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会计准则国际化走向

浅议会计准则国际化走向

ID:25271958

大小:57.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1-19

浅议会计准则国际化走向_第1页
浅议会计准则国际化走向_第2页
浅议会计准则国际化走向_第3页
浅议会计准则国际化走向_第4页
浅议会计准则国际化走向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议会计准则国际化走向》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议会计准则国际化走向摘要: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转变和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我国会计准则国际化发展的步伐正在加快,并逐渐消除差异,与国际会计准则接轨。新会计准则体系基本实现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趋同,从会计准则国际化的界定、会计准则的改革、新准则体系基本架构及结合本国国情和稳步推进会计准则的国际化发展这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述,标志着我国与国际惯例趋同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正式建立。  关键词:会计准则;国际化;公允;执行机制     我国加入WTO以后,会计制度的国际化步伐明显加快。财政部发布了包括1项基本会计准则、38项

2、具体会计准则在内的新的会计准则体系。新会计准则体系基本实现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趋同,标志着我国与国际惯例趋同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正式建立。这一准则体系既与我国国情相适应,又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会计的国际化已经成为时代的强音,其发布实施,必将对我国经济发展、对外开放和企业参与国际竞争产生重要推动作用。    一、会计准则国际化的界定    会计准则国际化,是指通过世界性的官方机构和民间组织以及各国有意识的行动,尽量减少各国之间会计准则的差异,消除不必要的分歧,寻求各国会计准则的共性,旨在提高会计信息在不同地区和不同国家之间的可比性

3、5377;会计准则的趋同也是完成国内会计体系建设的基本目标之一。    二、会计准则的改革    在《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颁布13年后,中国仍然只有基本准则和16项具体准则,企业会计制度依然唱主角。境内不同会计标准存在诸多差异,令报表使用者无所适从。会计国际化应包括会计准则国际化和会计实务国际化两个方面,是会计准则国际化的先行阶段。此次会计准则改革的方向,是逐步强化准则的作用和地位,弱化、最终取消会计制度。新会计准则体系仍以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为前提,以满足投资者、债权人、政府和企

4、业管理层等有关方面对会计信息的需求,从而规范会计行为和会计工作秩序,维护社会公众利益。基本目标是建立起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并与国际准则趋同、涵盖企业各项经济业务、可独立实施的会计准则体系。    三、新准则体系基本架构    新准则体系的第一个层次,是起到统驭作用的基本准则,第二个层次是38项具体准则,此外,还包括金融类、非金融类两大类会计科目报表体系,这是起辅助作用的应用指南。基本准则主要规范会计目标、会计基本假设、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原则

5、等,相当于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的《编报财务报表的框架》。  具体会计准则根据基本准则制定,分为一般业务准则、特殊行业的特定业务准则和报告准则三类。其中,一般业务准则指规范各类企业一般经济业务的确认和计量要求,包括存货、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差错更正、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等准则项目;特殊行业的特定业务准则指规范特殊行业的特定业务的确认和计量要求,如石油天然气开采、生物资产、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金融资产转移等准则项目;报告准则指规范各类企业的报告类准则,如财务报表列报&#

6、65380;现金流量表、关联方交易及其披露等准则项目。    四、国际趋同与中国特色    此次准则体系更新,一方面充分借鉴国际准则,能趋同的地方尽量趋同;另一方面也充分考虑中国特殊的会计环境和实务特点,以规范和解决中国当前的会计问题为主要任务。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中国对公允价值的引入采取了适度、谨慎的态度。在经济环境和市场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对特定资产或者交易采用公允价值,如衍生金融工具、投资性房地产的处理等;在经济环境和市场条件还不具备的情况下,仍然采用历史成本计量模式。  其次

7、,中国的基本准则是准则体系的组成部分,具有指导具体准则的法律效力。此次只修订了基本准则的内容,仍沿用《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的形式,并以部门规章的形式颁布,成为中国法规体系的组成部分。  最后,此次修订准则采用了中国法规的行文结构。中国法规通常采用“章节”架构和“条款”式行文结构,会计准则作为中国法规体系的组成部分,在保证内容国际趋同的同时,对准则行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