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植物病原原核生物

08植物病原原核生物

ID:25232655

大小:5.41 MB

页数:100页

时间:2018-11-17

08植物病原原核生物_第1页
08植物病原原核生物_第2页
08植物病原原核生物_第3页
08植物病原原核生物_第4页
08植物病原原核生物_第5页
资源描述:

《08植物病原原核生物》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第三章植物病原原核生物原核生物(Procaryotes)指一类无固定细胞核的单细胞生物。与真核生物相比,它的遗传物质(DNA)没有核膜包围而分散在细胞质中,细胞质中没有内质网、线粒体等细胞器,核蛋白体分子量小。原核生物界的成员很多,包括细菌、放线菌、蓝细菌以及无细胞壁的菌原体等,通常以细菌作为原核生物中有细胞壁类群的代表,以菌原体作为无细胞壁但有细胞膜类型的代表。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的比较项目类别原核生物真核生物大小(μm)1~10>10染色体数目1>1核膜–+呼吸作用场所原生质膜线粒体核糖体70S(30S+50S)80S(40S+60S)肽葡聚糖+–DNA环状线状繁殖无丝分

2、裂有丝分裂原核生物分布广泛,绝大多数是腐生的、异养性的。有些能够侵染植物引起发病的原核生物称为植物病原原核生物。原核生物病害的数量和危害仅次于真菌和病毒,属第三大病原物。植物的原核生物病害主要发现在高等的被子植物上,栽培的植物上较多。如我国目前普遍发生的水稻白叶枯病、马铃薯环腐病、茄科作物的青枯病、十字花科蔬菜的软腐病、果树根癌病、枣疯病、泡桐丛枝病等。另外,在国外严重发生的玉米细菌性萎蔫病和梨火疫病等。各大洲都有分布,寄主范围很广,对核果类果树为害尤重,近年在中国局部地区的桃、葡萄、啤酒花等栽培植物上严重发生。★植物根癌病:又称冠瘿病(Agrobacteriumtumef

3、aciens)★马铃薯环腐病(Clavibactermichiganensesubsp.sepedonicum),在欧洲、北美发生普遍。在中国马铃薯主要栽培区都有发生,以北方一季作区和南方冷凉山区较重。无毒种薯生产可减轻为害。第一节植物原核生物的特点一、细菌的一般性状主要研究细菌形态、染色反应、培养性状、生长与营养、生理和生物化学特性、血清学特征、遗传特性、遗传和变异、鉴定和分类,致病特性、地理分布、传播方式、流行生态、病原物与寄主植物互作的物理机制、生理生化机制和分子生物学机制、细菌病害的防治策略和防治技术。(一)形态和结构1.细菌的形态细菌的基本形态有球状、杆状和螺旋状

4、。个体大小差别很大,一般球状细菌较小,杆状次之,螺旋状较大。细菌大都单生,也有双生、串生和聚生的。植物病原细菌大多是杆状菌,少数为球状。细菌的形态1.球菌2.杆菌3.棒杆菌4.链丝菌5.单鞭菌6.多鞭毛极生7、8.周生鞭毛2.细菌的结构细菌无论形状如何,其结构由外向内主要包括粘质层、细胞壁、细胞质膜、细胞质、核区,有的外面还有鞭毛或荚膜。细菌内部结构1.鞭毛2.荚膜3.细胞壁4.原生质膜5.气泡6.核糖体7.核质8.内含体9.中心体1.鞭毛2.鞭毛鞘3.鞭毛基体4.气孢5.细胞质膜6.核糖体7.中间体8.革兰氏阴性细菌细胞壁9.隔膜的形成10.液泡11.革兰氏阳性细菌细胞壁

5、12.载色体13.核区(核物区)14.核糖体15.聚核糖体16.导染体17.荚膜细菌结构详图粘质层是细菌分泌的、包在细胞壁外的、厚薄不等的一层粘性物质,以多糖为主,防止菌体内部水分散失。有些细菌粘质层变得厚而固定便成为荚膜。细胞壁是由肽聚糖、拟脂类和蛋白质组成的,具有保护和支持细菌形体的作用。细胞质膜是半渗透性的,有吸收和运送物质功能,与能量转换、信息传递和细胞壁合成有关。原生质中有异染粒、中心体、气泡、液泡和核糖体等内含体。中心体也叫间体和中间体,是与质膜结合的膜状体,是原核生物特有的结构,在细胞中起拟线粒体的作用,与DNA复制和细胞分裂有关。细菌的核糖体是70s的,由3

6、0s和50s两个亚基组成,是细菌合成蛋白质和酶的地方。有些细菌在体表还长有细长的鞭毛。鞭毛的基部有鞭毛鞘,鞭毛是细菌的运动器官,是从细胞质膜下的小粒状鞭毛基体上产生的,穿过细胞壁和粘质层延伸到体外。各种细菌的鞭毛数目和着生的位置不同,数目1至多个不等,着生方式有极生和周生。着生在菌体一端或两端的称作极生,相应鞭毛称为极鞭;着生在菌体侧面或四周的称作周生,相应鞭毛称为周鞭。在多数细菌体表还长有长短不一、直而硬的细丝,称为伞毛(或纤毛)。伞毛有普通伞毛和性伞毛之分,前者主要起附着作用,而后者则供细菌接合之用,具有传递DNA或质粒的能力。细胞中央是没有核膜的椭圆形或近圆形的核区,

7、核区内是环状双链DNA,不含组蛋白,故称细菌染色体。在有些细菌中,还有独立于核质之外呈环状结构的遗传因子,称为质粒,它编码控制细菌的抗药性、育性或致病性等性状。有些细菌在菌体内可以形成一种称作芽孢的内生孢子,它是原生质失水浓缩而形成的休眠结构,有利于细菌渡过不良环境。芽孢不是细菌的繁殖器官,因为一个菌体只形成一个芽孢,芽孢萌发也只形成一个细菌。有些细菌在产生芽孢时,在靠近芽孢处形成一个多肽结晶,称伴孢晶体,对鳞翅目幼虫有毒性,用于生防。植物病原细菌多数有鞭毛,无芽孢,细胞壁外有粘质层,但很少有荚膜。(二)繁殖、遗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