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住院病例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

儿科住院病例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

ID:25893439

大小:51.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23

儿科住院病例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_第1页
儿科住院病例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_第2页
儿科住院病例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_第3页
儿科住院病例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_第4页
儿科住院病例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儿科住院病例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儿科住院病例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摘要】  目的:了解儿科抗菌药物的应用现状,评价其使用的合理性。方法:收集我院儿科2008年5~12月出院病历2403份,回顾性分析其抗菌药物应用情况。结果:抗菌药物使用率为76.41%,病原菌检测率5.28%,头孢唑肟使用频率最高为45.43%,联合用药均为两联,联合用药率为46.57%,更换抗菌药物占6.75%。结论:我院儿科抗菌药物应用基本遵循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但有些联用方案是否合理还有待商榷,在抗菌药物的配伍和病原菌检测上还需提高。【关键词】抗菌药物联合用药合理用药  [Abstract]Objective:Toinvestigatet

2、hesituationofadministrationofantibioticsforchildinpatientsandevaluateitsrationality.Methods:TedicalrecordsinourhospitalfromMaytoDecember2008lyandaretrospectiveanalysisostfrequentlyusedantibacterialecountingfor45.43%.Thebinationrateofantibioticsentofantibacterialstook6.75%.Conclusions:Theuseofantibi

3、oticsbasicallyfolloedicationinourhospital,butsomebinationsofantibioticsshouldbediscussedonthEirrationalityandthepatibilityofantibioticsandthedetectionofpathogenicbacterianeedimproving.  [Key.  3.3抗菌药物的选择  β内酰胺酶有较高的稳定性,对肾脏毒性小,它对部分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厌氧菌有效。我院儿科收治的患者大部分在院外经过抗菌药物治疗,疗效不佳,因此选用抗菌谱广、作用强的抗菌药物治疗。红霉

4、素是大环内酯类代表药物,是对青霉素过敏者的替代药物,此外对衣原体、支原体、嗜肺军团菌抗菌活性强。近年来研究发现大环内酯类除了抗菌活性外,还有免疫调节作用[2]。在儿科收治的患儿中肺炎比例较大,因而红霉素使用频率较高。  3.4给药途径  患儿住院期间抗菌药给药途径100%静脉滴注。这与患儿年龄小的特点有关,因为其它给药途径依从性差及不适合病情较重患儿,因此临床倾向于起效较快的静脉用药。但我们还是要提醒临床医师,静脉输液应注意不溶性微粒的危害,它可引起肉芽肿、肺水肿、静脉炎、过敏反应、血栓、组织坏死、肿瘤样反应等[3]。  3.5联合用药  我院儿科联合用药指征明确,一般控制在单一抗菌药物不能

5、控制的严重感染、混合感染或不能作细菌学诊断的病例。联合用药方式是:(1)大环内酯类+β内酰胺类。此联合方式基本集中在肺炎疾病的治疗,符合急性呼吸道感染抗生素合理使用指南[4]。(2)青霉素+头孢菌素类。青霉素与头孢菌素类化学结构均属于β内酰胺类,其作用机制及作用靶点相同,均为抑制细胞壁的合成。一般认为作用机制相同的抗菌药物不宜联用,因为这种联合应用的疗效不一定比单用好,反而会增加药物的毒性反应,甚至因共同竞争作用靶位而出现拮抗现象[5]。目前青霉素与头孢菌素类联用的治疗方案尚无确切的循证医学依据,但在临床经验用药中,采用此方案治疗的确实较为普遍。对此临床医师与药师尚未完全达成共识,我们希

6、望医学、药学专家共同探讨此联合用药方案的优点与缺点和采用此方案的必要性,以进一步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3.6药物的溶媒  红霉素在酸性输液中破坏降效,一般不应与低pH的葡萄糖输液配伍[6]。红霉素滴注液的配制有两种方式:(1)先加灭菌注射用水10mL至0.5g乳糖酸红霉素中至溶解,然后加生理盐水稀释;(2)若以5%或10%葡萄糖溶液代替生理盐水稀释,必须每100mL溶液中加入4%NaHCO31mL,保持红霉素在中性溶液状态下的稳定性和疗效。因此建议临床在红霉素的配制中要参照说明书的要求执行。  3.7药物的更换及出院带药  抗菌药物频繁更换容易产生耐药。我院儿科对抗菌药物的更换较为谨慎

7、,从调查数据分析,临床对抗菌药物的更换基本遵循了抗菌药物品种不宜频繁更换,一般病人应观察72h,重症病人观察48h后再进行必要药物品种与方案调整的原则[1]。  出院带药一般是因为患儿在住院治疗时,疾病基本治愈,患儿家属急于要求出院,为巩固治疗医生采用序贯疗法给患儿口服抗菌药物。此种治疗方法符合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抗菌药物疗程因感染不同而异,一般宜用至体温正常,症状消退后72~96h[1]。  从本次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