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那雄胺治疗前列腺增生的效果及对睾酮尧雌二醇的影响

非那雄胺治疗前列腺增生的效果及对睾酮尧雌二醇的影响

ID:25280406

大小:54.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19

非那雄胺治疗前列腺增生的效果及对睾酮尧雌二醇的影响_第1页
非那雄胺治疗前列腺增生的效果及对睾酮尧雌二醇的影响_第2页
非那雄胺治疗前列腺增生的效果及对睾酮尧雌二醇的影响_第3页
非那雄胺治疗前列腺增生的效果及对睾酮尧雌二醇的影响_第4页
非那雄胺治疗前列腺增生的效果及对睾酮尧雌二醇的影响_第5页
资源描述:

《非那雄胺治疗前列腺增生的效果及对睾酮尧雌二醇的影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非那雄胺治疗前列腺增生的效果及对睾酮尧雌二醇的影响冯合成解放军153中心医院泌尿外科,河南郑州450042[摘要]目的探讨非那雄胺治疗前列腺增生的效果及对睾酮、雌二醇的影响,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将本组87例前列腺增生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n=43)和治疗组(n=44);对照组给予特拉唑嗪片治疗,治疗组非那雄胺治疗;两组治疗均以4个月为一个疗程。1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8.64%)显著高于对照组(60.47%),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睾酮(T)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2、.05);治疗组治疗后T水平与治疗前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T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E2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睾酮(T)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T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雌二醇(E2)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那雄胺治疗前列腺增生疗效显著,能显著提高患者睾酮水平,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jyqk2,平均IPSS评分(

3、20.13±4.37)分,平均残余尿量(46.72±19.85)mL;治疗组44例,年龄53~79岁,平均年龄(69.12±8.64)岁,病程8个月~5年,平均病程(2.73±1.04)年,其中平均前列腺体积(46.31±12.85)cm2,平均IPSS评分(21.47±4.52)分,平均残余尿量(47.13±20.09)mL;两组患者年龄、病程、前列腺体积、IPSS评分、残余尿量等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纳入标准:①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在13分以上者;②2周内未使用过前列腺增生相关药物

4、;③与患者及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④无急性泌尿系统疾病。排除标准:①不符合诊断标准及纳入标准者;②心、肝、肾等严重疾病和精神病患者;③前列腺癌、神经性膀胱炎、尿道狭窄等影响排尿功能疾病。1.4治疗方法对照组:口服特拉唑嗪片(北京赛科药业有限责任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0970081,规格:2mg),初次服用1mg,以后1次/d,每次2mg。治疗组:口服非那雄胺片(MerckSharpDohmeLtd,批准文号:国药准字J20120071,规格:5mg)两组治疗均以4个月为一个疗程。1个疗程后统计疗效。1.5疗效评价标准①临床控制:临床主要症状体征全部消失,IPSS评

5、分及残余尿量改善>60%;②显效:临床主要症状体征全部消失,IPSS评分及残余尿量改善45%~60%;③有效:临床主要症状体征改善,IPSS评分及残余尿量改善30%~45%;④无效:临床主要症状体征、IPSS评分、残余尿量均无上述改善。总有效率=临床控制率+显效率。1.6观察指标两组患者治疗后IPSS评分、残余尿量变化及疗效情况;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T、E2指标变化情况。1.7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19.0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x±s)表示,计数资料行t检验,计数资料样本比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两组患者疗效情况

6、比较治疗组治疗后临床控制患者16例,显效患者22例,有效患者4例,无效患者1例,总有效率为88.64%;对照组治疗后临床控制患者8例,显效患者17例,有效患者15例,无效患者4例,总有效率为60.47%;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2.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T、E2指标变化情况两组治疗前T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T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T水平与治疗前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T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且差异有统

7、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E2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3讨论前列腺增生压迫后尿道,导致尿道延长,造成尿急、尿频、尿不净、夜尿增多等症状,尿液无法完全从膀胱排空形成残余尿,严重者可造成尿潴留,导致膀胱粘膜充血、小静脉淤血[6-7]。前列腺增生的发病机制为机体雄性激素引起前列腺上皮、间质细胞增殖与凋亡失去平衡[8]。前列腺增生的形成与生长因子、内分泌因素、神经递质、上皮与间质细胞相互作用等因素相关。临床治疗前列腺增生通常采用药物治疗,常用α-受体阻滞剂或5-α还原酶抑制剂。由于前列腺增生的发生和发展与雄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