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doc

如何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doc

ID:25537937

大小:100.50 KB

页数:27页

时间:2018-11-20

如何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doc_第1页
如何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doc_第2页
如何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doc_第3页
如何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doc_第4页
如何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如何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如何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主题:如何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活动地点:常州市第三中学活动时间:5月16日(周五)下午3:00—5:00第一组主持人张春邓炜张春1.创设教学情境中的消极现象:基于经验,限于经验,难以实质性突破;哗众取宠(作秀)、形式主义、遭到冷遇、散乱无序。2.精彩的比喻:单纯的知识——难以下咽的纯盐;情境性知识——纯盐散入其间的一锅浓汤。3.情境创设是创造性行为。4.控制论背景下的接受式学习似乎被打倒在地了。显性的控制性教学很容易辨认,但“去学生理智在场的假对话、假探究的隐形控制”则依然大行其道。5.“如果照

2、着教学法的指示办事,做得冷冰冰的,干巴巴的,缺乏激昂的热情,那是未必会有什么效果的”(赞可夫语)。6.情感性指教学情境具有激发学生情感的功效。第斯多惠说得好:“我们认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而没有兴奋的情绪怎么能激动人,没有主动性怎么能唤醒沉睡的人,没有生气勃勃的精神怎么能鼓舞人呢?”7.美国数学家斯蒂思说:“如果一个特定的问题可以被转化为一个图形,那么,思想就整体地把握了问题,并且能创造性地思索问题的解法。”兰陵中学乔素珍1.英语课,内容是关于慈善组织的,首先请学生发表对这个组织的

3、看法,了解是否愿意成为这个组织的成员。2.经过讨论来共同创设情境,自然地进入以下教学环节。3.老师还可以通过自己的动作、示范来创设情境。4.通过多媒体创设情境,例如时装表演的视频。5.还可以通过实物来创设情境。常州一中盛青1.把课堂作为一个节目,老师是主持人。例如“突发事件的教育”。2.把学生的眼睛遮住,让学生体验残疾人生活的艰难,再加上音乐渲染,使学生更加理解残疾人的生活处境。3.要注意教学情境资源的积累,音频、视频的收集也很重要。花园中学刘慧娟1.创设情境仅靠投影仪是不够的,创设现实情境,请学生和家长来模拟情境

4、,从真实生活角度出发,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省常中陆建生1.用各种手段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音乐创设情境的情况比较多,根据主题选择播放不同的音乐。2.应该考虑多使用多媒体,适当增加视觉冲击。画面的选择要精准。3.创造机会让学生模拟,如《祥林嫂》教学中阿毛相关片断。4.要重视语言创设教学情境的作用。如《珍爱生命》,从5个亲人中逐个划掉,最终仅剩下1人,在痛苦的抉择中,有的学生禁不住留下了泪水。再如,让学生充当父母的角色给子女写一封信,在角色互换中加深感受。教师渐渐发挥出最突出的教学情境的作用。省常中周丽1.创设情境要考虑

5、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因素。一个人,他的心里有什么,他的眼睛就能看到什么。通过活动“我想对你说”来表达学生的理解。天宁区教研室邓炜2.要一分为二地分析“无情境不教学”这句话。情境只是手段,不是目的。3.小学数学课上,可以创设比赛的情境,让学生在游戏中体会数字大小由高位决定的道理。4.有效的教学情境一定是能有效地引发学生思考的情境。常州一中卞雁翎1.情境创设必须要有明确的目的性。2.巧妙设置生活情境,尤其是学生的生活情景,让学生拍成录像——情境应该贴近学生的生活。二十四中沈国新1.创设情境的素材要注意积累和选择。2.创

6、设教学情境的几个注意点:与主题的相关度,与后续学习的相关度,定位要考虑“最近发展区”。3.例子要能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要有教学价值。比如,1元钱的硬币,皮尺,告知月球的直径,来解决地球到月球的距离的问题。简单的工具探究较为复杂的问题。主持人张春1.定义:所谓教学情境,就是以直观方式再现书本知识所表征的实际事物或者其背景。能解决形象与抽象、实际与理论、感性与理性、新知与旧知之间的矛盾。2.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在可能的范围内,一切事物应尽量地放在感官的跟前,一切看得见的东西应尽量地放在

7、视官的跟前,一切听得见的东西应尽量地放到听官的跟前……假如有一个东西能够同时在几个感官上面留下印象,它便应当用几个感官去接触。”3.乔纳森在《学习环境的理论基础》一书中,对情境作过这样的描述:“情境是利用一个熟悉的参考物,帮助学习者将一个要探究的概念与熟悉的经验联系起来,引导他们利用这些经验来解释、说明、形成自己的科学知识。”4.有效情境的基本特点:教学情境是课堂教学的基本要素,创设教学情境是教师的一项常规教学工作,创设有价值的教学情境则是教学改革的重要追求。典型性、生活性、学科性、形象性、问题性、情感性、适切性、

8、主体性。1.最根本的教学情境: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有一段经典的论述:“假如让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学仅仅归纳为一条原理的话,那么,我将一言以蔽之:影响学习的唯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应据此进行教学。第二组主持人:朱世周阚玉英本组应到22人,实到11人(主要因为有许多学科教师下午有课务)。每位教师都就创设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