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循环经济理念推动和谐社会建设论文

以循环经济理念推动和谐社会建设论文

ID:25655064

大小:51.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21

以循环经济理念推动和谐社会建设论文_第1页
以循环经济理念推动和谐社会建设论文_第2页
以循环经济理念推动和谐社会建设论文_第3页
以循环经济理念推动和谐社会建设论文_第4页
以循环经济理念推动和谐社会建设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以循环经济理念推动和谐社会建设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以循环经济理念推动和谐社会建设论文【摘要】传统经济增长方式使我国经济增长与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针对这种现状,本文从生态效率的角度,利用IPAT方程计算和分析我国在未来经济建设中面对的资源环境压力,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发展循环经济推动和谐社会建设的对策建议。【关键词】循环经济生态效率IPAT方程政策建议一、我国建设循环经济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任务,即构建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其中一个重要方面也是本质内涵就是要处理好人

2、与自然的关系,而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指的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freely)本质上是以物质的功效价值循环利用为特征,以环境友好的方式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的生态经济,其主要特征是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的基础上发展经济,使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实现经济的生态化。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与传统经济方式(图1)相比,循环经济改变了“资源——产品——污染排放”的单向式流程,按照“减量化(Recluse)、再利用(Reuse)、再循环(Recycle)”原则(即3R原则)形成“资源——产品——再生资

3、源”的反复循环流程(图2),实现自然资源的“低投入、高利用、低排放”,循环经济作为一种经济、社会、环境共赢的发展模式,正逐渐成为世界各国的普遍选择。2.循环经济与提高生态效率循环经济关注的目标不再是单纯的经济增长,而是生态效率的提高。生态效率(Eco-efficiency)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价值量(即GDP总量)和资源环境消耗的实物量(TMR)比值(公式1),它表示经济增长与环境压力的分离关系(decouplingindicators),是一国绿色竞争力的重要体现。生态效率(资源生产率)=经济社会发展(价值量)/资源环境消耗(实物量)(1

4、)式(1)中,资源生产率就是用当年本国的GDP除以直接物质投入量(TMR),该指标越高说明单位资源产生的增加值越高、资源利用效益水平越高。资源生产率与资源效率和环境效率密切相关,可以将其具体化为与资源效率相关的指标:如单位能耗的GDP(能源生产率)、单位水耗的GDP(水生产率)、单位物耗的GDP(物质生产率)等;同时可以将其具体化为与环境效率相关的指标:如单位废水的GDP(废水排放生产率)、单位固体废弃物的GDP(固体废弃物排放生产率)、废气的GDP(废气排放生产率)等。通过这些指标可具体计算出我国的资源效率(见表1)。资源生产率=当年

5、本国的GDP(2000年不变价)/直接物质投入量(TMR)由表1可以看出,目前我国资源生产率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十分明显。2000年我国的资源生产率为19.6美元/吨,而日本为746.3美元/吨、德国为337.8美元/吨、美国为381.7美元/吨,均为我国的十几至几十倍,这是我国多年以来单纯注重GDP数量增长,却忽视资源效率与环境容量的后果。如果我国继续按照现有资源利用方式和污染产生水平,未来经济社会发展对环境的影响将约是现在的4~5倍。显然,这种模式属于危险的发展道路,意味着可能带来社会的不稳定和环境退化。3.基于IPAT方程的生态压

6、力评估我们可以利用IPAT方程来推算我国在循环经济建设中面临的资源环境压力,衡量我国提高资源生产率的潜力。1971年,美国斯坦福大学著名人口学家埃利希(Paul.R.Ehr1ich)教授率先提出了表征经济增长与环境关系率的数学方程形式:IPAT方程(资源环境压力方程)。I=P×A×T(2)式(2)中I是环境负荷,P是人口,A是人均GDP,T是单位GDP的环境负荷(其倒数即为资源生产率),式中的环境负荷可以特指各种资源消耗量或污染产生量。从IPAT方程计算资源生产率的过程不难看出,在方程四个变量中,人口是不断增长的,人均GDP也会随着经济

7、发展而增加,因此,要减少经济增长所形成的环境压力,必须依靠技术提高使单位GDP的环境负荷减少,即资源生产率提高。以2000年为基准年,2000年我国人口约为12.7亿,人均GDP为800美元,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到2020年我国GDP将翻两番,人均GDP达到3200美元。预计2020年我国人口数约为15亿,.freel.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2黄贤金.循环经济:产业模式与政策体系M.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3诸大建.上海建设循环经济型国际大都市的思考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4,(14).4刘滨,王苏亮,

8、吴宗鑫.试论以物质流分析方法为基础建立我国循环经济指标体系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5,(15).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