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课堂模式下如何开展美术欣赏教学----杨普军

高效课堂模式下如何开展美术欣赏教学----杨普军

ID:25201904

大小:63.18 KB

页数:2页

时间:2018-11-18

高效课堂模式下如何开展美术欣赏教学----杨普军_第1页
高效课堂模式下如何开展美术欣赏教学----杨普军_第2页
资源描述:

《高效课堂模式下如何开展美术欣赏教学----杨普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高效课堂模式下如何开展美术欣赏教学杨普军“欣赏·述评”是美术教学中重要的学习领域,它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能力(构思、构图、发散思维、表现方法)、技能训练、审美素养、美术知识的积累和开阔眼界等方面有着无可替代的价值。因此,一个优秀的美术教师,必须非常重视欣赏课的教学,而对美术作品欣赏的深入程度,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美术教师的专业素质和学识修养的高低;另外,在现行的教材内容的编排上,美术欣赏的内容往往和美术技能、手工制作等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构成了综合学习的内容,这使得许多教师把美术欣赏看成教学的辅助品,在教学时浅尝辄止,仅仅用它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不愿意深入挖掘作品的人文内涵,甚

2、至连许多知识与审美方面的内容也省略掉了,把重要的美术欣赏变成了美术课的可有可无的点缀。然而在现在的教育体制中,由于大多数考核评委都是美术的门外汉,他们对于美术一知半解,却常常以自己的理解对美术教师指手画脚,在他们的眼中,美术课就是图画课,美术课就应该画画,如果哪位教师课堂上一笔没画,就会遭到否定,他们对于美术浩如烟海的领域极其无知;其次由于美术欣赏课的内容涉及面太广,知识系统太过于庞杂,而且理解上过于宽泛(由于美术作品的欣赏本身就是艺术的再创造,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1,000个观众就会有1,000个哈姆雷特”就是这样),这对于美术教师的学识修养、专业素质和文化积淀要求太高,

3、上课的难度太大,致使许多美术教师轻易不敢以欣赏课示人。美术欣赏是通过对美术作品的感受、理解、分析、探讨从而达到审美满足的学习过程,这个过程需要调动学习者的一切知识和修养,全方位地进行感悟和体验,同时对于作品当中蕴含着的艺术家的个人的,民族的甚至是历史的文化内涵和精神情感、思想观念等的要素要进行理解和评价。我们面对的美术作品,是艺术家的活生生的精神写照,因此,在进行美术欣赏教学中决不可等闲视之。为了贯彻“先学后交,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高效课堂的学习理念,教师要引导学生利用书籍、电脑网络等自学手段,探讨相应的知识内涵,教师要巧妙设计问题,启发和引导学生探究。首先让学生通过收集图片,

4、欣赏和感悟艺术家的作品,通过查资料等方式了解艺术家的生平事迹、历史背景、艺术主张风格流派和艺术特色、代表作品等,然后教师再补充一些有针对性的作品图像资料,让学生在比较中有所感悟和理解,通过某些作品、故事了解艺术家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精神境界。例如在欣赏毕加索的名画《格尔尼卡》时,对其立体主义的表现方法、艺术观点和艺术家对于战争和暴力的强烈谴责,以及作品所表现出来的艺术家热爱和平热爱生活的情感态度,必须让学生在探讨交流中进行深入的剖析。学生在观察、欣赏有关图片、影像等资料的同时,教师可以把一些思考的问题融入到其中,采用纵横交流的方式让学生进行自由学习交流,也可以师生交流。让他们自己在

5、观察、分析、研讨交流和展示中,解决大部分教学中的重难点问题,其它的要靠我们用适当的方式来解决。例如:上《艳丽的大公鸡》时,首先了解韩美林先生的作品中传达出的吉祥含义,及其夸张变形的艺术特色,再通过课件中的色相环观察和作品赏析,使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以及对色彩美感有所认识。这时,教师让学生以同桌讨论的交流方式和在教师的帮助下,感悟夸张变形的方法,从中学会变形,突破教学难点。在版画教学对墨、白、灰的表现中,容易出错的“白”应如何表现,学生存有疑虑,教师让学生通过欣赏对比艺术家优秀的版画作品和一张有缺点的作品,加以研究,找出问题所在,认清“白”在版画和美术作品中的价值。既节省了时间又把学

6、生的疑点解决了。在讲《假如我是巨人》一课时,在引导学生欣赏观察分析中美术作品中,使他们从作品中灵活运用的对比法中感受到对比效果,然后,假设表演自己变成巨人后来到小人国里发生的故事。在与学生谈话、讲解、演示中,把利用对比的方法表现大与小的绘画技法传授给学生,自然所有难点都迎刃而解。新世纪美术教育的一大特点是注重美术文化的学习,通过美术与人类、生活、自然、情感、德育以及自身和其它学科的联系,提高学生的美术审美能力、美术鉴赏能力和美术创造能力。我们在美术教学中要深入挖掘作为范图的美术作品中的美术文化,适当拓展升华,不能把美术课简单地化为技能训练课,应立足于对美术文化的学习,尤其是欣赏课

7、的教学。只有这样,美术课才能脱离简单枯燥的、纯技能的训练,促使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才能提高美术课的教学品位,才能促进学生知识、技能、审美和思想、文化、创新能力的发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