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膜法在市政水处理中的应用论文

生物膜法在市政水处理中的应用论文

ID:25295272

大小:50.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9

生物膜法在市政水处理中的应用论文_第1页
生物膜法在市政水处理中的应用论文_第2页
生物膜法在市政水处理中的应用论文_第3页
生物膜法在市政水处理中的应用论文_第4页
资源描述:

《生物膜法在市政水处理中的应用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生物膜法在市政水处理中的应用论文摘要:对采用生物膜法进行市政给水污水以及污水厂二级出水的处理进行综述。表明采用生物膜法水处理技术在市政给排水处理及污水回用领域有着广泛的运用前景。尤其是在对处理微污染水体中运用前景看好。关键词:生物膜市政污水处理市政给水处理微污染生物膜法水处理技术在市政水处理中的运用领域主要有:市政给水中的微污染水体水处理,其主要目的是去除水体中的氨氮、亚硝酸盐氮以及CODMn等指标;市政污水处理中采用生物膜法去除水体中COD、BOD、氨氮等污染物,降低出水中N、P等导致水体富营养

2、化元素;以及对污水厂二级出水的深度处理,以达到回用水水质标准,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节约有限的水资源。生物膜法技术在市政给水处理中的运用目前我国不少城市饮用水水源为微污染水源,原水受到生活性有机污染,水中总氮、总磷、氨氮、亚硝酸盐氮、生化需氧量、高锰酸钾指数等均有不同程度的超标。对各常规给水处理工艺流程的常规项目测定分析表明.freel3/d的广东省东深源水生物硝化工程是国内目前规模最大的采用生物接触氧化法的预处理工程4。源水经沉砂区、粗、细隔栅后,进入采用YDT弹性立体填料的生物处理池,水力停留时

3、间55min.填料接触时间40min.,气水比1:1。自1998年12月试运行以来,通过工艺启动过程的自然接种,培养驯化,使填料挂膜,形成系统的生物硝化能力,并使氨氮去除率和硝酸盐氮生成率趋于稳定。试运行得出的初步结论是:生物接触氧化工艺适合于处理东深微污染源水,对氨氮的处理效果显著。氨氮去除率在75%以上。同时,增加了深圳水库水体的溶解氧,提高了水库的自净能力,改善了东深源水供水水质。5市政污水处理中生物膜法技术运用生物膜法水处理技术用在市政污水处理主要有滴滤池(TF)、生物接触转盘(RBC)、

4、淹没式附着生长生物反应器(SAGB)等主要形式6。滴滤池是生物膜法水处理技术在污水处理领域最早运用的形式。早在1889年就进行了砂砾处理废水的试验。19世纪90年代到20世纪初在英国进行了研究。并于20世纪前半叶到20世纪50年代在美国大规模应用。之后人们趋向采用经济型操作性更好的活性污泥法。但是随着新介质、工艺构造以及对生物膜过程的理解增加,导致了滴滤池再次大规模应用7。目前滴滤池常与其他的污水处理工艺一起运用于城市污水处理,如滴滤池与活性污泥组合工艺(TF/AS工艺),滴滤池与活性生物滤池组合

5、工艺(TF/ABF工艺)8。瑞典LCKEBY水务集团为马尔摩市政废水处理厂承建了4个大型滴滤池,采用滴滤池作为硝化反应器和新的脱氮段,包括Kaldnes固定膜技术。并于1999年春季将该处理厂投入运行,至今运行效果良好。生物接触转盘是生物膜法污水生物处理技术的一种,是污水灌溉和土地处理的人工强化。这种处理法使细菌和菌类的微生物、原生动物一类的微型动物在生物转盘境料载体上生长繁育,形成膜状生物性污泥——生物膜。污水经沉淀池初级处理后与生物膜接触,生物膜上的微生物摄取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作为营养,使污水

6、得到净化。当前生物接触转盘工艺开发于20世纪50年代,20世纪60年代第一套生物接触转盘系统在德国运行,目前全世界有大约3000套装置在运行9。尽管生物接触转盘工艺出水水质与活性污泥法接近,运行能耗低,平均只有传统活性泥法的一半费用低,但是由于其工程造价高而限制了其使用。日处理水量为40000立方米的淮阴市北京新村污水处理厂是目前在国内运行较大的采用该工艺的市政污水处理厂10。该污水处理厂采用气动生物转盘法,工艺流程如下:该工艺中气动生物转盘采用直径3m高效转盘32台,每台转盘填料折表面积1500

7、m2。每四台转盘设在钢筋混凝土接触反应槽中,槽直径3.5米,供气由鼓风机房送出,鼓风机房装有三台LG300×400-1罗茨鼓风机,每台风机配用电机功率15K.Huck,etal.Formationandremovalofassimilableorganiccarbonduringbiologicaltreatment.J.Aanual,anualofPracticeNo.8,elcer,H.,.Yendt,andJ.Kemp,Modelingvolatileorganiccontaminant’s

8、fateinentplant.JournalofEnvironmentalEngineering120:588~609,1994[14]Bernard,J.,ed.,TechnicalAdvancesinBiofilmReactors,anual.EPA/625/r-93/010,U.S.EnvironmentalProtectionAgency,Cincinnati,Ohio,199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