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论文

浅谈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论文

ID:25825324

大小:49.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23

浅谈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论文_第1页
浅谈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论文_第2页
浅谈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论文_第3页
浅谈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论文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谈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论文问题意识是新思想诞生的摇篮,是创新的萌芽。亚里士多德有句名言:“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常有疑点,常有问题,才能常有思考,常有创新。”问题是科学研究的出发点,是自主探究式学习的起点,问题意识是新思想诞生的摇篮,是创新的萌芽。亚里士多德有句名言:“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常有疑点,常有问题,才能常有思考,常有创新。”问题是科学研究的出发点,是自主探究式学习的起点,是开启任何一门科学的钥匙。问题意识的培养,是新课程改革下素质教育的呼唤。所以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尊重学生的需求,牢固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积极主动地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努力培

2、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我们该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提出几点拙见。一、创设合适的问题情境,以便唤醒学生的问题意识数学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数学教材中的问题大部分都是简单化和数学化的问题,为了使学生更好地了解数学的思考方法,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我善于发现和挖掘生活中一些具有发散性、趣味性和可操作性的问题。例如:在讲指数函数这节课前,老师先拿出一张白纸说:“同学们,这张白纸厚度只有0.1mm,经过对折27次,纸的厚度将是多少?大家猜猜看,有七八层楼房那么高?”学生不得其解,老师略作停顿后说:“那将超过世界最高山峰——珠穆朗玛峰的高度8848m!”学生惊

3、讶,老师乘势指出:“学习指数函数后,我们可以算出其厚度约为13442m。”学生定会兴趣盎然地投入新课的学习。创设悬念型问题情境能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二、创设和谐的气氛、搭建宽松的平台,鼓励学生质疑以往教师总爱以“讲”为主,喜欢“一言堂”,当然就出现学生有疑不敢问的情况。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领者,在教学中应当营造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消除学生的畏惧心理,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在教学过程中,所设计的问题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时,更容易诱发学生的问题意识,使之敢问。只有学生敢想、善问,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例如,学习“算法初步”一章时,

4、就可以创设这样的情境:圆周率的近似值是多少?学生的答案可能是多种多样的,如:3.14,3.1415926……此时,教师可以简略介绍:圆周率即圆的周长与直径之比,我国古代有“周三径一”之说,公元前1700年的埃及文手稿中有“”的记载……当今,人们用计算机可以轻松地得到小数点后上百万位数字。这样的问题,很容易使学生进入情境,自然而然地会产生好奇心:为什么在不同历史时期得到的圆周率的近似值不同呢?圆周率是怎么算出来的?问题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使学生想问、能问,留给学生无限的想象空间,并可使其对以后微积分和计算机科学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也使学生初步领会算法思想。三、创设巧妙的肢体语

5、言,给学生的质疑以充分的肯定。学生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有意义,一个有价值的问题往往能成为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动力。为了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师一定要高度重视学生自信心的培养,要多看学生的成绩和优点,多看学生思维中的合理因素,并及时予以鼓励。对爱提“怪”问题的学生,不要动辄训斥,轻易否定,而要善于发现他们思想的闪光点,要采取多种方法,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及时给一个亲切的微笑,一个肯定的眼神,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从而增强提问者的自信心,只有这样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才会有勇气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从而培养学生多思敢问的“问题意识”。例如在圆锥曲线这一章节的教学中,在讲授完椭圆、双

6、曲线、抛物线后,有个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既然在这三种曲线中,只有双曲线有渐近线,我们可以利用渐近线画图,那么能否利用渐近线去解决一些问题呢?“这个问题提出的很好”,我给出了很肯定的回答,并借机启发学生,渐近线是两条直线,那么在直线中斜率是很重要的,在画图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双曲线的开口大小是随着渐近线的斜率而变化的,所以就可以利用渐近线的斜率来判断一条直线与双曲线的交点问题,一个本来是二元二次的问题在此就被轻松的解决了。总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激活学生的思维活动,让学生拥有一颗善于发现问题的心灵,才能使我们的数学教学有更广阔的天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