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旷论学》阅读答案

《师旷论学》阅读答案

ID:25899237

大小:133.50 KB

页数:31页

时间:2018-11-23

《师旷论学》阅读答案_第1页
《师旷论学》阅读答案_第2页
《师旷论学》阅读答案_第3页
《师旷论学》阅读答案_第4页
《师旷论学》阅读答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师旷论学》阅读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师旷论学》阅读答案第一篇:《七年级语文上册阅读训练《师旷论学》、《教学相长》》(七)师旷论学【原文】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哉!”【阅读训练】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5分)①晋平公问于师旷曰②臣安敢戏其君...③孰与昧行乎④何不炳烛乎...《师旷论学》阅读答案。2.划分句子节奏,只划一处。(2分)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3.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4分)《师旷论学》阅读答案。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

2、,如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译4.文中师旷用了三个比喻,意在说明一个什么道理?(2分)5.翻译全文:《师旷论学》阅读答案。(十三)教学相长(节选)《礼记》《师旷论学》阅读答案。【原文】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阅读训练】1.给下列句中加点的字注音、释义。(4分)①弗食不知其旨()()②教学相长()()..③虽有至道()()④知困,然后能自强也()()..2.给划线句划分句子节奏,划三处。(3分)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3.翻译句子。(4分)①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译:《师旷论学》阅读答案。②故曰:教学相长也

3、。译:4.《教学相长》集中论述了的关系问题,说明了的道理。(3分)5.(用原文填空)本文在论述时先以“”作比,继而引入“”,进而又以教与学两个方面加以说明,最后归结到“”这个结论。(3分)6.翻译全文:7.古诗文默写。(6分)①,病树前头万木春。②东风不与周郎便,。③人生自古谁无死?。④人有悲欢离合,。⑤但愿人长久,。第二篇:《师旷论学阅读答案》师旷论学阅读答案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师旷论学》阅读答案。①晋平公问于师旷曰②臣安敢戏其君③孰与昧行乎④何不炳烛乎2.文中师旷用了三个比喻,意在说明一个什么道理?答:答案:1.C2.①因此别人都愿意把书借给我②等到他

4、高兴了,(我)就又向他请教问题。3.①他好学,家贫,买不起书,但他借书不失信于人;抄书不畏艰苦,从而得以遍观群书。②为求得先达的指导,常常远行百里之外,登门请教,不耻下问,因此他能“卒获有所闻”。4.学习勤奋刻苦,尊师,求学诚心。第三篇:《师旷论学阅读答案》PS:双击获取文档,ctrl+a,ctrl+c,然后粘贴到dash;前6),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原文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暮,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秉烛之明。秉烛

5、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哉!。(选自西汉刘向编《说苑建本》)阅读训练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①晋平公问于师旷曰②臣安敢戏其君③孰与昧行乎④何不炳烛乎2.文中师旷用了三个比喻,意在说明一个什么道理?参考答案1.①向②怎么;开玩笑③在黑暗中走路④点燃蜡烛2.一个人要有活到才老学到老的精神。译文晋平公对师旷说:我今年七十岁了,想要学习,恐怕已经晚了。师旷回答说:既然晚了,为什么不把烛灯点燃呢?平公说:哪里有做臣子的人而来戏弄自己的国君的行为呢?师旷说:双目失明的我怎么敢戏弄我的君主呢?我听说,少年时喜好学习,就如同初升太阳的阳光一样灿烂;中年时喜好学习,就像正午太

6、阳的阳光一样强烈;晚年时喜好学习,就像拿着蜡烛照明,点上火把走路和摸黑走相比,哪个更好呢?平公说:说得好啊!第一篇:《【上海中考语文文言文复习】《周处》练习(答案)》《周处》练习一、解释加点词1、周处年少.时(年幼)2、凶强侠气(强悍).3、为乡里所患(被).4、义兴人谓为三横(是).5、或说处杀虎斩蛟(劝说).6、何忧令名不彰邪(怎么).7、又入水击蛟(跳入).8、行数十里(漂行).9、处与之俱(一起).10、更相庆(轮换).11、始知为人情所患(被).12、终为忠臣(成为).13、正见清河(看见).14、具.以情告(全部)15、实冀三横唯余其一(实际)(剩下)

7、..16、并云欲自修改而年已蹉跎(说)(提高修养)..17、乃入吴寻二陆(进入)(找寻)..二、句子翻译1、并皆暴犯百姓。义兴人谓为三横,而处尤剧。2、或说处杀虎斩蛟,实冀三横唯余其一。3、闻里人相庆,始知为人情所患,有自改意。4、且人患志之不立,何忧令名不彰邪?三、填空1、《周处》选自。编者为时期的。2、“朝闻夕死”语出,原句是:“,。3、周处“为乡里所患”的原因是(用原文回答)4、《周处》一文中,周处从“凶强侠气”到“终为忠臣”的原因是:(1)改意”。(2)从中让我们明白了:人是可以改变的,只要痛下决心,浪子也可以回头。5、下面对“古人贵朝闻夕死,况君前途尚可

8、”的翻译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