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例小儿急性肠炎诊治分析论文

400例小儿急性肠炎诊治分析论文

ID:25227783

大小:49.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19

400例小儿急性肠炎诊治分析论文_第1页
400例小儿急性肠炎诊治分析论文_第2页
400例小儿急性肠炎诊治分析论文_第3页
400例小儿急性肠炎诊治分析论文_第4页
400例小儿急性肠炎诊治分析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400例小儿急性肠炎诊治分析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400例小儿急性肠炎诊治分析论文【摘要】目的总结以往在小儿肠炎治疗过程中出现腹泻迁延反复、腹胀发生率高的教训,探究科学有效的治疗措施。方法饮食疗法和支持疗法(微生态制剂、黏膜保护剂、合理液体疗法)常可痊愈,但对新生儿、小婴儿、营养不良及免疫缺陷患儿和病情严重者应酌情选用抗生素治疗。结果通过饮食治疗、抗生素治疗、补钾治疗、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失衡、口服补液、静脉补液等方法99%都能达到良好的效果。结论通过以上有效的方法有效控制了腹泻迁延反复、腹胀发生率的现象,治疗小儿肠炎更科学有效。【关键词】小儿急性肠炎诊断治疗小儿急性肠炎是儿科常见多发病,多发生于夏秋季

2、节,由于肠道内细菌和腐败变质食物刺激肠壁,发生明显的出血及坏死。多发生于2岁以下婴幼儿,临床表现较急、重。在我们的临床工作中如能及时给予正确的诊治.freell/kg,中度脱水80~100ml/kg。少量频服,于8~12h内将上述累积损失量补足。脱水纠正后,将余量加等量水稀释后使用。如发现眼睑水肿可改为白开水口服。新生儿和呕吐频繁或腹泻脱水加重及腹胀者应及时改为静脉输液。2.3.2静脉补液适用于中、重度脱水,吐泻严重或口服补液失败者。①第1天补液a.定量:包括补充累积损失量、继续损失量和生理需要量。一般轻度脱水约为90~120ml/kg,中度脱水约为120~

3、150ml/kg,重度脱水约为150~180ml/kg。b.定:根据脱水性质分别选用,等渗性脱水用1/2张含钠液、低渗性脱水性用2/3张含钠液、高渗性脱水用1/3张含钠液。若临床判断脱水性质有困难时,可先按等渗性脱水处理。c.定速:主要取决于脱水程度和继续损失的量及速度,原则上是先快后慢,对重度脱水有明显周围循环障碍者,应先快速扩容,用2:1等张含钠液20ml/kg于30~60min内快速滴入,以迅速增加血容量,改善循环及肾功能。累积损失量(扣除扩容量)一般在8~12h内补完,每小时约8~10ml/kg。余量(继续损失量和生理需要量)于12~16h内补完,每

4、小时约5ml/kg。若吐泻缓解,可酌情减少补液量或改为口服补液2。d.纠正酸中毒:因输入的混合溶液中已含有一部分碱性溶液,输液后循环和肾功能改善,轻或中度酸中毒可随之纠正。对重度酸中毒可根据血气测定结果,或按5%碳酸氢钠5ml/kg(11.2%乳酸钠3ml/kg)可提高二氧化碳结合力5mmol/L给碱性液体。e.纠正低钾、低钙、低镁:见尿后及时补钾,可给10%氯化钾每日200~300mg/kg,分次口服,或静脉滴入,浓度应在0.3%以内,速度切忌过快,每日补钾不应少于8h,一般补钾要持续4~6天;出现低钙症状时可用10%葡萄糖酸钙5~10ml加等量10%葡萄

5、糖稀释后静脉注射;低镁者用25%硫酸镁按每次0.1ml/kg深部肌内注射,每日2~3次,症状缓解后停用。②第2天及以后补液经第1天补液后,脱水、电解质紊乱及酸中毒已基本纠正,第2天开始主要是补充继续损失量和生理需要量,一般可改为口服补液。若腹泻仍频繁或口服量不足者,仍需静脉输液。补液量根据吐泻和进食情况估算,一般生理需要量按60~80ml/(kg/天),用1/5张含钠液补充,继续损失量则按“丢失多少补多少”,用1/2~1/3张含钠液补充,将上述两部分相加于12~24h内均匀静脉滴注,同时要注意继续补钾和热量的补充。2.4补钾治疗每公斤体重第一天给予10%氯化

6、钾1~1.5ml,当总液体量输出至半量时开始将氯化钾半量加入液中滴注,半量分3次口服。3讨论3.1明确诊断及时排除某些特异性肠炎(如痢疾、霍乱),估计脱水、酸中毒,心肺功能是治疗关键之一,应详细了解粪便性状及时落实大便常规送检。3.2饮食治疗国内一些专家近年提出应用改良OKS或含米粉中ORS口服,治疗小儿肠炎有较好疗效,我们根据本地情况提出给予浓米汤加适量盐,同样能够达到好的治疗目的,其优点在于:①米汤质粘有利保护肠管;②能增加营养,米粉中含7~9%蛋白质和少量电解质,进入肠内可分解出葡萄糖;③能减少腹泻粪便量和次数;④含适量电解质有利肠内水分和营养素吸收,

7、这种治疗明显优于单纯口服ORS液及限制哺乳饮食疗法。3.3补充电解质在正常液体疗法的同时注意掌握补钾、盐的时间、剂量,国内文献报告小儿肠炎一般为等渗脱水故我们采2:2:1液体治疗3。同时患儿在脱水纠正后往往出现腹胀,腹胀多由低钾所致,故我们认为应在纠正酸中毒和脱水情况改善后及时补充钾盐。根据北医大姜氏等测定小儿肠炎患儿细胞内外电解质改变认为:液疗前虽然消化道缺失大量钾盐,但由于脱水,血液浓缩,酸中毒、细胞内钾离子外移尿排钾减少,故血浆钾离子浓度正常。当酸中毒纠正,脱水征改善,尿量开始增多,血钾离子下降,此时应及时给予补钾,为安全起见,我们按10%氯化钾0.5

8、~0.75ml/mg/日给予加入液中静滴,另用等量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