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总结]矿井通风安全毕业实习报告

[实习总结]矿井通风安全毕业实习报告

ID:25192398

大小:324.99 KB

页数:36页

时间:2018-11-18

[实习总结]矿井通风安全毕业实习报告_第1页
[实习总结]矿井通风安全毕业实习报告_第2页
[实习总结]矿井通风安全毕业实习报告_第3页
[实习总结]矿井通风安全毕业实习报告_第4页
[实习总结]矿井通风安全毕业实习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实习总结]矿井通风安全毕业实习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第一章矿井开拓开采及技术条件第一节矿井概况一、地理概况1.交通位置大方县凤山乡大营煤矿位于大方县城北东向,线距30km,行政区划隶属大方县凤山乡管辖。矿区地理坐标:东经105°43′14″~105°44′00″,北纬27°12′58″~27°13′38″,矿区面积1.9109km2。大方现有321、326国道和贵毕(贵阳一毕节)、大纳(大方一四川纳漫)高等级公路贯穿全境,交通方便,见交通位置图:图1—1。2.地形地貌矿区位于云贵高原东北部,区内地势总体呈东高西低,属侵蚀、剥蚀高中地貌;冲沟较多,呈树枝状展布,主要冲沟的走向与地形坡向基本一致。最高

2、点位于矿井中部大营山顶,海拔+2093.1米,最低点位于南部边界中部的冲沟中,海拔为+1765.0米,相对高差328.1米。3.气候条件矿区属北亚热带季风温湿气候类型,具有多云寡照,气候温凉,雨水集中于4月下旬至10月,风的季节变化显著等特点。年平均气温11.8℃,相对湿度为84%,年平均日照数为1335.5小时,总云量8.0成,年降雨量1180.8毫米,无霜期254天,年平均风速为2.7m/s,年静风率18%,全年主导风向为东南风。总的特点为冬长夏短、春秋相近,阴天雨天多,日照时数少。4.地震烈度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

3、001),矿区地震烈度为Ⅵ度,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本区及其邻近区域近年来未发现有强地震活动,矿区属无震害区,区域稳定性良好。二、主要自然灾害本区地形复杂,局部范围存在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隐患,故应根据地质灾害评估的要求做好灾害防范工作。图1-1交通位置示意图矿区位置第二节井田开拓大方县凤山乡大营煤矿由大方县凤山乡高原煤矿、大方县凤山乡大路边煤矿三号井、大方县凤山乡白岩脚煤矿三个矿井资源整合而成,原三个矿的生产规模均为3万吨/年。采用斜井开拓方式,共设计三个井筒,主斜井、副斜井及回风井。回风井不变更,上段利用原白岩脚煤矿的风井进行

4、改造,井口坐标:x=3012786.0,y=35571411.0,z=1818m,方位角232°,倾角29°。改造后继续延伸至+1678m水平标高。副斜井,井口坐标:x=3013148.0,y=35571226.0,z=1826.7m,方位角269°,倾角29°。从煤层顶板依次揭穿M8煤层、M11煤层,掘至M11煤层底板1678m标高后落平,然后作井底车场。主斜井位于副斜井北侧约34m,井口坐标:x=3013188.0,y=35571212.5,z=1821.3m,方位角269°,倾角16°。同样从煤层顶板依次揭穿M8煤层、M11煤层。主斜井掘至

5、1678m水平标高后落平,然后作井底联络巷与井底车场连通构成系统,然后在主、副斜井井底作井底车场及中央水仓。利用原来布置在M8煤层中的运输上山作为总回风上山,在距M8煤层底板10m左右的岩层中沿煤层底板走向布置一采区运输下山,过采空区后揭M8煤层后沿煤层伪倾斜掘至采区边界,一采区轨道下山及一采区回风下山均布置在M8煤层中,平行于运输下山。第三节矿井开采方法一、采区划分1.水平划分设计全矿井划分为一个水平开采,水平标高+1678m。2.采区划分全矿井共划分为二个采区开采,M8煤层为一采区,M11煤层为二采区。3.煤层开采顺序煤层间的开采顺序为:首先

6、开采M8煤层,然后再开采M11煤层。4.采区接替关系采区之间的开采顺序为:一采区二采区。5.采区划分的依据及其合理性该矿井井田走向长约1200m,倾斜宽为1460m,留设村寨煤柱、公路煤柱、井田边界煤柱和井筒煤柱后,走向长约1100m,倾斜宽约1100m,矿井设计能力30万吨/年,故每个煤层分别划为一个采区比较合理,全矿井共划分为二个采区,M8煤层为一采区,M11煤层为二采区。二、主要巷道布置层位(1)布置原则1)井底车场巷道及硐室应布置在坚硬稳定的岩层中,不得布置在有突出危险和冲击地压的煤层中。2)开拓巷道和永久硐室不得布置在有突出危险和冲击地

7、压的煤层中。3)采用倾斜分层或水平分层采煤法时,采区上下山应布置在岩石中或不易自燃煤层中。4)开采容易自燃和自燃的单一厚煤层或煤层群的矿井,集中运输大巷和总回风巷应布置在岩层内或不易自燃的煤层内;如果布置在容易自燃和自燃的煤层内,必须砌碹或锚喷。5)井下每一个水平和各个采区都必须有2个便于行人的安全出口,并与通达地面的安全出口相连接。井口及工业场地选择在该矿井田西部的平缓坡地上,采用斜井开拓,施工主井、副斜井和风井。主井内铺设皮带,担负矿井煤炭运输任务;副斜井安设绞车,担负矿井矸石、材料、设备运输及进风、管线铺设任务;回风井主要担负矿井专用回风任

8、务。原煤通过矿车运至工业场地,然后装车外运。(2)本矿巷道布置层位三条井筒均穿层布置在龙潭组煤系地层中,围岩情况较稳定,采用砌碹及锚网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