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 - 焦作基础教研网

地理 - 焦作基础教研网

ID:25483959

大小:585.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1-20

地理 - 焦作基础教研网_第1页
地理 - 焦作基础教研网_第2页
地理 - 焦作基础教研网_第3页
地理 - 焦作基础教研网_第4页
地理 - 焦作基础教研网_第5页
资源描述:

《地理 - 焦作基础教研网》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焦作市2009-2010学年(下)地理选修模块(V)水平测试试卷命题人:吴小利刘延莉注意事项: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4页,第Ⅱ卷5-8页。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在答题卡上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填写清楚。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3.考试结束后,监考员将第Ⅰ卷和第Ⅱ卷一并收回。4.试题及答案可以在考试后从焦作基础教研网(www.jys.jzedu.cn)下载。第I卷(选择

2、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部分共30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佳选项,多选、错选均不给分。)1.在灾害强度相同情况下,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存在地域差异,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经济发达但防抗灾能力强的地区,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低B.经济发达但防抗灾能力弱的地区,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低C.经济落后但防抗灾能力强的地区,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高D.经济落后但防抗灾能力弱的地区,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低2.我国严重的自然灾害地域分布正确的是                 A.珠江三角洲――寒潮     B.华北平原――干旱C.西北地区――台风

3、     D.河西走廊――洪涝3.影响我国的自然灾害与其主要发生季节对应正确的是    A.沙尘暴――秋冬       B.洪涝――春秋C.寒潮――秋末冬季初春   D.干旱――冬夏4.针对我国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国情,开展防灾减灾活动,对我国的生产建设和人民生活意义重大,下列工程中,属于防灾减灾设施建设的是   ①兴建长江三峡大型水利枢纽②兴建长江中上游防护林工程③修建“西气东输”管道  ④在沿海一带修建海防林工程⑤兴建大亚湾和秦山核电站⑥加固长江、黄河、珠江大堤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⑥ C.①②③⑥D.②③④⑤北京时间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

4、,四川省汶川县(103.4ºE,31.0º10N)发生了8.0级大地震。这次地震强度大,涉及范围广,同时引发次生灾害,造成了陆路交通中断、电力中断、通信中断及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据此完成5-9题。5.地震往往会引发一些关联灾害,下列灾害的发生与这次地震无关的是A.山体滑坡B.唐家山堰塞湖C.土地沙漠化D.泥石流6.为了将营救出的重伤员及时运送到成都等大城市救治,应选择的最佳交通工具是A.火车B.汽车C.轮船D.直升机7.为评估灾情、抗震救灾、防控次生灾害等提供及时、可靠的决策信息(影像资料),优先选用的现代技术手段是A.数字地球B.地理信息系统C.遥

5、感D.全球定位系统8.2008年7月2日,四川汶川大地震恢复重建合作研讨会在北京举行。中国与某国官员在会上都表示,在四川地震灾区的恢复重建过程中,中国将充分借鉴该国在这一领域的先进经验。该国是A.英国B.澳大利亚C.日本D.德国9.为了防御和减轻地震灾害,应该采取的措施有①建立灾情监测、预警系统②提高建筑物的抗震强度③制定地震灾害应急预案④开展防灾减灾的宣传教育⑤将发生过大地震地区的人员全部迁移到没有发生过地震的地区居住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①②③⑤D.①②④⑤近年来赤潮在我国时有发生,当赤潮发生时,海水中的某些微小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使水体呈现红紫

6、等颜色,并对生物造成危害。据此完成10-11题。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赤潮是水体富营养化的结果B.含磷洗涤剂广泛使用与排放是发生赤潮的主要原因之一C.在封闭的海湾更容易发生赤潮D.赤潮的发生是与人类活动无关的自然现象11.形成“赤潮”的主要污染物为A.重金属B.甲基汞C.氮、磷等营养元素D.有机氯农药12.导致全球变暖速度加快的原因很多,既有自然原因,又有人为原因。其人为原因包括①大量使用矿物燃料 ②开发利用冰川 ③毁损热带雨林 ④空调的广泛使用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13.全球变暖会产生一系列影响,下面关于这些影响的组合正确的一组是①沿海

7、国家的大陆架面积将有所增加 ②增加传染病防治难度,影响人体健康 ③加剧洪涝干旱和其他气象灾害 ④影响农业和自然生态系统10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近50年来,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湖泊面积锐减,湖泊消失了1000多个。据此回答14-15题。14.湖泊面积大量减少对地理环境的主要影响有①加剧长江洪涝灾害②生物物种增加③加剧土壤盐渍化④湖泊环境容量减小A.①②B.②④C.①④D.②③15.控制长江中下游地区湖泊面积减少的主要措施有①扩大水田面积②退耕还湖③加强上游地区水土保持④禁止在长江采沙A.①②B.②④C.①③D.②③16.如果右图表示的是某

8、条河流不同年代的流量年变化曲线,则在这期间该河流域可能①修建了水利工程②开辟了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