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减三健迈向健康

三减三健迈向健康

ID:25105670

大小:3.21 MB

页数:35页

时间:2018-11-18

三减三健迈向健康_第1页
三减三健迈向健康_第2页
三减三健迈向健康_第3页
三减三健迈向健康_第4页
三减三健迈向健康_第5页
资源描述:

《三减三健迈向健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主讲人:**镇卫生院2018年09月01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健康知识讲座三减三健健康生活盐与健康**镇卫生院三减三健之认识高盐饮食的危害导致高血压、中风、冠心病还可导致骨质疏松、哮喘,而且与胃癌、肾癌、糖尿病也密切相关。幼儿期间容易导致上呼吸道感染、哮喘控制食盐摄入量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健康成年人每人每天食盐摄入量不超过6克,2-3岁幼儿不超过2克,4-6岁幼儿不超过3克,7-10岁儿童不超过4克。65岁以上老年人应不超过5克。使用定量盐勺少放5%-10%的盐并不会影响菜肴的口味。使用定量盐勺,尝试用辣椒、大蒜、醋和胡椒等为食物提味。少吃咸菜多食蔬果

2、少吃榨菜、咸菜酱制食物和腊肉。建议每餐都有新鲜蔬果。少吃高盐的包装食品少吃熟食肉类、午餐肉、香肠和罐头食品,盐水花生;建议选择新鲜的肉类、海鲜和蛋类。逐渐减少钠盐摄入减盐需要循序渐进,味觉对咸味的需求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降低。阅读营养成分表在超市购买食品时,尽可能选择钠盐含量较低的包装食品,和具有“低盐”、“少盐”、或“无盐”标识的食品。外出就餐选择低盐菜品尽可能减少外出就餐,主动要求餐馆少放盐,尽量选择低盐菜品。关注调味品建议选择低钠盐、低盐酱油,减少味精、鸡精、豆瓣酱、沙拉酱、酸辣椒和调料包用量。警惕“藏起来”的盐一些方便食品和零食里虽然尝起来感觉不到

3、咸味,但都含有较多的不可见盐,建议少食用“藏盐”的加工食品。油与健康**镇卫生院三减三健之科学认识烹调油烹调油有助于食物中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利用,是人体必需脂肪酸和维生素E的重要来源。但过多脂肪摄入会增加糖尿病、高血压、血脂异常、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等慢性病的发病风险。控制烹调油摄入量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健康成年人每人每天烹调用油量不超过25-30克。学会使用控油壶把全家每天应食用的烹调油倒入带刻度的控油壶,炒菜用油均从控油壶中取用,坚持家庭定量用油,控制总量。多用少油烹调方法烹调食物时尽可能选择不用或少量用油的方法,如蒸、煮、炖、焖、水滑熘、凉拌、急火

4、快炒等。少用多油烹饪方法建议少用煎炸的方法来烹饪食物,或用煎的方法代替炸,也可减少烹调油的摄入。少吃油炸食品少吃或不吃如炸鸡腿、炸薯条、炸鸡翅、油条油饼等油炸食品,在外就餐时主动要求餐馆少放油,和少点油炸类菜品。少用动物性脂肪建议减少动物性脂肪的使用数量和频次,或用植物性油代替,食用植物性油建议不同种类交替使用。限制反式脂肪酸摄入建议每日反式脂肪酸摄入量不超过2g。如:蛋糕、糕点、饼干、面包、沙拉酱、炸薯条、炸薯片、爆米花、巧克力、冰淇淋。不喝菜汤烹饪菜品时一部分油脂会留在菜汤里,建议不要喝菜汤或汤泡饭食用。关注食品营养成分表学会阅读营养成分表,在超市购买

5、食品时,选择含油脂低,不含反式脂肪酸的食物。三减三健之糖与健康**镇卫生院减糖来减添加糖各人群均应减少添加糖(或称游离糖)的摄入,但不包括天然水果中的糖和主食中的天然碳水化合物。认识添加糖添加糖是指人工加入到食品中的糖类,具有甜味特征,包括单糖和双糖。常见的有蔗糖、果糖、葡萄糖等。日常生活的白砂糖、绵白糖、冰糖、红糖都是蔗糖。糖的危害多饮食中的糖是龋齿最重要的危险因素,过多摄入会造成膳食不平衡,增加超重、肥胖以及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患病风险。控制添加糖摄入量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成年人每人每天添加糖摄入量不超过50g,最好控制在25g以下,糖摄入量控制在总能量摄

6、入的10%以下。儿童青少年不喝或少喝含糖饮料含糖饮料是儿童青少年摄入添加糖的主要来源,建议不喝或少喝含糖饮料。婴幼儿食品无需添加糖婴幼儿建议喝白开水为主,制作辅食时,也应避免人为添加糖。减少食用高糖类包装食品建议减少饼干、冰淇淋、巧克力、糖果、糕点、蜜饯、果酱等在加工过程添加糖的包装食品摄入频率。烹饪过程少加糖家庭烹饪过程少放糖,尝试用辣椒、大蒜、醋和胡椒等为食物提味以取代糖,减少味蕾对甜味的关注。外出就餐巧点菜在外就餐时适量选择糖醋排骨、鱼香肉丝、红烧肉、拔丝地瓜、甜汤等含糖较多的菜品。用白开水替代饮料人体补充水分的最好方式是饮用白开水。在温和气候条件下

7、,成年男性每日最少饮用1700mL(约8.5杯)水,女性最少饮用1500mL(约7.5杯)水。谢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