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学生上网的调查与研究

关于中学生上网的调查与研究

ID:25244501

大小:77.0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8-11-19

关于中学生上网的调查与研究_第1页
关于中学生上网的调查与研究_第2页
关于中学生上网的调查与研究_第3页
关于中学生上网的调查与研究_第4页
关于中学生上网的调查与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关于中学生上网的调查与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关于中学生上网的调查与研究编者的话:人生之关键处,往往只有几步,青年时代更是举足轻重。网络是把双刃剑,我们作了这份调查研究,希冀新时代的中学生自觉提高道德素养,把虚拟新世界看得明白真切,同时也迫切希望极度迷失的网虫能迷途知返!来吧,放飞我们健康的心灵,徜徉在充溢着阳光和绿色的生命之海里内容摘要:随着计算机的大力普及和网络的广泛延伸,“中学生上网”也就日益成为亟待社会关注和解决的问题。这既是新时代的产物,也属老生常谈,人们都在议论中学生该不该上网。在这里,我们结合自己调查到的一些事件和数据做了一下分

2、析研究,并发表我们自己的一些看法,请诸位指正。关键词:触网心理虚拟新世界网络道德绿色网站研究目的和意义:网络的高速发展给人类带来的影响越来越大。确切地说,人类已离不开网络,这个时候,网络垃圾也就随之出现,我国因网络而犯罪的事例数见不鲜。而在其中中学生占了很大的比例。网络到底是有多大的魅力,以至于被人类称其为“电子海络因”。我们通过这次的调查和研究来了解我市的中学生上网情况,以及网络安全设施。希望给人们以借鉴。研究方法:问卷调查,实地调查,网上查资料。研究时间:2003年5月—2003年9月,主要利

3、用星期天和暑假时间来调查和研究。研究对象:(1)由学校团委组织,对我校高一、高二近2500名学生进行不记名问卷调查,有较高的可信度。一共进行了两次问卷调查,时间分别是:2003年3月和2003年9月。1(2)对湘乡市区网吧的调查(见下表“网络环境”)湘乡城区的网吧约150个,大多数开设于1999年—2002年,有十几家网吧是2003年开设的。湘乡市的网吧条件均很差,不论在硬件方面,还是在室内环境方面都较落后,所有网吧都没有禁止吸烟,室内空气严重污染,尤其冬夏季节空调开放,密闭门窗,没有通风设施,气

4、味令人窒息难闻。另外,在非典时期网吧从未关门,没有防“非”意识和措施。在软件方面,很多网吧网速很慢,少数网吧连消防等基本设施也未建立,很容易酿成安全事故。附对城市150个网吧进行调查表如下:软、硬件环境:包括显示器质量、主机性能、网速、带宽、安装操作系统及软件情况等。好较差很差数目11732比例0.66%78%21.34%室内环境:从空气流畅、空间宽敞明亮、防水、防电、防雷及消防设施、噪音等各方面综合调查:(表八)好较好较差很差数目0437109比例0%2.66%24.34%73%调查情况:三中学

5、生上网的情况:通过对250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查得上网人数为1257人,其中高一学生471人;高二学生786人;男2生996人,女生261人。上网地点:距离学校500m—1500的公共网吧(86%),还有少数同学在家里上网(14%),说明公共网吧是中学生的主要上网场所。并且有些公共网吧在一些偏僻小巷里,不易被家长和老师发现,还有一些网吧开设在二、三楼,甚至阴暗潮湿的地下室,所以很多学生上网家长并不一定很清楚。触网心理:一、从众心理。人类已跨入了信息时代,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网络世界越来越精

6、彩,对人类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青少年对网络的接触也越来越多。上网已是一种时尚。如果作为一个中学生不知道“网游”的话,会被同学们说成“白痴”、“低智商”。为了跟随潮流,中学生争先恐后的上网“冲浪”,玩“游戏”,以吸收更多的网络知识。二、好奇心理。听别人说上网好玩。触网的同学把网络游戏说得天花乱缀,很有趣味。更有甚者,把网络游戏说成一种深奥的东西。于是,很多学生就上了第一次网。在网上,感觉到了很多刺激的东西,应有尽有。有时候,一些学生往往被网站故设的陷阱挑起了好奇心。如“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不得浏览”

7、,而这些网站往往不设“防火”设备,学生便很容易深陷其中。三、自卑心理。中学生的性格很多不同,内向的学生往往容易产生自卑心理。自己孤僻一方,现实中没有知心朋友,自己又不善言记号,人际关系很差。于是,不得不来到虚假空间以释放自己的孤独,往往这些同学一上网聊天就是长达几个小时,有的甚至通宵达旦。3四、求异心理。中学生的生理已逐渐发育成熟,对异性会产生好感。但在现实生活中又羞于开口,往往怕被别人笑话。一般在这种情况下,中学生也会上网玩“QQ”,在网上邂逅心中的“青蛙王子”或“白雪公主”。五、逆反心理。中学

8、生心理并不成熟,没有恒心毅力,上课容易开小差,常受老师责备、家长打骂,于是就产生叛逆思想,去上网吧,上网后成绩越差,老师就会有更多的批评教育。于是很容易产生逆反心理,认为越不让我干,我偏干,不让我上网,我偏上网,看你拿我怎样。这样就形成了恶性循环,上网、上课睡觉,成绩下降,受批评,上网。在这其中,虽然有一部分人在家长和老师的教育下改过来了,但也有一些学生深陷其中,破罐子破摔。六、放松心理。很多学生都认为上网能放松心情,以为紧张的学习之余上一上网有益。但事实证明,上网既费财,又费神。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