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区发展节水灌溉的思考

灌区发展节水灌溉的思考

ID:25299573

大小:50.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19

灌区发展节水灌溉的思考_第1页
灌区发展节水灌溉的思考_第2页
灌区发展节水灌溉的思考_第3页
灌区发展节水灌溉的思考_第4页
灌区发展节水灌溉的思考_第5页
资源描述:

《灌区发展节水灌溉的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灌区发展节水灌溉的思考

2、第1 摘 要 水资源匮乏是灌区发展的制约因素,在未实施根本的有效措施即“南水北调”工程以前,近期如何通过节水缓解华北地区灌区缺水的被动局面,力争灌区取得较大经济效益,是当前各类灌区运营管理面临的重大问题。本文结合《河北省石津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规划》研究课题,重点分析论证了灌区节水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并提出了实施灌区节水的具体措施及示范、推广模式,可为有关部门分类指导灌区发展提供宏观决策参考。关键词 灌溉 灌区 节水 工程1灌区概况石津灌区是河北省规模最大、经营管理和灌溉效益相对较好的大型灌区。近年来,在管理体制、经营机制的

3、改革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灌区相继采取了专管与群管相结合的管理体制,逐步形成了适合灌区经营管理的规范化管理模式。但是,由于历史原因和资金投入的限制,目前仍然存在着工程设施不配套,建筑物老化失修,渠系水量损失大,灌溉水利用率低,效益、面积、可供水量严重衰减,以及水费负担加重等一系列问题。据调查,目前灌区局部区域由于土地不平整,支、斗、农、毛渠配套不完善,缺少必要的建筑物工程和科学的测水、量水设备,集中供水次数过少,以及计划用水和轮灌制度尚不健全等原因,在灌水方式上普遍采用大定额“储水灌溉”,个别地方实际上实施大水漫灌(一些地块亩均一次灌水量高达150m

4、3左右)和大畦串灌,田间水利用系数平均仅0.80左右。由于灌区输水渠道级别过多、控制面积过大、渠线过长,渠道缺乏必要的防渗工程措施,造成渗漏、跑水、弃水,水量损失严重,致使渠系水利用系数偏低,平均仅为0.0.48;石津灌区总体灌溉水利用系数估计仅在O..38左右。目前灌区渠道防渗或衬砌工程只在局部渠段实施,且标准不一,特别是支渠以下各级渠道分布面广,水量分散,总体防渗效果较差;田间灌水技术较为落后,土垄沟输水所占比重较大,小白龙、地下暗管输水及喷灌、滴灌、渗灌等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发展较慢,以及科学的灌溉制度、合理灌溉面积与经济灌水定额均未能很好地研

5、究与推广。这些在河北省大、中型灌区具有一定的代表性。2节水灌溉的必要性与可行性黄壁庄水库是石津灌区的水源地。随着国民经济和城市建设的迅速发展,区域需水量在不断增加,已被迫大量挤占灌区灌溉用水。例如西柏坡电厂的兴建,石家庄地表水厂引水、引黄入市工程、引岗入市工程和上游山西不断增加引用水量等等,无一不与黄壁庄水库供农业用水量大幅度减少有关。据有关计算分析成果,黄壁庄水库供农业用水量(石津灌区占80%)已由70年代年平均7.6亿m3减少到90年代的5.0亿m3,致使石津灌区的灌溉面积、灌溉效益受到较大影响,灌区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制约。灌区采取节水灌溉措施十

6、分必要。河北省是华北主要缺水省份之一,石津灌区地处河北省严重缺水区的腹地,如何使石津灌区在有限水资源情况下基本维持原定设计灌溉面积,增加农业产量,在未实施南水北调之前,唯一途径是实行全面节水。目前,我省在实施节水灌溉技术方面已取得了比较成功的经验。如石津灌区周边的藁城、赵县、宁晋、冀州等县(市),在采用暗管输水、低压管道输水、小白龙灌溉、喷滴灌技术等方面,效果十分明显,这些为石津灌区节水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可供借鉴的成功经验。河北省政府在近几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一再强调要大力发展节水农业,节水已成为全社会的一致行动和政府行为。所以,灌区因地制宜发展节水

7、灌溉,已具备充分的可行条件。3 近期节水灌溉发展思路总思路是:从渠系防渗和田间节水工程入手,加强用水管理(推行节水灌溉制度和计划用水),因地制宜采用先进节水技术,积极配合农业节水措施和管理节水措施,搞好节水示范和推广工作。根据石津灌区不同区域的特定条件,近期采取不同形式的节水灌溉措施:一是在节水技术上,优先在地表水灌溉保证率低的严重缺水地区发展“三灌”,即针对高附加值作物重点发展大田喷灌、果树微灌、蔬菜滴灌,对不宜喷灌的种植区要发展膜上灌溉,突出抓好水资源条件差、没有节水措施,又具备发展潜力的区域;二是在节水工程措施上,从单向节水措施向综合节水措施

8、转变;四是在发展布局上,从零散布点向集中连片、规模建设发展;五是在作物布局上,要注重调整农作物种植结构,压缩耗水量大的作物种植面积。另外,还要积极推广秸秆和地膜覆盖以及平整土地、小畦灌溉等传统节水技术措施。3.1田间节水3.1.1节水工程措施(1)根据灌区规划田间工程的要求,各级田间沟渠要齐备,长度、间距要合理。按照不同地形、土壤质地和斗、农渠长度、间距,确定毛渠及输水城沟的布置。一般输水垅沟的长度等于毛渠间距,输水城沟间距即为畦田长度。畦田一般由目前的“顺畦”(即从斗渠连接引水的大畦)改为横畦(即从新设的农渠或毛渠两侧引水入畦,实施“对口浇”的畦

9、田)。畦田宽度应满足耕作和灌水要求,一般可按当地习惯确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