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概要》教案

《中医学概要》教案

ID:25699061

大小:500.53 KB

页数:94页

时间:2018-11-22

《中医学概要》教案_第1页
《中医学概要》教案_第2页
《中医学概要》教案_第3页
《中医学概要》教案_第4页
《中医学概要》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医学概要》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绪论一、中医学的发展概况中医学理论体系的确立1.四大经典著作:(1).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著作------《黄帝内经》(分为《素问》和《灵枢》两部分)(2).与《内经》相媲美的著作---------《难经》(3).我国第一部临床医学著作---------《伤寒杂病论》(开创了辨证论治的先河)(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部)(4).我国第一部药物学专著-----------《神农本草经》2.外科鼻祖------华佗----麻沸散----世界最早的外科麻醉先河(五禽戏)董奉“杏林春暖”《针灸甲乙经》————第一部针灸学专著《雷公炮炙

2、论》————我国最早的制药学专著3.金元四大家:(1)刘完素--------寒凉派-----“火热论”(六气皆从火化,五志过极皆为火)(2)张子和--------攻下派------“邪去则正安”(3)李东垣--------补土派-------“内伤脾胃,百病由生”(4)朱丹溪--------滋阴派--------“阳常有余,阴常不足”4.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三、中医学的基本特点(一)整体观念整体:事物是一个整体,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事物和事物之间也有密切的联系,整个宇宙也是一个大的整体。1.人体是一个

3、有机的整体。五脏-----六腑-------五官-----五体如:肝系------肝,胆,目,筋。A.认识疾病:“肝火犯胃”------胃脘疼痛,泛酸,呕血。B.诊断疾病:舌诊,脉诊,观面色耳廓。“察外知内”C.治疗疾病:舌红疼痛——心火旺——泻心火D.养生:劳逸结合942.人与外界环境的统一性(1)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性“天人相应”“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疾病(季节性,地理环境)治疗(因时,因地)“旦慧昼安夕加夜甚”(2)人与社会的统一性(二)辨证论治1.诊疗手段:辨病论治,对症治疗,辨证论治。(1)病:有特定病因病机,发病形式,发展规

4、律和转归的一种完整过程。如:感冒,痢疾(2)症:症状,疾病的具体表现。如:头痛,发热,腰酸,乏力。(3)证:证候,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辨证:四诊——资料——分析——概括——证。2.同病异治:痈疖初期,成脓期,溃脓期,恢复期。异病同治:脱肛子宫脱垂第一章阴阳、五行学说第一节阴阳学说一、阴阳的基本概念1.阴阳的基本概念(最初涵义,范畴)2.阴阳既可代表两个相互对立的事物(如:水和火),也可以代表同一事物内部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如:冷水和热水)。3.阴阳的属性是相对的。(1)在一定条件下,阴阳可以相互转化。如:60℃的水。

5、(2)阴阳中复有阴阳。如:白天中的上午。“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要一也。”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一)阴阳的对立制约相反——对立——制约——动态平衡(二)阴阳的互根互用“孤阳不生,独阴不长”气与血的关系。(三)阴阳的消长平衡941.此消彼长。制约较强造成的。阴阳图2.此长彼消。制约不及造成的。3.此长彼亦长。互根互用得当的结果。“补气生血”4.此消彼亦消。互根互用不及的结果。“气虚引起的血虚”(四)阴阳的互相转化物极必反“重阴必阳,重阳必阴”“热极生寒,寒极生热”三、阴阳学说在中医学

6、的应用(一)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阳:上,背,体表,六腑,心阳,四肢外侧阴:下,腹,体内,五脏,心阴,四肢内侧(二)说明人体的生理活动物质——阴功能——阳“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三)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941.阴阳的偏盛(胜):“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2.阴阳的偏衰:“阳虚则寒,阴虚则热”(四)用于疾病的诊断“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五)用于疾病的防治“热者寒之,寒者热之”“阳病治阴,阴病治阳”“虚则补之,实则泻之”阴阳偏盛阴阳偏衰养生:“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第二节五行学说一、五行的基本

7、概念五行: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运动变化。二、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一)五行的特性最初涵义;五材。“水火者百姓之所饮食也,金木者百姓之所兴作也,土者万物之所生也。”“木曰曲直,火曰炎上,土爰稼穑,金曰从革,水曰润下”(二)对事物的五行分类表格(三)五行的生克乘侮94木水火金土相克木水火金土相乘木水火金土相侮(反克)1.(1).相生:母子关系制化(2).相克:克我,我克,所胜,所不胜.942.(1)相乘:克制太过A太过相乘:“木乘土”B不及相乘:“土虚木乘”。(2)相侮:反克A太过:“木火刑金”B不及:“金虚木侮”。三、五行学说在中医学

8、中的应用(一)说明五脏的生理功能与相互关系1、说明五脏的生理功能(1)、肝喜条达而恶抑郁,有疏通气血,调畅情志的功能,(2)、心阳具有温煦的功能,(3)、脾主运化水谷,化生精微,乃气血生化之源,(4)、肺具有清肃之性,以肃降为顺,(5)、肾主水,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