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雨季造林技术与更新造林建议

浅谈雨季造林技术与更新造林建议

ID:25232267

大小:93.68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1-19

浅谈雨季造林技术与更新造林建议_第1页
浅谈雨季造林技术与更新造林建议_第2页
浅谈雨季造林技术与更新造林建议_第3页
浅谈雨季造林技术与更新造林建议_第4页
浅谈雨季造林技术与更新造林建议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雨季造林技术与更新造林建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雨季造林技术与更新造林建议向以强浅谈雨季造林技术与更新造林建议大兴安岭林区蕴藏着千余种植物和400余种珍稀动物,是一个绿色生态资源宝库,是东西伯利亚原始天然林伸入我国境内的一部分。近年来,大兴安岭有林地面积缩小,一些地方天然植被遭到破坏,其生态环境恶化已经成为影响生产、生活的严重问题。   1、雨季造林的好处   1.1合理整地是造林前的一项重要环节   一般是上年雨季整地,次年造林,也可春季整地雨季造林或者雨季随攘地随造林。整地方法、规格的确定,要按照水土保持的要求,尽量减少破土面,因地制宜,采取不同的整地方式。一般对山坡上部及25度坡以上的地段,采用穴状、鱼鳞坑整地,规格:穴径3

2、0-40厘米左右,深2O一40厘米;鱼鳞坑长径30-50厘米,短径30-40厘米,深20—4O厘米土堰宽,1O一2O厘米。山坡中部及150-250坡的地方,采用鱼鳞坑、水平阶整地,规格:鱼鳞坑同上,水平阶宽1-1.5米,长以便于整平田面为宜,深3O一80厘米。山坡下部及150坡以下的地段,采用窄幅梯田整地,规格:宽2—5米,长度随山坡情况而定,深3O一80厘米,垒坚固的双层石堰,两阶之间保留2-3米的生土带。无论采取哪种方式整地,都必须在整地前做好规划设计,按照设计方案进行施工。   1.2掌握适宜的造林时机雨季造林时机非常重要   尤其是裸根苗造林,若能在栽后下雨,并有几天的阴天,则对

3、提高造林成活率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在一般情况下,造林时间最好安排在下午,以减少太阳对苗木尤其造林当天的暴晒时间,经过一夜的缓冲,可以提高苗木的抵抗能力,对提高造林成活率也有一定的作用。切忌在无雨和降雨不多的时期强栽等雨,要严格遵循“三不栽”的原则,即“雨不透不栽,天不连阴不栽,雨过天睛不栽”。   1.3造林技术   (1)造林密度:松柏造林一般安排在山坡的中上部,穴状或鱼鳞坑整地,密度可掌握在220—330株/亩:成片造林密度可掌握在130—160株/亩,株行距2×2—2.5米。   (2)容器苗造林:容器育苗造林要注意一下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起苗时,应先挖掉容器袋周围的土,尽量不使袋

4、内的土体松动切忌用手拔苗起苗。二是栽植时应注意栽植深度,培土深度要比容器高出2-3厘米,切忌将营养袋露在外面:三是栽前一定要撕破袋底。   (3)裸根苗造林:在起苗的前一天圃地灌水,起苗时一律用撅头深刨,做到根系完整,根部带土,剔除细弱苗和根苗,进行苗木分级,并用草袋包装,随起、随运、及时栽植。   1.4抚育管理   (1)穴面覆盖:造林后,及时用枯树枝、碎草、石块等覆盖穴面,减少蒸腾失水。对穴面保墒和促进苗木生长均有明显作用。   (2)浇水整穴:造林后如无雨,尤其是裸根苗应尽可能地在裁后2—3天内浇一次水,以保幼树成活:大雨过后,要及时查苗看穴如苗木被冲压,应及时扒出扶正。   (

5、3)松土除草:未进行穴面覆盖的植树穴,大雨过后土壤易板结、干裂和滋生杂草,要适时松土,以保墒和清除杂草。   2、更新造林的建议   2.1实施分类经营。进行人工造林和促进天然林更新   大兴安岭林区可划分为3类建设区。(1)重点公益林建设区。在江河源头、公路铁路两侧、自然保护区、国防林区、高山陡坡等生态脆弱地域一律实行封山育林、人工造林及退耕还林等,禁止一切砍伐,全面恢复和保护林草植被。(2)一般生态保护区。在这些地区,既要加强森林资源的管护和培育,又可对林木进行适度的间伐和择伐,因地制宜开发利用林间资源。(3)商品林经营区,可实行集约经营,大力建设商品用材林基地。   2.2坚持人工

6、更新为主,人工促进和天然更新相结合   根据不同立地条件和林分生长情况,采取不同更新方式。对皆伐迹地采取人工更新造林。同时,利用大兴安岭天然更新良好的有利条件,在采伐过程中最大限度地保护幼树.   2.3严把质量关,做好人工更新造林的设计   目前,设计工作比较普遍存在着小班区划不合理、技术措施流于形式、可操作性差、密度控制随意性大等问题。从改进设计,提高质量出发,建议加强以下工作:   (1)设计时严格执行设计规程。(2)设计密度要充分体现立地因子、林种和树种三大主导因子。(3)分布要均匀,凡均匀度达不到60%的一律不得验收和支付费用。(4)对调查设计造林地选择要适当,要做到适地适树,

7、合理安排造林树种。(5)因地制宜设计更新方式。在适宜的立地条件下,要优先考虑栽针保阔和人工促进天然更新,力争降低资金投入。(6)加强设计监督,严格审批制度。(7)建立健全人工更新造林资源档案,配置档案专职人员,各种材料整理纳入资源管理范围,形成严格的管理体系,各项材料统一。(8)提高设计队伍专业素质,对调查设计人员实行定期培训、定期考核、持证上岗、优胜劣汰。   2.4坚持合理的采伐,因地制宜确定采伐方式   采伐是更新的继续,在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