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珍珠》教案(语文版高二必修)

《黑珍珠》教案(语文版高二必修)

ID:25266936

大小:53.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19

《黑珍珠》教案(语文版高二必修)_第1页
《黑珍珠》教案(语文版高二必修)_第2页
《黑珍珠》教案(语文版高二必修)_第3页
《黑珍珠》教案(语文版高二必修)_第4页
《黑珍珠》教案(语文版高二必修)_第5页
资源描述:

《《黑珍珠》教案(语文版高二必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黑珍珠》教案(语文版高二必修)![教学目的]一、把握小说的情节,探究小说的主题。二、加深学生对成长的理解。三、了解、把握小说的常见的艺术手法(线索、细节描写、伏笔等)。[教学重点]小说的情节,主题的表现。[教学时数]两课时。[教学过程]预习课文,缩写。要求:故事完整,第一人称,800字左右。第一课时一、课文简介斯•奥台尔是美国儿童文学作家,1972年获国际安徒生儿童文学奖,《黑珍珠》缩写自他的同名长篇小说,写一个少年16岁时的一段成长经历。二、理清情节请二、三名同学念自己的缩写,大家补充,不要忽略重要内容(三次见到鱼时大家及“

2、我”的反应、对路易斯特点的介绍、大家对黑珍珠、圣母的迷信、路易斯与鱼的搏斗、“我”对“长大”的认识等)主要内容:序幕(第1—3段):“我”十六岁生日时,认为自己还没长大,总想亲自出海捞贝。开端(第4—10段):“我”第一次出海,认识了能干、有力、又爱吹嘘的路易斯,并第一次见到了可怕的鱼。发展(第11—20段):“我”采到巨大的黑珍珠,与鱼第二次相遇;父亲把黑珍珠献给圣母,但船队最终遇难。高潮(第21—26段):“我”归还黑珍珠,路易斯为得到黑珍珠与鱼搏斗,最后与鱼同归于尽。结局(第27段):“我”把黑珍珠放到圣母的手掌里,“我”感到自己长大

3、成人。三、讨论这篇小说的高潮部分都有哪些矛盾?什么是主要矛盾?为什么?明确:“我”要归还黑珍珠与路易斯要得到黑珍珠的矛盾,路易斯与鱼的搏斗。后者是主要矛盾,它表现了路易斯的强有力与贪婪,也表现了大自然的力量。第二课时一、分析人物形象路易斯有什么特点?为什么要详写他与鱼搏斗?路易斯的特点:1?能干有力。“据说他的潜水技能在整个佛密令海都找不出第二个”;“有一次他为了避开一条大灰鲨鱼,在水下足足待了四分钟”;“他一人能干三个人的活”以及与大鱼搏斗。2?爱吹嘘。他说“曾在波斯湾发现一颗比鸡蛋还大的珍珠,卖给了伊朗国王,赚了好多钱,买下一条巨大的采

4、珍珠船”;告诉“我”他“在波斯湾找到的珍珠比黑珍珠还重,两只手都捧不过来”。3?贪婪。要把黑珍珠据为己有。4?不迷信。在“父亲”船队遇难,大家几乎一致认为黑珍珠和大风暴有某种神秘的联系的时候,他说遇难的原因是“我”的父亲太相信圣母和那颗珍珠才不到港口避险;不怕鱼,敢与之搏斗。总之,路易斯是一个个性鲜明的形象,从他身上,“我”知道人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这场人鱼大战表现了人和自然的伟大力量,给“我”以强烈的震憾。二、探讨小说的主题小说从“我”十六岁生日那天帮父亲卖珍珠开始写起,以“我”把黑珍珠放回圣母的手掌结束,“我”也终于长大成人。小说为什么

5、说“我”长大成人是“在这一天”,“我”成为大人的标志是什么?明确:“我”把黑珍珠放回到圣母手掌中这一举动,使“我”认识到在这一天,“我”长大了,因为在这一天,“我”经历了生死考验;见识了人和大自然的斗争;不再相信人们对鱼的迷信(也就是对自然的迷信),没有再把黑珍珠还给大海;也没有像路易斯那样把黑珍珠据为己有;进一步认识了人和自然。三、鉴赏小说的艺术特色1?小说多次写到鱼的目的与作用是什么?明确:“我”与鱼的三次相遇是故事的线索;多次写到大家对鱼的恐怖畏惧,烘托了紧张神秘的气氛,为人鱼大战打下伏笔。2?最后写到的阳光和钟声有什么意义?明确:写

6、阳光和钟声有一种象征意义,表明了“我”的宗教情绪,说明我对人生有了新的认识。四、交流谈谈自己“长大了”的标志事件及其意义。五、布置作业完成课后练习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