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核心技术 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

开发核心技术 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

ID:25300623

大小:49.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9

开发核心技术 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_第1页
开发核心技术 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_第2页
开发核心技术 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_第3页
开发核心技术 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_第4页
资源描述:

《开发核心技术 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开发核心技术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

2、第1内容加载中...中国已在中小型电子工业产品的制造方面成为生产大国,但是我们在关键技术的研究开发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如何提高中国企业的技术核心竞争力,应对中国加入WTO后的新形势,彻底摆脱生产加工行业受制于国际经济发展周期的影响,是中国的企业和企业家必须认真面对和思考的重大问题。  中国制造业的兴起,源于改革开放以后东南沿海地区大量从事"三来一补"加工贸易,进而发展到外商大规模地在内地投资兴建电子产品生产企业,许多跨国公司也逐步地把他们的生产基地向中国内地转移。伴随着与国外公司的合作与竞争,一大批中国

3、企业迅速崛起,成为世界性的电子产品生产巨头。统计数据表明,中国已经在许多种类的电子产品以及其他低值性消费品的生产领域成为世界第一。  在看到中国在产品制造领域取得巨大成绩的同时,认真地分析一下我们存在的差距和不足,对于调整产业结构,确定未来发展的战略,是十分必要的。  一、中国已经成为制造大国,但不是制造强国  改革开放20年来,我国经济一直呈高速增长的态势。中国已经实现了从供给匮乏到产品丰富的巨大转变,主要工业和生活用品能完全满足市场需要,并有相当比例的产品批量出口。在这个过程中还造就了一大批具有国际规模的制造基地和生产企业,中国(包括国

4、内企业和外资厂商)生产的家用电器、电脑、通信、玩具、服装等产品的数量和质量已位居世界前列。这一现象已被国内外商界人士和经济学家概括为"中国制造"。  应该充分肯定"中国制造"现象的出现,是我国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的重大成就。生产型企业的产出,直接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是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这些企业吸收了大量的产业工人和农村多余的劳动力,增加了城乡居民的收入。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市场调节的作用日益显著,对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竞争也有效地促进了生产效率的提高,产品价格不断下降,广大人民群众的实际购买能力和

5、生活水平得到了快速提高。  近来,国内的部分经济学家主张应进一步强化"中国制造"的概念,并建议政府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有目的地加强这方面的工作。我对这一主张并不持反对态度,但对由此可能会带来的负面影响感到忧虑,因为"中国制造"的产品和企业的繁荣兴旺,掩盖了我们自主核心技术、核心竞争力不足的弱点,而这可能会成为阻碍中国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隐患。  实事求是地讲,在我国已占据国内外市场优势的产品和企业中,其优势主要集中于非核心零部件生产和产品组装这个两个环节。而无论是在产品的源头--技术开发和终点--品牌推广这两个重要环节上,中国企业基本上还

6、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在许多重大原创性核心技术的开发上可以说是一片空白。因此,中国目前还只能算是制造大国,而不是制造强国。二、因为没有核心技术,中国企业在国际竞争中处于被动地位  通过分析中国的空调、电视机、电冰箱、VCD/DVD、个人电脑、无线通信(如)、汽车等产品的发展历程,我们看到中国企业在通过产品制造得到发展的同时,也为国外核心技术和零部件供应商提供了巨额的利润。究其根本,就在于我们只是"简单"制造,缺乏自主开发的、能产生高附加值的核心技术。  以VCD/DVD产品为例,中国是全世界最大的VCD/DVD制造国和消费市场,2001年的总生

7、产能力约为5000万台。而VCD/DVD产品的核心部件--解码器主要是来自美国的C-CUBE等少数公司。据了解,在一台VCD/DVD机的成本中,解码器占了40%左右,如果再加上国内不能生产的激光头等其他重要部件,国内企业所产生的附加值不足该产品的一半。这些国外公司为了迅速占领中国市场,尽快获得利润,同时向众多公司销售他们的解码器,在中国就有600多家生产厂商通过组装方式生产VCD/DVD机。  国外核心技术/零部件提供者往往通过主动降低产品价格的手段,吸引更多的中国制造企业加入组装生产的队伍,并鼓励他们进行低价竞争,以扩大最终产品的市场,从

8、而维持他们依靠核心技术和零部件所获取的利润。因为核心技术产品供应商的数量极少,而最终产品的制造企业数量庞大,国外少数核心技术产品供应商因价格下降造成的利润损失被销售量的大幅增长所抵消,在这个过程中,受损害最大的是制造企业(或是说组装厂)。VCD的价格从4000多元降到1000元以下,用了4~5年的时间,而DVD的价格仅一年的时间就降到了1000元以下,可见留给中国企业获得利润的时间是越来越少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