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大肠癌淋巴结转移度与预后的关系

探讨大肠癌淋巴结转移度与预后的关系

ID:25364404

大小:55.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1-19

探讨大肠癌淋巴结转移度与预后的关系_第1页
探讨大肠癌淋巴结转移度与预后的关系_第2页
探讨大肠癌淋巴结转移度与预后的关系_第3页
探讨大肠癌淋巴结转移度与预后的关系_第4页
探讨大肠癌淋巴结转移度与预后的关系_第5页
资源描述:

《探讨大肠癌淋巴结转移度与预后的关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探讨大肠癌淋巴结转移度与预后的关系牛文博丁瑞周朝熙张娟安广权王贵英于跃明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外二科,河北石家庄050000[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淋巴结转移度(LNR)与大肠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该院120例行根治性切除大肠癌病例,所有患者均有完整病理学检查以及随访资料,对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LNR和淋巴结转移数目均与大肠癌术后5年无病存活率和总存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LNR是总存活率的独立相关因素;对淋巴结病理检查数目未超过12枚的病例,LNR与5年无病存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2、05)。结论LNR与大肠癌术后的预后密切相关,可以作为判断预后的指标之一。.jyqkail__"href="/cdn-cgi/l/email-protection"data-cfemail="8b6f2831b8b2bcb9b3babfb2cbfafaa5e8e4e6">[email protected]。大肠癌是大肠黏膜上皮的恶性肿瘤,包括直肠癌和结肠癌。目前,结直肠癌在我国的发病率有上升趋势。目前,大肠癌以每年增加2%的速度上升,仅次于胃癌、肺癌,并且以结肠癌上升更为显著,同时青年人大肠癌的发病率也有明显升高趋势,

3、严重威胁人类的身心健康。研究结果显示,无转移的大肠癌病人5年存活率可达80%~90%,而有淋巴结转移的病人5年存活率仅达60%~68%[1],淋巴结转移是影响大肠癌患者预后生存期的关键因素[2]。当前多以TNM分期对结直肠癌进行分期,强调肿瘤局部侵润深度淋巴结转移的数量和部位以及是否有远处转移。目前,有些学者关注LNR在肿瘤预测中的地位,并且肯定其在胃癌和乳腺癌中的应用价值[3],为更加准确的反映大肠癌的预后,可补充添加LNR作为衡量指标。为研究分析淋巴结转移度(LNR)与大肠癌预后的关系。对该院2006年9月—2008年9月期

4、间随访时间大于5年的120例大肠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分析LNR与大肠癌预后的关系,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该院进行根治性切除手术治疗的120例并且随访至2013年9月的大肠癌患者,所有患者均有完整的病理学检查以及>5年的随访记录,随访率达98.33%。根据随访资料,无病生存终点的判定标准为肿瘤转移或复发,生存终点的判定标准为肿瘤相关死亡。选取的120例患者均为TNMⅢ期病例,存在淋巴结转移并且无远处转移,其中结肠癌76例,直肠癌44例;男性患者78例,女性患者42例;年龄(62.14±10.46)岁;ⅢA

5、期10例,ⅢB期62例,ⅢC期48例。1.2研究方法根据LNR=淋巴结转移数目/淋巴结病理检查数目,统计120例患者全部淋巴结病理检查数目和转移淋巴结数目,计算LNR。统计LNR,根据LNR的4分位数进行分组,分成3组,通过比较分析各组之间的预后差异,研究LNR对Ⅲ期结直肠癌预后的影响。同时研究病人性别、发病年龄、发病部位、肿瘤最大直径、大体分型、病理分型、分化程度、侵润深度、转移淋巴结数目与大肠癌预后的关系,筛选出大肠癌预后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4]。1.3统计方法依据LNR四分位数进行分组后,LNR和转移淋巴结数目与预后的关系

6、采用Log-rank法分析;利用χ2检验LNR及发病年龄、发病部位、病理分型等其他临床病理因素与大肠癌术后5年无病存活率及术后5年总存活率之间的关系;检验与Ⅲ期大肠癌预后的独立相关因素,需要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法检验。以上结果均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并进行统计学分析[5]。2结果2.1LNR和淋巴结转移数目均与大肠癌术后5年无病存活率和总存活率相关该组120例病例行根治性切除术后,累计检查淋巴结1225枚,平均每例检查淋巴结数目(10.21±5.25)枚,发现转移淋巴结共415枚,平均每例转移淋巴结数

7、目(3.46±2.90)枚,LNR平均值为0.339±2.215。按LNR的四分位数将120例大肠癌患者分为3组,得到LNR<0.17、0.17≤LNR<0.58、0.58≤LNR3组。30例LNR<0.17的患者5年无病存活率和总存活率分别是83.3%(25/30)和93.3%(28/30);60例0.17≤LNR<0.58的患者5年无病存活率和总存活率分别是58.3%(35/60)和70%(42/60);30例0.58≤LNR的患者5年无病存活率和总存活率分别是43.3%(13/30)和46.67%(

8、14/30)。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并且以Log-rank检验,得到大肠癌术后5年无病存活率和总存活率与LNR密切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依据淋巴结转移数目可以将124例大肠癌患者分为2组:N1组转移淋巴结数目1~3个,N2组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