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西方建筑设计中的极少主义表现

当代西方建筑设计中的极少主义表现

ID:25681061

大小:60.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11-22

当代西方建筑设计中的极少主义表现_第1页
当代西方建筑设计中的极少主义表现_第2页
当代西方建筑设计中的极少主义表现_第3页
当代西方建筑设计中的极少主义表现_第4页
当代西方建筑设计中的极少主义表现_第5页
资源描述:

《当代西方建筑设计中的极少主义表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当代西方建筑设计中的极少主义表现从19世纪末欧洲的新建筑探索,到20世纪20~30年代的现代主义运动,直到目前各种所谓晚期现代主义或新现代主义,整个现代建筑的发展多少就带有一些趋向简洁的倾向。最早在建筑中表现这种简洁倾向并走向极端的建筑师是现代建筑运动第一代领袖之一的密斯.凡.德.罗。一句经典的“少就是多”一时间成了当时极受推崇的至理名言。  60~70年代,后现代主义在全球各地甚嚣尘上;尔后,随着菲利浦。约翰逊在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举办的“解构建筑七人展”,各种以动态构成、分散构图为主要形态特征的建筑作品也开始到处流行。难

2、能可贵的是,这个时候又涌现出一批执着探索建筑的本质和纯净形式的建筑师和一批以简练的形式、纯净的空间和精巧的构造结构为主要表现特征的建筑作品。  “辩证法认为否定是发展的环节,经过否定之否定,虽然从形式上看又回复到了原点,但并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螺旋式的上升。”当代建筑中这种简化倾向的重现与20世纪初现代主义运动时期反对装饰、崇尚简化既有一定的相似,又有一定的差别。那时候的简化主要是出自技术和需求方面的原因,即产品的简约性满足了降低成本以适应大规模生产的要求,于是复杂的方式被淘汰;而80~90年代以来的极少主义倾向由于顺应时

3、代和技术的要求,日渐成为一种文化上的进步,并由于在一定程度上受极少主义(Minimalism)艺术(有些书上也译成最低限艺术)的影响,而上升为一种艺术原则。  极少主义艺术盛行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它代表了一种具有重要意义的态度,即摒弃作品中丰富多彩的具体内容,而偏向极端纯净和几何抽象性。极少主义艺术作品,包括雕塑和绘画(绘画中包括造型画布),通常具有很强烈的几何学基础,无节制地运用强烈的工业色彩以及基本要素的形状,创作手段极为简约。这类艺术作品的具体特征有:选用非天然或工业材料,没有历史内涵,抽象冷峻,不给观众联想的

4、余地;崇尚机械加工过程,刻意企求画面或雕塑表面的光滑平整;作品经常取消基座或画框,直接与地面或墙面接触,尽力保持形式完美,杜绝干扰;形态构成上,强调整体统一,简洁纯净,以此去抗争混乱无序等等。  当这种艺术思潮的影响蔓延到建筑创作中的时候,某些建筑师便不再去追求表面上的美丽和矫揉造作的丰富感,转而去寻找纯洁的、直截了当的美。在此,仅对几个具有典型的极少主义倾向特征的建筑实例予以介绍、分析。  1 法国建筑师多米尼克。佩罗(DominiquePerrault)  他认为极少主义是“包豪斯的真正内涵”,而后现代主义和解构主义则

5、仅仅是建筑发展的死胡同。他推崇美国极少主义艺术家唐纳德。乍德(DonaldJudd)的作品,并且欣赏罗伯特。史密森(RobertSmithson)的大地艺术。从他的作品中,我们可以觉察出明显的极少主义设计倾向,强调严谨、简洁。  佩罗最引人注目的作品当属巴黎法国国家图书馆(1989~1996)。该建筑是法国塞纳河左岸第一个大型公共活动场所,给市民提供了一种新型集散广场。面对面的L形塔像四本翻开的书,进入图书馆就像走进知识的城堡之中。人行天桥纵横交叉的步行广场包围着“一小块森林”。简洁而尺度巨大的体量清晰地标志出法国国家图书

6、馆在城市空间中的位置。  该作品是城市设计中的艺术精品。它是简约的艺术,感情上崇尚宁少勿多的原则。在建筑材料的使用和表现上,佩罗将木材、钢和金属网与混凝土结合在一起。在双层玻璃外墙上,他重复使用格子窗,使建筑表面在不同光线的折射下产生一种梦幻般富有动感的奇妙效果。这个方案1997年被授予欧洲建筑师密斯。凡。德。罗奖。  佩罗最近一项工程——柏林奥林匹克赛车馆—游泳馆(1992~1998)则更是将建筑体量的简化推至极限。  这个综合项目位于柏林城的一个市区公园中,共包括两个竞赛场馆,赛车馆为圆形平面,游泳馆为方形平面,极其单

7、纯。设计的概念是将整个钢结构屋顶模拟成被周圈苹果树围起的湖泊。为此,整个建筑下沉17m,最高点几乎与地面平行,建筑主体完全隐入地下,在地面上人们仅仅能看到闪闪发光的“湖面”,其实那完全是金属屋顶的反光。建筑的整体形态极其弱化,单纯而自然地成为环境景色的一部分,如同一件大地艺术作品。在这个作品中,佩罗以一种极少主义绘画的特征来表现建筑作品的纯净性和“消失感”。他大胆地向传统的建筑形式挑战,以改变人们对建筑所抱有的先验的观念。除了自然环境中尺度巨大而单纯的工业化形体本身所带来的强大视觉冲击力以外,整个建筑的屋顶表面和外墙面全部

8、覆以金属板材,给该建筑物以统一的视觉形象,并通过金属板材在不同角度对光的反射,创造了一种非凡的表现效果。  2 瑞士建筑师雅克。赫佐格(JacquesHerzog)和皮埃尔。德穆隆(PierredeMeuron)  这两位同是1975年自瑞士苏黎士高工(ETH)建筑系毕业的建筑师,均继承了母校追求建筑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