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阻抗法诊断龋病的研究进展

电阻抗法诊断龋病的研究进展

ID:25730680

大小:54.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22

电阻抗法诊断龋病的研究进展_第1页
电阻抗法诊断龋病的研究进展_第2页
电阻抗法诊断龋病的研究进展_第3页
电阻抗法诊断龋病的研究进展_第4页
电阻抗法诊断龋病的研究进展_第5页
资源描述:

《电阻抗法诊断龋病的研究进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电阻抗法诊断龋病的研究进展  摘要: 随着龋病的发生发展,牙体硬组织的导电性逐渐升高。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电阻抗法是目前龋病诊断技术研究中比较理想的一种。众多研究证明,它对牙面龋的诊断有较高的价值,在早期的釉质龋诊断中具有较大的优势,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本文主要介绍电阻抗法的研究方法,并对其临床应用价值作一重点讨论。  近二十年来,由于预防和治疗工作的广泛开展,使龋病的发病率不断下降,同时对“未成洞龋损”和小的龋损作出准确的诊断,以指导临床医生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案,这已成为摆在口腔医生面前新的问题。传统的肉眼法、探针法已远远不能满足这种新形势的要求,新的龋病诊断技

2、术研究不断深入。在目前的研究中,电阻抗法是效果较好的技术之一[1,2,3]。  1电阻抗法的原理和仪器  牙釉质是电的不良导体。龋病发生时,随着脱矿的进行,釉柱间距离不断增大,形成了间隙并充满了来自唾液的水分和离子,使釉质的电阻大大降低,变为电的良导体。电阻值下降的程度与龋病损害的深度成正比。通过测量牙齿表面至髓腔的电阻值,就可以判断龋病的发生情况。这种技术称为电阻抗法(electronicresistancemethods)。  市场上专用于电阻抗法研究的仪器有早期的Vanguard、CariesMeterl和最近的ECM。它们由电源、探针电极、回流电极和显示器构

3、成。使用时,探针电极置于牙面,回流电极根据要求置于手腕或唇颊部[4]。  2 电阻抗法的研究方法  考虑到临床上龋病的发生特点和可操作性,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牙面龄的诊断上。研究中先后提出了点特异法与面特异法两种方法。  2.1 点特异法  该方法是选取牙面若干个点,通过监测这些点的龋病损害情况,来判断该牙的患龋情况。通常因不同仪器使用方法不同,又分为盐水法和气流法。  2.1.1 盐水法 相应的仪器与CariesMeterL。测量前,牙齿表面用气枪吹干,然后用棉球隔离,防止唾液污染产生表面传导。测量时,在待测点滴一小滴生理盐水,探针与生理盐水接触,这样可以保证探

4、针与牙面的良好接触,但生理盐水没牙面扩散的程度是不可控因素,会影响结果准确性。该法的结果用4种不同颜色的灯显示:绿色灯代表健康无龋坏,黄色灯代表是釉质龋,橙色灯代表本质龋,红色灯代表损害已波及牙髓。由于产品不多见,用该法进行的研究已不多了[4]。  2.1.2 气流法 常用于另外两种仪器。测量时,探针紧密接触牙面,同时探针周围有气流将牙齿表面吹干,防止了唾液的表面传导。由于气流对水分蒸发有促进作用,Ricketts等[5]研究认为,气流量大小对测量结果有很大影响,气流太小时,会产生大量假阳性结果。所以气流量应至少达7.5L/min。该法结果用显示器上达到稳定时的数字

5、表示(Vanguard范围为0到9,ECM范围更大)。结果数值越大,表明该点电阻下降程度越大,龋病的可能性就越大,损害的程度就越严重[4]。目前用该法进行的研究仍然不少。  2.2 面特异法  该方法是通过测量牙面整个窝沟系统的电阻来判断龋病的发生情况。常用的仪器是ECM。测量前,先将牙齿表面吹干、隔湿。然后向牙面滴加导电液,导电液自由扩散至整个窝沟系统。测量时,保证导电液的连续性,探针随意与导电液接触即可。该法无气流辅助,也避免了点特异法在选点上的盲目性。导电液一般配成红色或其他颜色以便观察其覆盖窝沟系统的情况[6]。Schulte等[7]研究认为,导电液中电解质

6、浓度越高,所得的读数也越高,会出现假阳性结果,在研究应用中应注意导电液中电解质浓度的掌握。Huysmans等[8]研究认为,导电液与牙面的接触面积对结果影响很大,由于有效接触面积差距较大,研究中应将前磨牙与磨牙分开来,给予不同的患龋阈值。它们的差可多达1.4(ECM读数)。面特异法是最近提出的,是将来研究中的一个主要方法。  3 电阻抗法的应用讨论  3.1 诊断效果  Ricketts等[4]在40颗待拔除牙上选取了100个点,用点特异法进行研究。结果为:气流法在在体状态下诊断的敏感度为81%,特异性为78%,其中对牙本质龋的诊断敏感度高达97%。离体状态下及盐水

7、法的结果与此十分相似。其他的研究[9,10]也取得了类似的结果。总的来说,点特异法诊断龋病的敏感度在67%-97%之间。特异性在56%-100%之间。Ricketts[6]用面特异法对96颗离体牙(48颗前磨牙、48颗磨牙)进行研究,结果为:诊断的敏感度为61%,特异性为86%,对本质龋的敏感度为76%。Ashley[11]的研究结果与此类似,综合其他报道[12,13],面特异法的诊断敏感度在60%-82%之间,特异性在74%-90%之间。这些结果不及点特异法好,但这些报道中都未将前磨牙和磨牙分开来研究,而是给予了相同的患龋阈值,这可能是结果较不理想的原因。目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