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涉外文秘人才就业意向调查问卷

云南省涉外文秘人才就业意向调查问卷

ID:25344058

大小:156.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1-19

云南省涉外文秘人才就业意向调查问卷_第1页
云南省涉外文秘人才就业意向调查问卷_第2页
云南省涉外文秘人才就业意向调查问卷_第3页
云南省涉外文秘人才就业意向调查问卷_第4页
云南省涉外文秘人才就业意向调查问卷_第5页
资源描述:

《云南省涉外文秘人才就业意向调查问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云南省涉外文秘人才就业意向调查问卷朋友您好,我因毕业论文的需要,需要了解在校大学生对涉外文秘专业的认识和理解,以及毕业以后是否愿意从事涉外秘书这一职业,我要做一份关于涉外秘书就业意向的调查问卷,希望您能在百忙之中抽出一点时间帮忙完成这份问卷,非常感谢!您的个人信息:专业:年级:性别:1.您觉得桥头堡战略对云南涉外文秘人才的需求大吗?()A大B小C一般D不清楚2您认为涉外秘书的发展前景怎样?()A很乐观B不乐观C一般3(单选)除秘书资格证外,您认为对秘书人员来说最重要的是()A计算机等级证书B普通话等级

2、证书C英语四、六级证书D驾照E其他证书4您认为涉外秘书应该是什么类型的?()A专才B通才C看情况而定5您认为涉外文秘人才应具备哪些方面的能力?()(可多选)A专业业务能力B计算机应用能力C写作能力D决策能力E社交能力F组织管理、协调能力G社会实践能力H应变能力6.您认为涉外秘书人员除应掌握外语和秘书专业知识外,还应掌握哪些知识?()(可多选)A企业经济管理知识B行政管理知识C会计统计和财务管理知识D法律知识E心理学知识F其他基础知识,比如政治哲学,文化知识,7您认为涉外秘书应具备哪些素质?()(可多选

3、)A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B扎实的语言功底和较高的翻译素质C融通中外文化D健全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E全面掌握涉外礼仪F严谨的涉外法律素质----------------------------------8.您认为用人单位最关心本专业毕业生的()(可多选)A专业成绩B综合能力C学校名气D社会经验E专业技能F发展潜能G外貌9.毕业后您最想进入的行业是()(限选两项)A金融、证券、保险业B商贸业C电力、石化等能源业D新闻出版社E房地产业F医药、食品业G旅游、交通、民航业H制造业I政府机关1010您毕业后是否

4、愿意从事涉外秘书工作?()A愿意B不愿意C不知道11根据前一题您选的答案回答该题,(1)如果您愿意,您的理由是()(可多选)A工资待遇高B层次高,发展空间大C有挑战性,促进自我完善提升D其他,比如:(2)如果您不愿意,您的理由是()(可多选)A要求太过,自己难以达到B压力大,工作任务繁重C工资待遇不高D其他,比如:12您认为刚毕业工作的涉外秘书的工资应为多少?()A、700--1000B、1000—2000C、2000—3000D、3000-400013.您认为高职专科院校培养文秘专业的学生偏重于哪方

5、面?()A行政秘书B经济秘书C两者兼有14您认为涉外秘书是偏向哪一方面?()A行政秘书B经济秘书C两者兼有15您对涉外文秘人才的培养的意见或建议:再次感谢您的合作!祝您生活愉快!10韩非子名言名句大全,韩非子寓言故事,不需要的朋友可以下载后编辑删除!!1、千里之堤,毁于蚁穴。——《韩非子·喻老》2、华而不实,虚而无用。——《韩非子·难言》3、欲速则不达。——《韩非子·外储说左上》4、不吹毛而求小疵。——《韩非子·大体》5、胜而不骄,败而不怨。——《商君书·战法》6、民之性,饥而求食,劳而求快,苦则求乐

6、,辱则求荣,生则计利,死则虑名。7、以子之矛,攻子之盾。——《韩非子·难一》8、欲成其事,先败其事。9、道私者乱,道法者治。10、巧诈不如拙诚,惟诚可得人心。——《韩非子·说林上》11、塞翁失马,焉知非福。——《韩非子·说难》12、长袖善舞,多钱善贾。——《韩非子·五蠹》13、明主之所导制其臣者,二柄而已矣。二柄者,刑德也。何谓刑德?曰:杀戮之谓刑,庆赏之谓德。14、凡奸臣皆欲顺人主之心,以取亲幸之势也。是以主有所善,臣从而誉之;主有所憎,臣因而毁之。凡人之大体,取舍同者则相是也,取舍异者则相非也。1

7、5、人主之患在于信人。信人,则制于人。1016、故为人臣者,窥觇其君心也无须臾之休,而人主怠傲处其上,此世所以有劫君弑主也。17、夫妻者,非有骨肉之恩也,爱则亲,不爱则疏。18、智术之士,必远见而明察,不明察不能烛私;能法之士,必强毅而劲直,不劲直不能矫奸。19、与死人同病者,不可生也,与亡国同事者,不可存也。20、主失其神,虎随其后;主上不知,虎将为狗。21、偏借其权势,则上下易位矣。此言人臣之不可借权势也。22、故人行事施予,以利之为心,则越人易和;以害之为心,则父子离且怨。23、故明主之治国也,

8、明赏,则民劝功;严刑,则民亲法。24、夫民之性,恶劳而乐佚。佚则荒,荒则不治,不治则乱,而赏刑不行于天下者必塞。 25、故治民无常,唯法为治。法与时转则治,治与世宜则有功。26、明君无为于上,群臣竦惧乎下。27、探其怀,夺之威。主上用之,若电若雷。28、小信成则大信立,故明主积于信。赏罚不信,则禁令不行。29、以肉去蚁蚁愈多,以鱼驱蝇蝇愈至。30、爱臣太亲,必危主身;人臣太贵,必易主位。31、群臣为学,门子好辩,商贾外积,小民右丈者,可亡也。32、天下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