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如何对待学生的逆反心理论文

试析如何对待学生的逆反心理论文

ID:25589526

大小:53.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1-21

试析如何对待学生的逆反心理论文_第1页
试析如何对待学生的逆反心理论文_第2页
试析如何对待学生的逆反心理论文_第3页
试析如何对待学生的逆反心理论文_第4页
试析如何对待学生的逆反心理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试析如何对待学生的逆反心理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试析如何对待学生的逆反心理论文论文关键词:逆反心理特点预防论文摘要:“逆反心理”,是指学生对某种事物或结论产生一种逆向反应的情绪,文章从逆反心理的特点、逆反心理的表现和原因分析了导致青少年出现对人对事多疑、偏执、论文关键词:逆反心理特点预防论文摘要:“逆反心理”,是指学生对某种事物或结论产生一种逆向反应的情绪,文章从逆反心理的特点、逆反心理的表现和原因分析了导致青少年出现对人对事多疑、偏执、冷漠、不合群的病态性格,使之信念动摇、理想泯灭、意志衰退、工作消极、学习被动、生活姜廉等。并且对如何预防学生的逆反心理提出了建议。“逆反心理”,是指学生对某种事物或

2、结论产生一种逆向反应的情绪。用通俗的话说,“你要多这样我偏要那样”,这就是一种“逆反心理”。1逆反心理的特点第一,从结构来看,逆反心理是认知、情绪书行为倾向三者的有机统一。逆反.L理的认知成引是指对逆反对象的知觉、理解及评价;情绪成分提指对逆反对象的抵触悄绪,即人们对逆反对象提反感或厌恶的;行为倾向是指对逆反汉寸象意欲沽现出来的行为,即逆反行为的准备状态。三者中,逆反心理的认知成分是基础,如果不对客观环埃是否符合个体需要关系进行认识,是不可能有札应的情绪与行为倾向的。抵触悄绪是主要成分滋往起支配作用。当逆反心理形成之后,只要逆象出现,主体往往使认知、行

3、为倾向服叭它,丛而维持整个态度中知、情、意三者的平衡。第二,从特性来看,逆反心理是社会依存性与相对独立性的有机统一。逆反心理与其它社会心理一样,具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方面依赖于它月反映的对象,即社会存在;另一方面对所反映的对象又具有相对独立性。逆反心理受社会存在的制约,它产生于客观存在不符合主体需要之时,并不是无缘无故的,当需要得到满足时,则不会产生。另一方面,逆反心理不是人们又击吐会存在简单被动的反应,而是经过加工改造的能动反映。第三,从作用来看,逆反心理有积极与消极之分。现在州顷向,提到逆反心理,不是认为它是好的,就是认为它是坏的,甚至认为它是一种变

4、态心理。把逆反心理说成是曰种变态心理显然是错误的,因为逆反心理是通如寸一部分客观事物的正常反映,任何个正常的社会成员都可能产生。至于评价逆反理的好与坏,一定要视具体情况而定,抽象地谈论它的积极与消极与否是不正确的,因而是没有多大意义的。其判断标准是看某一逆反心理熊否对客观事物确反映。第四,从存在来看,逆反心理是相对稳定性与可变性的。某种逆反心理一经形成,将持续较长时间不易改变。每当对象一出现,就以相同态度待之,从而表现出一定的稳定性。但是,逆反心理又是尸种可变的社会态度,在导致逆反对象的条件根本变化后,原有的逆反心理也会逐渐淡化,直至消失。2.逆反心理

5、的表现2.1是对正面宣传作反面思考。有相当数量的青少年对学校、领导、教师的宣传,表现出一种不认同、不信任的反向思考。他们往往以社会上某些组的不公正的事实来以偏概全地全盘否定正面宣传。同样,也有一些青少年不能从全局出发,从一定高度上去把握现实,片面地夸大社会主义制度的某些不完善和资本主义制度的某些可取之处,有时甚至进行有意无意的反面宜传。2.2是对榜样及先进人物的无端否定。在教育过程中,许多教育者和家长都希望通过先进人物的感人事迹来教育感染青少年,唤起他们的热情,以期达到激励后进的目的。但结果却往往适得其反。一些先进叭物被说成是沽名钓誉的“投机家”或“傻

6、子”,无端怀疑这些先进人物的动机,进而否定他们的先进事迹。对于身边的榜样,则冠以“拍马屁”给予排斥和嘲笑。2.3是对不良倾向产生情感认同。在一些青少年当中,打架斗殴被看作是有胆量;与老师、领导公开对抗被视为有本事;哥们义气等不良的行为倾向却赢得了很多人的认同。而对于乐于助人、爱护集体、爱护公物、遵守校规校纪的青少年则被肆意角喇、挖苦,造成在集体氛围里好人好事无人夸,不良倾向有市场,正不压邪的局面;2.4是对思想教育、遵章守纪要求的消极抵抗。有逆反理的学生,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十分冷淡,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大而空、形式化,不符合学生的现实生活。因此,对思想政治教

7、育采取应付、抵制、消枉挤寸抗的态度。3.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3.1是强烈的好奇心。当某事物被禁止时,最容易弓l起人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尤其是在只作出禁止而又不加任何解释的情况下,浓厚的神秘色彩极易引起人们的猜疑、揣度、推测,以至不顾禁令地寻根究底或习作尝试。3.2是企图标新立异。学生处于性格形成和寻找自我的时期,通过否定权威和标斋泣异可以在理求得自我肯定的满足感。青年人与社会的认同不仅是简单地采取适应社会规范的途径,而且还希望社会承认他的价值和地位,从而获得与社会之间的认同。因此他往往表现得偏执,好表现自己,有意采取与其他人不同的态度和行为,以起别人的注

8、意。3.3是特异生活经历。比如,有的人多次失恋,便认为人世间没有真正的爱情;有的人一向循规蹈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