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疑难病证治验举隅论文

脾胃疑难病证治验举隅论文

ID:25258369

大小:53.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1-19

脾胃疑难病证治验举隅论文_第1页
脾胃疑难病证治验举隅论文_第2页
脾胃疑难病证治验举隅论文_第3页
脾胃疑难病证治验举隅论文_第4页
脾胃疑难病证治验举隅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脾胃疑难病证治验举隅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脾胃疑难病证治验举隅论文.freelg,每日1次;枸橼酸莫沙必利分散片5mg,每日3次。连服2个月后停药,此后观察3个月,病情未见复发。按:胡桃夹食管是以食管远端的高幅蠕动收缩为特征,酸反流可诱发食管高幅收缩,此患者存在酸相关的食管异常,但与酸相关的胃食管反流关系目前尚不明确,对抑酸治疗效果欠佳。因其发生除酸反流外,可能与食管高敏、自主神经功能、胃排空异常及精神心理有关。根据其临床特点,可归属于中医“噎膈”范畴。其基本病因病机是气郁痰阻,气机升降失司,导致咽下困难、呕吐,正如徐灵胎评《临证指南医案·噎膈》时指出:“噎膈之

2、证,必有瘀血、顽痰、逆气阻隔胃气。”本例因反复呕吐与食下困难,亦导致胃气大伤,故存在脾胃气虚;同时,由于胃气久郁化热,停滞于胃,故见胃热气滞之证。故方用党参、白术益气健脾;枳实、沉香、郁金、旋覆花、代赭石疏肝理气、下痰降逆;白芍、甘草、黄连、吴茱萸和胃制酸;败酱草、蒲公英、槟榔清热消滞。全方共奏疏肝健脾、理气降逆、清热消滞之效,适中病机,效如桴鼓。2放射性肠炎案例2:患者,女,73岁,2008年3月15日就诊。因子宫颈癌术后行放射治疗数个疗程后,出现下腹痛、胀,每日大便数次至十余次,呈稀溏便,伴有黏液脓血,发病后半年曾行

3、中、西医治疗,但病情反复发作。刻诊:见症如上述,同时伴有纳呆、口苦,舌质红,苔黄白腻,脉滑。辨证为脾胃气虚,湿热瘀滞。治宜健脾理血、清热化湿。方拟:党参30g,炒白术15g,田七10g,白及15g,蒲黄15g,槐花15g,椿根皮30g,薏苡仁30g,诃子15g,赤石脂30g,甘草10g。每日1剂,每剂水煎2次,分2次饭前30min服用。同时以下方灌肠:苦参30g,儿茶15g,田七10g,白及15g,蒲黄15g,槐花15g,青黛10g,五倍子10g。每日1剂,水煎取液100mL,排便后保留灌肠,每日1次。上法共治疗半个月后

4、复诊,患者腹觉微胀,但无腹痛,大便质软,每日1次,已无黏液脓血便,胃纳正常,无口苦,舌质淡红,苔白,脉细。内服药仍守原方去槐花,加益母草20g;灌肠方治疗同前。巩固治疗半个月后,诸症悉平。随访半年,病情稳定。按:由于放射线对生物机体产生电离作用,可使组织和细胞遭到损伤和破坏,造成直肠、乙状结肠等部位的充血、水肿、糜烂、出血甚至穿孔,本案即由此所致。中医学无“放射性肠炎”之名,依其症状,可归属于“泄泻”、“痢疾”、“便血”、“肠风”等范畴。由于湿热邪毒袭脾,使脾失健运;又伤于肠络,气血凝滞,化腐成脓而痢下赤白。故口服方中以

5、党参、白术益气健脾;田七、白及、蒲黄、槐花活血化瘀、止血生肌;椿根皮、薏苡仁清热祛湿;诃子、赤石脂收敛止泻。灌肠方中以苦参、青黛清热解毒燥湿;田七、白及、蒲黄、槐花、儿茶、五倍子活血敛疮、止血生肌,通过灌肠可使药物直达病所,提高疗效。3鼻咽癌放疗术后顽固呕吐、胃痛案例3:患者,男,37岁,2008年6月18日就诊。患者因患鼻咽癌行放射治疗后7个月内反复发生恶心呕吐(甚则饮水欲吐),上腹疼痛、发胀,进食后则呕吐、胃痛明显加重,纳呆乏力,头晕,消瘦(体重下降10kg),因不敢进食,导致食量明显减少,入院后做胃镜检查示浅表性胃

6、炎伴胆汁反流。刻下:患者表情异常痛苦,诉胃脘部明显压痛和自觉疼痛,恶心呕吐,食后上症发作并加重,余症同上述,舌质淡、有齿痕,苔白,脉细。证属脾虚气滞,胃气上逆。治宜健脾理气、和胃降逆。方拟:党参30g,炒白术15g,陈皮10g,法半夏15g,代赭石30g,旋覆花15g,砂仁(后下)10g,沉香(后下)10g,白芍30g,延胡索15g,郁金15g,枳壳15g,厚朴15g,麦芽30g,鸡内金15g,炙甘草10g。每日1剂,水煎2次,分2次饭前30min内服。连服2周后再诊:食纳渐佳,恶心呕吐减轻,胃脘部轻度疼痛,病情渐见好转

7、,故效不更方,再进2周。三诊:恶心呕吐已消失,进食后胃痛显著减轻。因出现睡眠困难,请脑病科会诊意见为“混合性焦虑抑郁反应(郁证)”,故治宜益气健脾、和胃降逆、养心安神。方拟:党参30g,黄芪30g,炒白术15g,陈皮10g,法半夏15g,枳壳15g,旋覆花15g,沉香(后下)10g,麦芽30g,鸡内金15g,生龙骨30g,夜交藤30g,百合30g,炙甘草10g。每日1剂,首煎晚上睡前1h内服,二煎在次日中午饭前30min内服,连服1周。7月27日四诊:患者精神正常,食纳可,进食后无胃痛发作,无恶心呕吐,但睡眠仍欠佳,舌淡

8、红,苔少,脉细。此乃脾虚气逆、心阴亏虚所致,治宜前法加重养阴安神之品。方拟:太子参30g,黄芪30g,炒白术15g,枳壳15g,旋覆花15g,沉香(后下)10g,麦芽30g,鸡内金15g,生龙骨30g,夜交藤30g,百合30g,麦冬15g,柏子仁30g,酸枣仁30g,炙甘草10g。服法同三诊。连服1周再诊,夜寐明显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