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to贸易救济措施争端解决的绩效分析

wto贸易救济措施争端解决的绩效分析

ID:25344189

大小:51.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19

wto贸易救济措施争端解决的绩效分析_第1页
wto贸易救济措施争端解决的绩效分析_第2页
wto贸易救济措施争端解决的绩效分析_第3页
wto贸易救济措施争端解决的绩效分析_第4页
wto贸易救济措施争端解决的绩效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wto贸易救济措施争端解决的绩效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WTO贸易救济措施争端解决的绩效分析:TradeRemedyMeasures,包括反倾销、反补贴和保障措施)的争端共136件(约占总争端案的三分之一);中外贸易争端共计31件(而且近年来有不断增加的趋势),而涉及到贸本文由.L.收集整理易救济措施的争端共14件,约占中外贸易争端的一半。可见,贸易救济措施争端无论是在M检验方法对entBody)作出决定的效率,并避免了决定的不公正性等。WTO的争端解决机制是以GATT争端解决机制四十多年实践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不断完善与创新的机制,其特点、原则、目标、规则及程序都比GATT有明显进步,更能体现公正、有效性,已逐渐得到各成员方的信赖与支持,尤其

2、是发展中国家在参与国际贸易时对WTO争端解决机制越来越重视。WTO争端解决机制较GATT时期更能够保障发展中国家在WTO协议下的贸易权益,但是,发展中国家受本身的人力、资本以及法律专业素养限制,而未能更有效使用争端解决机制。  (一)WTO争端解决的优越性  Staiger(1995)的调查结论显示,理论界普遍认为GATT的争端解决机制是一种国家间无限重复的、非合作的、关税设定的触发战略。Bagwell,Staiger(1999,2001)认为GATT中互惠原则和最惠国待遇原则可以确保多边贸易效用,国家据以解决由强加单方面的最优政策而引起的贸易驱动的囚徒困境问题,但是实证证据并不充足。

3、Bown(2002)收集整理了GATT下从1947年到1994年间的约250起正式的贸易争端案例数据,Bown(2004)首次使用实证方法分析了缔约方在谈判回合中调整贸易政策时选择违背或是遵从GATT规则的成因,发现国家间实施报复性贸易政策是产生争端的实质性原因。Jackson(1997)在WTO建立之初就做过这方面的研究,他认为相比GATT的权力导向,WTO下新的争端解决机制更强调规则导向,争端解决机制被足够合法化将会使得挑起争端没有障碍。Chang(2002)。从另一个角度来看WTO的进步性,研究发现,相比GATT时期的对专家组报告通过的阻扰概率,WTO争端解决案件中败诉方提出上诉

4、的概率明显要高,从而为自己争取最大的潜在利益。  国内也有学者专门研究过WTO相比GATT争端解决机制的改革效应,谈毅、金明瑶(2011)在提出一系列假设的基础上,以1980-1994年间GATT框架下的226个争端案、2001-2006年WTO下的136个贸易争端案件为样本研究对象,通过实证论证了争端解决机制改革的效用,发现发展中国家作为申诉方会比发达国家作为申诉方获得更多的应诉方让步,WTO更加注重维护发展中国家的利益。然而,除了WTO争端解决机制,国际贸易争端解决机制还包含双边谈判、诸边一体化。李春顶、赵美英(2011)用一个博弈的理论框架对这三种机制之间的选择和优劣进行比较,从

5、国家及贸易产品市场类型差异的角度分析了不同解决机制下单国的福利以及世界的总福利状况。结果发现,对于具有市场势力的大国来说,参与国越少的机制对其越有利,而对于没有市场势力的小国则是参与国越多的机制对其越有利,同时多国参与的机制也更有利于世界的总福利。  多边磋商一再陷入僵局,Iida(2004)。对oon(2010)引入虚拟变量、建立多元回归模型从多方面研究发展中国家在:DisputeSettlementMechanism)在处理发达一发展中国家的争端时并没有出现显著的不公平对待现象,肯定了该机制的公平性。国内学者中,曾寅初等(2007)究了农产品国际贸易争端的影响因素,选取了四个特征因

6、子国家农业政治力量、农产品贸易特征、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及国家农业资源禀赋,建立Lo-gistic模型对二分变量估计。胡晓琳(2011)选取1995-2005年提出诉讼并且结案的案例,用争端前后两国间的贸易额变化衡量争端解决效应进行了计量分析,并进一步探讨影响争端解决效率的因素。实证结果表明,争端解决用时、申诉国向被诉国出口比重、专家组的判决结果都会显著地对争端解决贸易效应产生影响,而被诉国向申诉国的进口比重并不具有显著性。这些实证分析在研究方法上有了很大创新且剖析更加透彻,但也存在如下不足:一是受多种因素制约,作者在模型中选取的样本数有限,即使不考虑争端性质的差异化,其结果也是较难令人满

7、意;二是模型的实证方法过于简单,作者仅通过建立的平衡动态面板数据模型使用一个普通最小二乘线性回归来检验结果,不符合争端解决时间长度不等的客观事实(短的1年解决,长的8年多解决),且没有考虑到样本本身存在的内生性与多重共线性等。  总之,上述这些研究都有很多值得借鉴的地方,使用的模型也各有特点,但不足之处是没有考虑到争端解决各案件非均等时长的特点。因此,本文的研究基于四阶段M检验方法对WTO争端解决绩效进行实证分析。具体说来,文中实证分析的样本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