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囊虫病的手术分析

脑囊虫病的手术分析

ID:25492978

大小:50.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20

脑囊虫病的手术分析_第1页
脑囊虫病的手术分析_第2页
脑囊虫病的手术分析_第3页
脑囊虫病的手术分析_第4页
资源描述:

《脑囊虫病的手术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脑囊虫病的手术分析【摘要】目的探讨脑囊虫病的外科治疗不同术式选择以提高治疗效果。  方法对43例各种类型脑囊虫病患者行不同的外科治疗手段,随后给予药物灭囊,术前术后分别查CT、MRI、囊虫酶联免疫试验,术后随访3~6个月。  结果本组无死亡病例,高颅压症状缓解15例,癫痫完全控制8例,好转6例,肢体瘫痪恢复4例,无效1例。  结论脑囊虫病的治疗必要时均要选择外科手术治疗,尤其是多发型伴有高颅压、癫痫频发型、大囊型,外科治疗可使患者安全渡过治疗期。  【关键词】脑囊虫;手术;高颅压  脑囊虫病是一种传染性疾病,按病变所在分为脑实质型、脑室型、脑池型和混合型,无论何种类型必要时均需外科手术治疗。本

2、组报告经外科手术治疗的脑囊虫病43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43例,男28例,女15例,年龄8~75岁,平均46岁,明显排绦虫史19例,食米猪肉史21例。  1.2症状癫痫发作31例,头疼伴恶心呕吐26例,视乳头水肿35例,偏盲9例,共济失调7例,偏瘫10例,失语6例,精神障碍4例,视力下降10例,记忆力下降18例,后颈部疼痛3例,颈强直4例,Brun征发作4例。  1.3分型脑实质型:多发小囊型9例,脑实质内圆形的巨囊型4例,单发结节型12例,小脑半球多发伴慢性扁桃体下疝5例。脑室型:第四脑室4例,侧脑室4例,中脑导水管3例。脑池型:2例,脑膜型:4例。 

3、 1.4辅助检查所有病例均行CT检查,30例行MRI检查;均行酶联免疫检验ELISA(+)38例,CA(+)26例,两者均阳性24例,均阴性4例,脑电图异常40例。  1.5结果本组无死亡病例,术后均口服丙硫咪唑或吡奎  酮2~5个疗程,3例巨囊型患者遗有偏瘫,肌力2~3级,2例偏盲未恢复,2例精神障碍未恢复,癫痫发作经抗癫痫药物治疗均能控制。  2讨论  脑囊虫病是由猪带绦虫蚴虫(囊尾蚴)寄生脑组织形成包囊所致,50%~70%囊虫病患者可有中枢神经系统受累,其病理变化根据囊虫的数目、发育期和分布部位可分为:脑实质型、脑室型、蛛网膜型(或脑膜型)、脊髓型、混合型[1~3]。(责任编辑:)  脑

4、囊虫病在灭囊治疗时囊泡肿胀、变性、死亡后释放出大量的异性蛋白进入组织和血液中,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沉积于血管内皮细胞或其他组织间隙,激活补体,产生白细胞趋化因子,吸引中性白细胞聚集,巨噬细胞吞噬复合物,白细胞死亡,释放溶酶体酶和其他活性物质,溶解细胞本身和周围组织。因此,许多脑囊虫病灭囊时会出现颅内压增高[3],严重时可危及生命,解除颅高压是保证灭囊顺利的必要准备。  脑实质型病变常位于皮质下与白质交界处,少数位于白质,多数病例为多发病灶,甚至可达数千个囊虫弥漫分布于脑实质的各个部位,往往引起严重脑水肿,单个或多个囊虫聚集在某一脑叶的病例相对较少,往往产生占位症状。脑室型囊虫大多数为单发病变,

5、且因脑脊液动力学关系,第三、四脑室居多,尤其第四脑室最常见[3]。  对于脑实质内囊虫多为多发性、弥漫性,因个数太多,无法逐个摘除,本组9例,如处于活动期,灭囊治疗前应给予双侧颞肌下减压,以减少灭囊治疗时产生的恶性高颅压,尤其是对于小脑半球多发性脑囊虫病伴慢性扁桃体下疝患者,更应及时行枕下减压[4],本组有5例患者,经药物灭囊,效果良好;脑实质内单发大型囊泡产生占位效应,引起颅内压增高,产生局限压迫体征(如肢体功能障碍、失语)或症状性癫痫,应行囊虫摘除术,本组有4例患者在局麻下行小骨窗摘除囊虫。对于脑内单发钙化病灶,如不出现癫痫发作可保守治疗,本组11例对伴有癫痫发作的颅内囊虫性小病灶在立体定

6、向下行病灶摘除。  脑室内囊虫依据囊虫所在部位不同做相应的开颅手术摘除囊虫,本组四脑室囊虫6例行开颅摘除囊虫,脑室内的囊虫一般较大,呈圆形常浮动于脑脊液中,随体位变动多出现发作性症状,如布恩征。囊虫多位于第四脑室出口正中孔或中脑导水管下端,术前MRI显示中脑导水管下端梗阻患者,术中应先行侧脑室穿刺,并注入生理盐水可帮助囊虫排出,手术摘除时应缓慢分离外拖,避免撕破囊壁,防止头节逃逸。  对于蛛网膜囊虫引起粘连或不能摘除的脑室系统囊虫产生的脑积水,宜选用脑室-腹腔分流术,术后行药物灭囊,本组8例效果良好。  【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