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地质地貌学论文

[精品文档]地质地貌学论文

ID:25872244

大小:45.50 KB

页数:30页

时间:2018-11-23

[精品文档]地质地貌学论文_第1页
[精品文档]地质地貌学论文_第2页
[精品文档]地质地貌学论文_第3页
[精品文档]地质地貌学论文_第4页
[精品文档]地质地貌学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精品文档]地质地貌学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新疆地质地貌景观的地学特征与科学价值我长大在宽阔的大地,生活的地方都是绿洲,四面八方有朝气蓬勃的河,有全中国有名的的天山那就是新疆。地质地貌景观是新疆最重要的地质遗迹类型,而风成地貌、冰川地貌、山岳地貌和火山地貌则是新疆地质地貌景观中最主要的亚类。尽管不同类型的地质地貌景观由于成因上的差异而显现出独特的地学特征,但地质地貌景观的形成均与新疆复杂的地质构造演化史和多旋回的岩浆活动、尤其是新构造运动密切相关。新疆地质地貌景观为大地构造及地壳演化研究、冰川冻土和山地研究、沙漠研究等领域科学问题的探讨提供了重要线索,具有极高的科学研究价值

2、和科普教育价值。新疆的山岳地貌和盐山地貌2个亚类,合计14个亚类),对新疆92个地质地貌景观进行了分类(表1)。结果表明,新疆地质地貌景观可分为11个亚类,占总亚类的78.6%(含新增亚类),类型丰富而齐全;各亚类中,以风成地貌、冰川地貌、山岳地貌和火山地貌占绝大多数,地质遗迹数量和所占比例分别为:21、22.8%,18、19.5%,14、15.2%,12、13.o%,合计65、70.5%。作用破坏的第四系湖相沉积物,就地起沙;经过一定距离的搬运后,形成包括新月形沙丘、新月形沙丘链、复合型纵向沙垅、复合型横向沙垅、穹状沙垅、鱼鳞状

3、沙丘、金字塔状沙丘等各种形态的风积地貌。新构造运动、气候变迁、沙漠演化三者具有密切的因果关系。上新世末至更新世初,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四周山地因强烈的新构造运动不断隆起上升,盆地中心强烈下沉,形成封闭、干旱的气格局。中更新世至现代,整个盆地始终是干旱的中心。在这个背景下,除准噶尔盆地内受河流、湖泊水系变迁的影响形成固定半固定沙漠即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外,塔里木盆地大部分地区风沙持续加剧,形成了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新疆地质地貌景观的地学特征:不同类型的地质地貌景观由于成因上的差异而显现出独特的地学特征,本文着重对新疆

4、地质地貌景观的主要类型风成地貌、冰川地貌岳地貌、火山地貌等以及盐山地貌、丹霞地貌、构造地貌等特色类型的地学特征进行探讨。新疆地质地貌景观的科学价值:新疆优越的地质条件始终吸引着国内外众多地学家的关注,而记录新疆复杂地质演化史的众多典型地质遗迹则成为国际地学界研究、关注的焦点和万方数据重要的地学科普教育基地。本文主要从大地构造地壳演化研究、冰川冻土和山地研究、沙漠研究等三个研究方向概括新疆地质遗迹的科学价值。新疆处于亚洲大陆腹地几大构造单元的交汇区域,亚洲中部各主要地质构造单元和最重要的构造线都从新疆境内通过。新疆大地构造及地壳演化

5、研究荟萃了中外众多学者的研究成果,多旋回构造、地质力学、板块构造、断裂体系与断块大地构造、地洼构造、波浪状镶嵌构造等各大学派分别运用不同的大地构造理论提出了智仁相见见解,为全面认识新疆地壳构造作出了贡献。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下列问题成为学术界争论和关注的热点引:塔里木板块与哈萨克斯坦一准噶尔板块的界线和伊犁微板块的归属;新疆陆内盆山格局的形成机制,除了印度与亚洲大陆碰撞的远程效应外,还有没有其他动力来源?天山造山带与塔里木地块之间的关系;准噶尔盆地的基底是哈萨克斯坦古板块的一部分还是古生代洋盆中的独立地块?是不同板块还是同一板块?

6、等等。而那拉提南北缘深断裂、哈希勒根达坂断裂带、康西瓦大断裂、阿尔金大断裂等地质遗迹则为这些疑问的解答提供了线索。全疆的冰川雪峰吸引着全球冰川冻土和山地研究者的目光。新疆有终年积雪的冰川雪峰上百座。我国对外开放的十余座山峰中,新疆境内就有11座,其中著名的有世界第二高峰乔戈里峰、“冰山之父”慕士塔格峰、“天山第一峰”托木尔峰等。众多的冰川地貌和山岳地貌地质遗迹,使新疆成为世界冰川冻土和山地研究者向往的区域。1959年,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在乌鲁木齐天山一号冰川建立了天山冰川研究站,这是我国唯一在国际上开放交流的高山冰川研究

7、站,也是我国冰川科普教育的重要基地。中国学者在冰冻圈及全球变化、寒区工程、冰雪冻土基本物理力学性质、雪崩及治理、山地形成与演化等方面取得的重要成果,使我国在该领域研究水平居于世界前列。新疆沙漠戈壁面积居全国第一,瀚海奇观在新疆地质地貌景观中独具特色。新疆拥有世界第二大、中国第一大沙漠——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世界最长的沙漠公路——塔克拉玛千沙漠公路,中国最大的固定半固定沙漠——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等。上述地质遗迹为世界沙漠(化)及治理研究提供了最佳场所。依托资源和地缘优势,中国学者在填补我国沙漠科学空白并创建了较为完整的研究体系的同时,在

8、沙漠化过程及其防治(“塔里木沙漠公路工程技术研究”成果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风沙物理、沙漠环境与全球变化、区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研究中取得了重大进展,从而在国际学术界享有重要地位。资源与环境学院094班:吐鲁洪吐尔逊2011年6月1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