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品德与生活课程的评价论文

浅谈品德与生活课程的评价论文

ID:25357176

大小:49.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9

浅谈品德与生活课程的评价论文_第1页
浅谈品德与生活课程的评价论文_第2页
浅谈品德与生活课程的评价论文_第3页
浅谈品德与生活课程的评价论文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谈品德与生活课程的评价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品德与生活课程的评价论文课程评价是课程实施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的一环。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推进,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都面临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大变革。为了更好地体现素质教育精神,积极贯彻新课程所倡导的“课程评价是课程实施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的一环。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推进,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都面临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大变革。为了更好地体现素质教育精神,积极贯彻新课程所倡导的“以生活为源泉,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我们必须要着手构建新的课程评价体系,这是确保新一轮课程改革顺利开展的重要保证。而从课

2、程改革前的思想品德课程演变发展而来的品德与生活课程,作为一门新课程,其评价问题更需要我们好好去关注、研究。下面就我的品德与生活课程教学实际,谈谈对这一问题的看法:一、评价的目的《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指出:本课程的评价目的是:激励每个儿童的发展;促进课程的发展,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师的自我成长,提高专业能力。由此可见,品德与生活课程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获得反馈信息,以帮助教师改进教学,促进儿童发展,保证课程目标的实现,而不在于对学生品德与社会性发展水平做出终结性的评定,更不是利用评价结果对儿童进行比较与分等。二、评价的意

3、义课程评价对课程的实施起着重要的导向和质量监控作用。本课程要通过评价的诊断功能来帮助教师及时了解教学的实施情况和学生的问题所在,并不断地对自己的教学行为和教学效果进行反思,鼓励教师积极摆脱应试教育的消极影响,全面地认识评价的发展功能,尊重学生自身对生活的认识和体验,重视学生个性的发展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其成长历程中的重要作用。评价本身还具有教育性,是人与人互动与交流的过程。利用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成就进行鼓励,对于不足提出改进建议,保证课程目标的实现。正是由于评价标准具有指导和激励作用,学生才有可能达到预期的学习结果。

4、这样我们就不难得出:评价是我们进一步改进教学,完善课程的依据,也是促进学生发展的有效的教育手段。三、评价的实施品德与生活课程是在小学低年级阶段(一、二年级)开设的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品德与生活课程的生活性、开放性、活动性的课程性质决定了课程评价应以质性评价为主,以量化评价为辅。《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进一步指出:本课程的评价主要采用的方法有观察、访谈、问卷、成长资料袋评价、作品分析等。那么,具体到教学实际,如何操作呢?在实际工作中,我主要从以下方面入手:1

5、、学生的课堂表现。学生在课堂上能否认真听课,积极思考,能否积极参加到主题活动中来,活动效果如何。这就要求教师关注学生的学习全过程,透过学生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句话、一件作品,随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2、学生的课外表现。这一点很重要。品德与生活课程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因此,我们对品德与生活课程的评价绝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内,更要关注课外。学生有没有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各项课外任务;有没有按照课堂上承诺的那样去做;有没有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积极地生活,负责任

6、、有爱心地生活,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等等。3、学生的自我评价。可以让学生与同桌或在小组里交流对自我学习状况的评价;也可以每学期、每一单元或者每课根据课程目标、教学实际制定一份学生自我评价量表。在设计量表中具体的评价标准时,应根据学习目标和学生水平,用具体的、可操作的描述性语言来说明,同时注意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并使他们对评价的进程和质量承担责任,将有助于学生加深对自我的了解,以便调整学习策略,改进学习方法,增强学习的自觉性。4、他人的评价。主要包括同学的评价、其他授课教师的评价、家长的评价。可以通过

7、交流互动访谈的方式获得;也可以分别制定相应的评价量表,收集资料。学期末,以平时的形成性考核为基础,结合学生成长资料袋,对学生做出终结性评定。终结性评价以定性为主,可以分为:差、较差、一般、良好、优秀5个层级。总之,教学是艺术,评价也是艺术,需要我们不断地去研究。品德与生活课程的评价方式方法有很多,要因课而定,教师应根据自己的教学需要,灵活地使用评价的方式方法,并在教学改革中探索创新,使其不断完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