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淡而内奇:陶诗的审美追求

外淡而内奇:陶诗的审美追求

ID:25754625

大小:79.00 KB

页数:26页

时间:2018-11-22

外淡而内奇:陶诗的审美追求_第1页
外淡而内奇:陶诗的审美追求_第2页
外淡而内奇:陶诗的审美追求_第3页
外淡而内奇:陶诗的审美追求_第4页
外淡而内奇:陶诗的审美追求_第5页
资源描述:

《外淡而内奇:陶诗的审美追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外淡而内奇:陶诗的审美追求【内容提要】关于陶渊明的文艺思想、美学思想,论者向以“平淡”、“自然”、“真率”作评,把“自娱”说视作其创作理想,从无异词。陶渊明对社会与政治并未忘怀,“平淡”不过是外在表层的“淡化”手段,而非追求的目的。其审美趋向的实质是外淡而内奇,这不仅体现在使用率极高的“奇”字上,而且也体现在他的田园、咏史、咏怀诸作中。这和他儒道兼综的思想、外和内刚的性格,以及“平淡”萎靡的玄言时代息息相关。【关键词】陶渊明;文艺思想;审美追求  陶渊明诗的外在风格与内在的审美倾向,存在微妙而不易觉察的悖论形态,然而又非常协调有机地融成一体。以往论及他的创作态

2、度、文艺思想、文学倾向,或者美学思想,都归之于人格的“真率”,风格的“平淡”,主要特征是追求“自然”。如今看来这种认识涉及的只是外在表象,其内在实质却与此迥然有别。内与外的绝大差异——外淡而内奇,这种外象和内涵的悖逆,于内尽力拉大其间的距离,在外尽量淡化这种落差。二者既是矛盾的,不平衡的,又呈现出协调与统一。它相克相生,相反相成,横岭侧峰,视白却赤,是一片平静而奇异的沼泽,往往使人陷入误区,而不能自拔。透过“平淡自然”的外美层次,走近内外结合的审美境界,这就是我们竭力追寻的目标。    一、奇情异彩的实质    “真率自然”的陶渊明有着无尽怀的矛盾与苦衷,他“

3、平淡”的外美,包裹的却是一个奇异的审美世界。“平淡”、“自然”不是他追求的终极,只是他的“过程”,或者仅是一种手段,抑或属于包装性的“广告”。陶诗审美的终极,正在于相反的一面。  陶渊明的“好奇”,首先最为显明地体现在好用“奇”字上,他用“奇”字表现自己独特的人格与理想,抒发不同时俗的情怀与志趣,刻意地展现了对“美”的限定与追求。其人与其作,都归属于“奇美”之中。这些都体现在反复出现的“奇”字上:  1露凝无游氛,天高肃景澈。陵岑耸逸峰,遥瞻皆奇绝。[1]《和郭主簿二首》其一  2云鹤有奇翼,八表须臾还;自我抱兹独,亻黾亻免四十年。[1]《连雨独饮

4、》  3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1]《移居二首》其二  4良辰入奇怀,挈杖还西庐。[1]《和刘柴桑》  5青松在东园,众草没其姿。凝霜殄异类,卓然见高枝。连林人不觉,独树众乃奇。[1]《饮酒》其八  6奇踪隐五百,一朝敞神界。[1]《桃花源诗》  7惜哉剑术疏,奇功遂不成!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1]《咏荆轲》  8何旷世之无才,罕无路之不涩。伊古人之慷慨,病奇名之不立。[1]《感士不遇赋》  还有均用《山海经》的5例:  1平王去旧京,峡中纳遗薰。双陵甫云育,三趾显奇文。[1]《述酒》  2白玉凝素液,瑾瑜发奇光。[1]《读

5、山海经十三首》其四  3翩翩三青鸟,毛色奇可怜。[1]《读山海经十三首》其五  4青丘有奇鸟,自言独见尔。本为迷者生,不以喻君子。[1]《读山海经十三首》其十二  5我唱尔言得,酒中适何多!未能明多少,章山有奇歌。[1]《蜡日》  加上《读史述九章·管鲍》的“奇情双亮”,《祭从弟敬远文》的“爰感奇心”,为外祖父所作传记的“奇君为(衤者)褒之所得”,凡16例。超出了每被人们称道的“化迁”、“大化”的数量,在不丰的陶作中,数量不能说不多。而且从38岁开始,一直用到暮年,几乎伴随了他的一生,不能不算作一道奇异的风景线。这些为数众多的“奇”字,长期为

6、我们所忽视。  这些“奇”字,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奇怀、奇心、奇情;奇踪、奇功、奇名;还有奇文(包括文章与色彩)、奇树、奇鸟、奇色、奇光、奇翼、奇歌以及奇绝。用《山海经》的5例,或许没有多少深意,但至少见出诗材选择的特异与开阔,都和《山海经》奇异事物相关,此前无人如此集中地描写,这显示了他“好奇”的一面。其余几例就颇有些意味:例1与例5,本为平常的山和树,却从中看出或想出“奇”来。特别是后者,与例2一样,均为自况之词,或为独飞八表的云鹤,或如卓然挺立的高松,均寄托与众不同的志趣与审美趋向。可以看出作者独立不群的奇逸人格。例4的“奇怀”仅在平常的“良辰”中发想,

7、平静中见出“奇”来,很能显出陶之为人为诗的本色。例7的荆轲欲求之“奇功”,例6通向桃花源“理想国”的“奇踪”,其奇绝或胸中之“奇怀”就自不待言。他好读书,且好读奇书,从例3可看出来。让他自己说,便是“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1]《读山海经》其一。还有“好奇”的《史记》使他引发了那么多的感慨。就是“周王传”,即出土不久的《穆天子传》也进入视野。读奇书而生“奇怀”,有奇怀而自具“奇心”,因而对“奇功不成”、“奇名不立”自然就有许多感慨,就有不少的悲愤、沉痛与激烈。总之说起襟怀、心意、志趣、理想、功业、名声,乃至所读之书,所想之歌,甚至山石、峰岑、树木、飞鸟,都

8、烙上“奇”字的鲜亮印记。  平平淡淡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