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中学语文课程改革的欣喜与忧思论文

试析中学语文课程改革的欣喜与忧思论文

ID:25670836

大小:51.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22

试析中学语文课程改革的欣喜与忧思论文_第1页
试析中学语文课程改革的欣喜与忧思论文_第2页
试析中学语文课程改革的欣喜与忧思论文_第3页
试析中学语文课程改革的欣喜与忧思论文_第4页
试析中学语文课程改革的欣喜与忧思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试析中学语文课程改革的欣喜与忧思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试析中学语文课程改革的欣喜与忧思论文论文关键词:中学语文课程改革欣喜忧思论文摘要:我国基础教育课程已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十多年来,语文课改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但同时也突显了一些问题.让我们既有欣喜,又有忧思。欣喜的是教师的论文关键词:中学语文课程改革欣喜忧思论文摘要:我国基础教育课程已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十多年来,语文课改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但同时也突显了一些问题.让我们既有欣喜,又有忧思。欣喜的是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教学方法呈现多样化,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根本性变革,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明显

2、提高,语文新课程评价观念进一步发展.忧思的是语文教学评价相对滞后,教学中形式主义泛滥,人文性的偏颇,语文教师角色定位尴尬。我国基础教育课程已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十多年来,语文课改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但同时也突显了一些问题,让我们既有欣喜,又有忧思.1.中学语文课程改革给我们带来欣喜。1.1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通过教师培训、理论学习、专项研讨,教师们的教育理念发生了根本变革.尊重学生个性,关心学生发展,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思想己成为我身边每一位教师的共识。教师努力实现角色的转换,变管理者为参与

3、者、合作者、引领者,对学生倾注最大的热情,主动放下架子将学生当做自己的朋友,与学生平等对话与交流,师生之间的关系进一步融洽,使课堂教学呈现出宽松、偷悦、和谐的教学态势。1.2教学方法呈现多样化。课程改革后,师生多边交流对话,在课上课下己是屡见不鲜了。语文教师们已经清醒地意识到自己不是课程的附属者和教材的“传声筒”,而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和引进者,是课程有效实施的积极主体。这种课程主体意识的觉醒,使语文课的教学方式丰富多样,而且易于学生接受。再加上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手段的应用,即使过去枯燥的古文课,在如今

4、精心设计的语文课上也是倍受学生欢迎。教学方法的多样化,使新时代处境艰难的国文教育找到了新途径。在这点上,课程改革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1.3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根本性变革。学习方式的转变是课程改革的一个耀眼的闪光点。传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被消蚀,学生整天处于被动地位,死记硬背,简单重复。课程改革提倡弘扬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为宗旨的自主学习.转变学习方式,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要目的,这就需要构建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习方式及其对应的教学方式。语文教学方式的变革,

5、核心问题是积极倡导逐步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1.4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明显提高。相对于以前,学生在以下层面都有了不同程度的进步:一是探究问题的能力明显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进一步增强;二是合作学习的意识进一步增强。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己经养成了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并较好地掌握了合作学习的方法步骤与过程;三是思维水平呈多元化发展的趋势。学生的思维由求同思维逐渐向求异思维的过程转化,对文本的解读试图从不同途径、不同视角切入探究,体现出良好的思维水平,比较鲜明地反映出阅读个性化的特点,注重追求阅读

6、过程中的独特体验与独特感受;四是学生的阅读自主性增强,理解力提高;五是口语交际的能力得到很好的发展。学生说的能力明显提高,口语交际水平明显高于写的能力,并且思路清晰、条理分明、逻辑性强。1.5语文新课程评价观念进一步发展。语文课程评价的指导方针给语文新课程带来了很多变化:测试卷中新增综合运用试题,并呈多样形式,这样类型题对学生的实际能力有了更好的测评;作文也不在限文体,为持不同写作爱好的学生留足选择空间,使他们在考场上发挥的空间更大;语文教师的即时性课堂评价发生很大变化,由过去过多的否定转而为认可、

7、欣赏与鼓励。细化的、有针对性的、适度的评价,更使广大学生朝多元发展的路上走;评价主体趋向多元化。从教师的“一言堂”逐步朝学生自评、互评和师评等多角度转换,甚至让家长也参与评价。家校互动,得到进一步深化;学生认知的多元化。评价的多元化也使学生能够从多方面客观认知自己的语文学习程度,促使学生自主提高自己较差的方面.2.中学语文课程改革的忧思。2.1教学评价相对滞后。课程改革后,语文教学评价如前所述,显然有了一定突破,但由于优质教育资源的不均衡(主要表现在城乡差别、重点校与非重点校差别),选拔性教育的瓶颈

8、仍在束缚着课改的发展,中考仍是目前评价教学水平的最重要手段之一,也致使各地区、学校与教师为了保证升学率而或多或少地在新课改的幌子下延续着“新瓶装旧酒”的做法,“成绩才是硬道理”的观含依然未有明显改观。另外,课堂教学评价存在娇枉过正的弊端,往往过分强调对学生的肯定或表扬,忽略了对与错、是与非的界限,原因是怕扼杀学生的积极性,这些都有悖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念。2.2教学中形式主义泛滥.语文新课程实施后,语文课的教学方法丰富多样了,许多语文课采用了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新教学方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