我们发现材料中分别提到了宏观的工作思路:“调整一些不合理校点布局,逐步推进寄宿制办学”、“一是充分利用义教工程、边境建设大会战教育建设项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