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连配伍吴茱萸化学成分的变化以及药理作用研究现状

黄连配伍吴茱萸化学成分的变化以及药理作用研究现状

ID:25230169

大小:56.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1-18

黄连配伍吴茱萸化学成分的变化以及药理作用研究现状_第1页
黄连配伍吴茱萸化学成分的变化以及药理作用研究现状_第2页
黄连配伍吴茱萸化学成分的变化以及药理作用研究现状_第3页
黄连配伍吴茱萸化学成分的变化以及药理作用研究现状_第4页
黄连配伍吴茱萸化学成分的变化以及药理作用研究现状_第5页
资源描述:

《黄连配伍吴茱萸化学成分的变化以及药理作用研究现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黄连配伍吴茱萸化学成分的变化以及药理作用研究现状【关键词】黄连吴茱萸中药配伍中药化学成份药理作用  黄连为毛茛科植物黄连CoptischinensisFranch.、三角叶黄连CoptisdeltoideaC.Y.ChengetHsiao或云连CoptisteetoidesG.Y.Cheng的干燥根茎,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之功。吴茱萸为芸香科植物吴茱萸Evodiarutaecarpa(Juss.)Benth.、石虎Evodiarutaecarpa(Juss.)Benth.var.officinalis(Dode)Huang或疏毛吴

2、茱萸Evodiarutaecarpa(Juss.)Benth.var.bodinieri(Dode)Huang的干燥近成熟果实,具有散寒止痛、降逆止呕、助阳止泻的作用。黄连与吴茱萸配伍属寒热配对。临证应用时,黄连、吴茱萸常按6∶1配伍,方如左金丸。两药配伍,一主一辅,一寒一热,相反相成,既可泻肝降逆和胃,又能清火调气散结。此外,黄连与吴茱萸按2∶1、1∶1配伍则分别为甘露散、茱萸丸。黄连与吴茱萸配伍比例不同,其提取出来的化学成分不同,药理作用亦有不同。现将近年来黄连配伍吴茱萸化学成分的变化及药理作用研究综述如下。  1黄连配伍吴茱

3、萸对化学成分的影响  1.1黄连配伍吴茱萸对提取物中化学成分的影响彭明兴等[1]用水和盐酸-甲醇提取不同配伍比例的黄连-吴茱萸药对样品,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定量测定药根碱、巴马汀及小檗碱的含量,并比较它们的溶出率。结果:与水提法不同,用盐酸-甲醇提取时,3种生物碱的溶出率随黄连-吴茱萸配伍比例减小而降低的幅度较小。故提取方法对黄连-吴茱萸药对中化学成分的溶出率有较大影响。邓雅婷等[2]建立黄连-吴茱萸药对半仿生提取液化学成分的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质谱联用分析方法,研究黄连-吴茱萸配伍机制的物质基础。结果

4、:黄连配伍吴茱萸后半仿生提取无新物质生成,但小檗碱和巴马汀的溶出量降低。吴江明等[4]建立胶束毛细管电泳同时测定黄连-吴茱萸药对(比例分别为1∶1、6∶1、2∶1、1∶6)中5种主要生物碱(小檗碱、巴马汀、药根碱、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的含量。结果:以氯霉素为内标,小檗碱、巴马汀、药根碱、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在0.027~1.345、0.018~0.710、0.018~0.712、0.016~0.653、0.016~0.661mg/mL范围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30);加样回收率(n=6)分别为99.2%(RSD3.2%)、

5、103.1%(RSD2.1%)、100.9%(RSD1.5%)、99.4%(RSD2.9%)、101.9%(RSD3.3%)。潘浪胜等[5]将黄连和吴茱萸分别用水煎煮,分煎液按不同比例配伍,在100℃下加热1h。在优化的RP-HPLC条件下进行分析,比较色谱指纹图谱,考察主要组分相对峰面积变化和配伍比例之间的关系。结果:吴茱萸中主要组分的相对峰面积未见明显变化,黄连生物碱的相对峰面积随吴茱萸水煎液配比的增加呈线性下降。  1.2黄连配伍吴茱萸对黄连化学成分的影响叶富强等[3]分别把黄连、吴茱萸按1∶1、1∶2、1∶4、1∶8、1∶

6、16、1∶32比例配伍,水煎制得水提液,用柱层析-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配伍方剂水提液中黄连生物碱的含量,并进行配伍比例与黄连生物碱含量的变化之间的相关分析。结果:黄连配伍吴茱萸可引起黄连生物碱含量的减少,其损失率与吴茱萸的配伍剂量线性相关(P<0.01)。因此,在现代制药工艺设计中应考虑黄连、吴茱萸的配伍对黄连生物碱的影响。彭明兴等[6]考察黄连与吴茱萸按不同比例配伍时,黄连中主要化学成分溶出率的变化规律。黄连与吴茱萸分别按1∶0、6∶1、3∶1、2∶1、1∶1、1∶2、1∶3、1∶6、0∶1等9个比例配伍,水煎制得各供试品,

7、在优化的RP-HPLC条件下进行分析,得到色谱分析数据,然后考察其中8种组分的溶出率与配伍比例之间的关系。结果:8种组分中,1种组分的溶出率保持相对稳定;6种组分与黄连比例成线性关系;检出1种新组分,它与黄连比例成非线性关系。黄连与吴茱萸配伍后各种黄连生物碱的溶出率成相同比例下降,并检出1个两药单煎时未能检出的成分。谭晓梅等[7]采用硅胶薄层层析法,以环己烷∶乙酸乙酯∶甲醇∶三乙胺(19∶5∶1∶1)为展开剂,以10%硫酸乙醇溶液为显色剂,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在波长349nm处测定萸黄连总生物碱中黄连总生物碱的含量。结果:萸黄连供试

8、液色谱在与吴茱萸对照溶液色谱相应的位置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阴性对照溶液色谱无此斑点;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黄连总生物碱、盐酸小檗碱的线性范围为1.04~11.44μg/mL,r2=0.99999,平均回收率99.2%,RSD1.0%。  1.3黄连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