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中药贮藏与养护的常见因素论文

影响中药贮藏与养护的常见因素论文

ID:25181636

大小:49.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8

影响中药贮藏与养护的常见因素论文_第1页
影响中药贮藏与养护的常见因素论文_第2页
影响中药贮藏与养护的常见因素论文_第3页
影响中药贮藏与养护的常见因素论文_第4页
资源描述:

《影响中药贮藏与养护的常见因素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影响中药贮藏与养护的常见因素论文【关键词】中药;贮藏;养护;环境因素中药的贮藏及养护是一项细致而复杂的工作,必须根据中药的品种、存量、季节及设备等条件,因地制宜地运用现代科学的方法研究中药贮藏与养护,确保药品质量。现就影响中药贮藏与养护的常见因素,归纳如下。1环境因素1.1温度温度对中药的贮存影响最大,通常中药在常温15℃~20℃的情况下,中药成分基本稳定,利于贮藏。当温度升高34℃以上..毕业,含脂肪油较多的中药及某些动物类中药则会产生油质分解外溢现象,使药物颜色加深,由于水份蒸发,降低了药物的重量;温度的升高还会使芳香类中药

2、的挥发油加速挥发,芳香气味降低;使含糖质多的中药产生软化;使动物胶类、植物树脂类、干浸膏类、蜜丸类药物发软黏连或溶化。而温度在0℃以下时,某些鲜活药材所含水分就会结冰,细胞壁及内容物受到损伤,引起药材局部的细胞坏死[1]。1.2湿度中药本身能否保持正常的含水量和空气中湿度有密切的关系。一般药物的含水量为10%~15%。如贮存条件不善,包装不好,吸收了空气的水分,含水量即会增高。通常相对湿度在70%时,中药的绝对含水量不会有较大的改变。当相对湿度超过70%时,中药的含水量就会随之增加,含糖质多的中药会因吸潮,发软、发霉及虫蛀。盐制

3、药物及钠盐类矿物药亦会潮解溶化。若湿度在60%以下时,空气中水蒸气含量即显著降低,中药的含水量也会减少,含结晶水的药物易失去结晶而风化[2]。1.3空气与日光空气中的氧和臭氧对药材的变异起着关键的作用。臭氧成为强氧化剂,可加速药材中脂肪油的变化,糖类药成分的氧化分解,含鞣质的某些中药与空气接触后,内皮层表面极易氧化为棕红色或更深色。长时间的日光照射对某些药物的色素有破坏作用,如苷类及维生素的分解,从而引起中药的变异。2品质变异2.1虫蛀易在中药饮片重叠的空隙处或裂痕处以及碎屑中最易发生,虫蛀的中药饮片有圆形洞孔,严重的被蛀成粉末

4、。被虫蛀的药材,虽残留未被蛀蚀的部分,但因新组织遭到破坏,使重量减轻,质量发生变化,而失去有效成分,造成疗效的降低。2.2霉变霉变是指霉菌在中药表面或内部的滋生现象。因为中药内含有蛋白质、淀粉、糖类及黏液质等养料为霉菌的生长、繁殖提供了丰富的营养,分泌的酶溶蚀药材组织,以致使中药有效成分发生变化而失效[3]。2.3跑味又称散气变味。气味的散失即是有效成分的散失,也是所含挥发油的散失,由于挥发油是植物体内具有芳香气味的油质,在温度越高的情况下,挥发越快,储存时间越久,气味散失越多,故气味的散失乃是挥发油被氧化、分解,或自然挥发的结

5、果,因此气味散失也是药物受到严重影响的标志。2.4风化风化是指某些含结晶水的矿物类中药因与干燥空气接触日久,逐渐变成粉末的现象,风化了的中药,其药性也随之有所改变。2.5潮解溶化是指固体药物在潮湿空气中逐渐吸收水份,并在温热气候影响下,慢慢溶化成液体。这些药物变异后便难以贮存,造成供应和配方的困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