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水象甲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论文

稻水象甲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论文

ID:25732766

大小:52.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22

上传者:U-991
稻水象甲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论文_第1页
稻水象甲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论文_第2页
稻水象甲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论文_第3页
稻水象甲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论文_第4页
稻水象甲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稻水象甲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稻水象甲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论文.freelptomsofLissorhoptrusoryzophilus(Kuschel)marized.Thepreventionmeasuresptoms;lifehistory;lifehabits;preventionmeasures稻水象甲属鞘翅目、象甲科、水象甲属害虫,是世界性植物检疫对象,是水稻的毁灭性害虫。发生后一般危害损失20%~30%,严重危害损失70%~80%,甚至绝收1。该虫于1998年5月末在辽阳市东京陵乡发现,是稻水象甲在辽阳市首次发现,经查全乡240hm2水田均不同程度受害。经过10年的发生规律的调查与防治,.freelm,宽约1.5mm,体表被覆淡绿色至灰褐色鳞片。新羽化成虫深黄色,具金属光泽,田间新生成虫背侧或足上通常带泥。自前胸背板的端部到基部,有1个由黑色鳞片组成的大口瓶状的暗斑。触角赤褐色、膝状,索节6节,第1节大,第2节长,第3~6节球状,棒基部无毛,具金属光泽,端部1/3密生细毛。卵呈长肾形,圆柱形居多。在水稻叶鞘内侧组织沿叶脉方向纵排分散,其他部位分布较少,长约0.8 mm,初产为无色至乳白色,至孵化时变黄且多呈圆柱形。幼虫为无足型白色。1~2龄幼虫较细小,足突不明显,其1龄幼虫在根部极少见,3~4龄幼虫较大,足突明显,而4龄幼虫长宽比小,显得肥胖或粗状。幼虫在土茧中化蛹,土茧长约5mm,卵圆形,表面光滑,着生于稻根中部或被咬断的稻根末端,单生或2~6个着生于稻根某一位置附近,预蛹或蛹乳白色,至羽化时蛹浅黄,大小与成虫相似。2寄主植物及其被害状稻水象甲成虫对水旱生植物均可取食,其寄主有7个科的40余种植物,属杂食性害虫,但嗜食禾本科和莎草科植物,作物中以水稻、高粱、玉米罹害最重。成虫通常沿叶脉啃食叶肉,仅剩下表皮,在禾本科和莎草科植物上造成“I”形长斑痕,久而呈条状破裂,在阔叶植物上取食,亦造成长条状食痕,但不规则。幼虫仅为害少数几种水生植物,田间在稻和稗根部调查到了幼虫。幼虫具有寡食性,水稻是幼虫最主要的寄主,1龄幼虫可取食少许叶鞘及附近组织,造成为害症状不明显。而2龄以上幼虫钻断须根,附着或钻入根中为害,被害稻丛根系变少变短,呈黄褐色;幼虫较多时,几无白色根,整个根系呈平刷状,稻丛根易拔起2。受幼虫为害,水稻地上部分生长缓慢,分蘖减少,植株矮小,穗数、穗粒数减少,产量降低;严重时,水稻停止生长,特别是低洼水深田块,水稻发育不良,受害更为严重。3生活史及习性3.1生活史 稻水象甲在辽阳地区基本上为1年发生1代,并存在1个不完全世代的第2代。以成虫在山坡、荒地、田埂等有覆盖场所越冬,以4~5cm的土壤中越冬居多。