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关穴临床应用论文

四关穴临床应用论文

ID:25425080

大小:51.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20

四关穴临床应用论文_第1页
四关穴临床应用论文_第2页
四关穴临床应用论文_第3页
四关穴临床应用论文_第4页
四关穴临床应用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四关穴临床应用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四关穴临床应用论文.freel,鼓腮漏气,口向左喎斜,口唇下垂,右鼻唇沟变浅,面肿流泪,口水自流,耳后无明显压痛,舌质淡红,苔白厚微黄,脉弦。中医诊断:右口眼歪斜。治法:温经通络、祛风散寒。处方:四关、地仓透颊车(右)、阳白透鱼腰(右)、牵正(右)、翳风(右)、四白(右)、睛明(右)。四关用电针,疏密波20min,其余穴位留针。起针后采取直接无瘢痕灸地仓、翳风、阳白、四白,均灸患侧各3壮。每日1次,10d为1个疗程。内服自拟正面汤:僵蚕10g,蝉蜕10g,全蝎3g,防风10g,当归15g,白蒺藜10g,甘草10g,太子参15g。水煎服,每日1剂

2、。复渣。经针灸2个疗程、中药20剂后,完全恢复正常,临床痊愈。按:合谷、太冲为循经远道取穴,两穴对头面之疾最为有效。四总穴歌:“面口合谷收。”百症赋:“太冲泻唇?以速愈。”2震颤麻痹综合征震颤麻痹是以震颤、肌强直和运动减少为特征的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病,又称帕金森病,好发于50~60岁之间,以男性为多。本病起病缓慢,逐渐加重,属中医“震颤”范畴。案例2:患者,女,71岁,工人,1996年10月14日初诊。患者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手足及口唇震颤,且伴构音不清,自觉舌体变大,口苦,眩晕,纳食减少,大便溏,小便清。曾在某医院就诊,静脉点滴丹参注射液20

3、d,罔效,且有加重趋势,走路不稳,弯腰屈背,拖步而行,急速小步,转弯困难,特来针灸科求治。刻诊:神志清楚,动作迟缓,头项稍强硬,面具脸,瞳孔等大同圆,对光反射正常,舌无倾斜,其他颅神经检查正常,心肺正常,腹部平坦,肝脾不大,四肢及口唇不自主震颤,腱反射减弱,肌张力增强,舌质淡红,苔薄黄,脉弦。中医诊断:震颤。治法:疏肝利胆、平肝熄风。处方:四关、双侧舞蹈震颤控制区,加脉冲电用密波30min,每日1次。内服温胆汤加味:法半夏12g,陈皮10g,茯苓15g,甘草10g,枳实15g,竹茹15g,钩藤10g,蝉蜕10g,生龙骨(先煎)、生牡蛎(先煎)各

4、30g。水煎服,每日1剂。针药治疗10d而愈。按:本案患者年事已高,肾水不足,肝阳上亢,筋脉失养,引动肝风,故四肢及口唇震颤。针灸用舞蹈震颤控制区,经临床验证,用密波比其他波型好。四关穴有潜阳熄风之功。《素问·六节藏象论》云:“凡十一脏者,皆取决于胆也。”温胆汤加味祛痰降逆、平肝熄风,以恢复胆的少阳之性,使肝气得疏,升降正常,肝风乃熄。3神经性头痛神经性头痛临床表现为阵发性全头痛或前头、两颞区或头顶痛,疼痛发作常有头顶沉重烘热感,或有两颞区血管跳动,每日发作1次或数次,疼痛持续几十分钟,头痛停止后行动如常,常伴有失眠、精神疲惫、心悸气短等症状。

5、案例3:患者,女,70岁,2004年9月14日就诊。患者3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顶隐隐作痛,发作时服西药有效,但经过一段时间又发作。本次发作于10d之前,头部刺痛难忍,以头顶正中偏右为主,每日发作5~6次,多于夜间发作,疼痛时沉重而紧,烦躁不安,不由自主地用手叩、抓痛处,每次发作持续时间15~20min,后自行缓解,无恶心呕吐,睡眠、食欲欠佳,神疲气短,面色无华,嗳气,舌质淡红,苔少,脉弦。CT脑部检查正常。中医诊断:头痛。治以温经散寒、通络止痛、行气活血。处方:四关、率谷(双)、百会、神庭,用脉冲电密波30min。经5次治疗后症状明显减轻,8次

6、治疗后不再发作,临床治愈。按:反复头痛多属气滞血瘀,剧痛为实,麻痛为虚。合谷主气,太冲主血,开四关有调和气血作用,使气行血行而疼痛自失。4失眠失眠是由于中枢神经系统兴奋与抑制过程平衡失调所致,主要临床表现为经常不能维持正常睡眠,或入睡困难,或初睡尚可,醒后不能再寐,或时醒时寐,睡不深沉。因长期睡眠不足,患者易出现头痛、头晕、健忘、心悸、心急易怒以及精神不振、注意力不集中等。属中医“不寐”、“目不瞑”范畴。案例4:患者,女,26岁,2003年10月18日就诊。患者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心烦,不能入睡,头重且眩,胸闷,夜尿量少、次数多,口苦,偶有恶

7、心,时有嗳酸嗳气,大便正常,舌红,苔薄黄,脉滑数。中医诊断:不寐。辨证为痰热内扰所致。治以清热化痰、镇心安神。中药以温胆汤加味:法半夏12g,陈皮10g,茯苓15g,甘草10g,枳实10g,竹茹15g,蝉蜕10g,太子参10g,石菖蒲10g,胆南星12g,天竺黄10g。每日1剂,水煎服。针灸处方:四关、印堂、神庭、完骨(双),用脉冲电密波30min,每日1次。经针药治疗20d后入睡正常,临床痊愈。5眶上神经痛眶上神经痛大多由情志不稳所诱发,临床表现为明显的眉棱骨及前额疼痛,伴有眼球隐痛、眼疲劳、眩晕、恶心、呕吐等症。眉弓部内1/3处、额部、上眼

8、睑皮肤有明显的压痛或触痛,属中医“面痛”范畴。案例5:患者,男,55岁,2007年4月6日就诊。半年前出现双侧目眶疼痛,不可触压,畏光,灯光刺激后疼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