越冬成虫于4月中旬开始活动,先在越冬场所附近的杂草丛中活动,随着气温升高,在4月下旬开始取食,至5月下旬山坡、草丛、玉米地的植株及附近的疏松土壤中可见大量成虫,在植株上造成明显的食痕。5月下旬起稻田可见成虫,插秧后水田即有成虫。自5月下旬起越冬成虫集中在水田取食为害,至6月10日杂草地和旱地已无成虫,直到7月10日,稻田才见不到越冬后的成虫。6月上旬开始见卵,持续到6月末,一直可查到卵,幼虫在6月10日前后即发生,连续发生至8月上旬,到8月中旬才查不到幼虫,7月中旬即有土茧,持续发生至8月末才逐渐查不到茧蛹,自7月起田间始见新生成的虫,至8月15日前后,新生成虫达到高峰,然后田间成虫量逐渐减少,一直到水稻收获时,仍有少数成虫活动。自8月下旬起,越冬场所有成虫活动至10月末、11月初,后成虫进入越冬状态3。3.2生活习性 稻水象甲成虫的习性复杂,除具有鞘翅目昆虫共有的假死性和趋光性等特性外,还与水有密切关系。一是越冬成虫有集居习性。主要越冬场所成虫密度为200头/m2,而且越冬死亡率极低。二是越冬成虫有集团迁飞习性。5月下旬、6月上旬晴微风的黄昏,可见大量成虫向稻田方向迁飞。三是成虫活动性。9:00—11:00和16:00—19:00最为活跃,稻田成虫以爬行、游水为主,很少飞行。6月的成虫多在叶面进行取食活动,中午前后,一般沿植株爬入水中,或伏于水层表面附近,或因“风吹草动”作假死坠入水中,在水表或水层内游动。8月以后,稻田的稻水象甲新生成虫几无游水及在晨昏时间集中于植株冠部活动的特点,而主要在植株中下部活动,取食矮小分蘖的嫩叶。四是趋光习性。稻水象甲成虫具有一定的趋光性。通常新生成虫较越冬后成虫趋光性强,5月下旬至6月上旬成虫又较6月中下旬成虫趋光性强。成虫对晨昏时分的散射光具有明显趋性,长为30~40nm的黑光灯诱虫较日光灯或白炽灯诱虫量大得多。五是产卵习性。稻水象甲营孤雌生殖,其成虫怀卵后几乎天天产卵,产卵时间多为中午,在无水条件下,一般不能产卵。六是越冬成虫及幼虫取食习性。越冬成虫向田间转移时,先在周边杂草上取食,也有时为害播种出土的玉米、高粱等作物,待本田或秧田出现后,即转移到稻田为害,多为早播田块为害取食较重,而晚插秧的田块则危害较轻。幼虫多危害早插秧的水稻,喜食嫩根,而晚插秧的田块幼虫危害则明显较轻。4综合防治措施4.1农业防治 稻水象甲成虫、幼虫连续为害水稻。水稻移栽后成虫开始为害稻秧,虽然成虫仅取食部分叶肉,影响稻叶的光合作用,但成虫密度较高时,成虫危害严重影响水稻的分蘖;稻水象甲幼虫为害对水稻生长发育影响最大,在水稻的分蘖期内,直接影响根系发育,从而影响分蘖,减少有效穗数。因此,根系发达、分蘖力强且有较大补偿能力的水稻品种,可能更为耐害。而培育壮秧适期晚栽,使水稻分蘖盛期和稻水象甲幼虫为害高峰期重叠时间缩到最短限度,也有利于减轻稻水象甲的为害4。4.2药剂防治稻水象甲的防治,以药剂防治为主。稻水象甲成虫密度达到0.3头/穴时即进行药剂防治。稻水象甲是以幼虫取食稻根为主的地下害虫,一般药剂对其幼虫直接防治效果均不理想。因而稻水象甲通常以防治成虫为主。越冬后稻水象甲成虫在稻田发生时间长达1个多月,且陆续产卵,故掌握防治时间对提高防治效果极为重要。越冬的成虫侵入本田高峰期,即本田插秧后5~10d为最佳防治时期。此时防治可将成虫杀死在产卵之前,对幼虫具有较好的间接控制效果。筛选特制甲基异柳磷、功夫、速灭杀丁、敌杀死、氯杀威、灭扫利、来福灵、稻乐丰等药剂对成虫均有较好的防效。其中,特制甲基异柳磷药效具有较长的持续性,对幼虫具有较好的间接控制效果。在插秧后20 d以内防治1次成虫,到幼虫发生盛期,防治田内几乎没有幼虫。其他药剂对幼虫的间接控制和直接防治效果均不够好。由于甲基异柳磷对人畜毒性较大,建议在施用时,采用颗粒剂或用毒土法防治为主,可省时、省力、使用安全、提高防效。一次性施药即可控制越冬后成虫的整个发生期,无需二次施药。其他类药剂如菊酯类农药等药效持续时间较短,一般只能在防治适期施用才能达到较好防效,且在越冬成虫基数较大时,防治适期把握不好,普遍需要防治2~3次,增加防治用工及成本。无论防治成虫或幼虫,均以田间落水1~2d喷雾防效最好,而施用颗粒剂或撒毒土时,田间保持3cm左右水层防效更好。5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