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学阅读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

论小学阅读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

ID:25992029

大小:51.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24

论小学阅读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_第1页
论小学阅读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_第2页
论小学阅读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_第3页
论小学阅读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_第4页
论小学阅读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小学阅读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论小学阅读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吉林省汪清县大兴沟镇中心小学管延霞【摘要】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阅读能力是一切学习能力的基础,更是人类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学生听说能力的基本手段。阅读教学的课堂效率直接关系到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学生只有在良好阅读能力的基础上,才能不断提高其他语文能力。文章结合小学阅读教学实践,对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进行研究。..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能力;提高;策略中图分类号:G623.23文献标识码:A:1671-0568(2015)24-0108-02小

2、学阅读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能力及正确的阅读习惯,在语文教学中,不管是听说能力,还是读写能力,都要在阅读教学的基础上进行。通过阅读不但可以帮助学生积累和理解文章,而且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等基本能力。那么,应怎样提高学生良好的阅读能力呢?一、根据课文特点引导学生探索阅读思路在小学阅读教学中,一般是引导学生通过阅读,理清文字、词语、段篇之间的逻辑关系,从而明确的写作思路。例如,教学《养花》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找出其中的..关键词语,并遵循事件的发展线索,找到连接篇章结构的纽带,

3、促使学生了解文章结构,找到的写作思路。具体做法如下:先紧扣第二段的开头“花虽然多,但是没有奇花异草”这一句与第一自然段中的“在我的小院子里,一到夏天满是花草”进行对比分析,并引导学生阅读前两个自然段,使学生深刻领会这两句话所起的承上启下的作用;然后,启发学生阅读第三自然段的第一句与第二自然段之间的关系,并阅读上下两个自然段,让学生明白是转折关系,再让学生边阅读,边思考最后一句“有喜有忧,有哭有泪,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须劳动,又长见识,这就是养花的乐趣”,引导学生探究这句话在文章中的作用,帮助学生探

4、明的写作思路。二、让学生在默读中思考,训练默读能力默读是一种“不发声的阅读方式”,主要依靠视觉和思维来获得阅读内容及信息,比朗读吸收信息的速度要快,所以在阅读教学中应加强默读训练,提高学生的记忆能力、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室里一片寂静,学生都在聚精会神地思考,这将是课堂最真最美的时刻。”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对篇幅较长的课文,让学生采用默读的方式阅读,并鼓励学生边阅读、边思考,提高默读效率。同时,要注重联系课文中的语言环境,引导学生分析和思考,找到问题答案,从而深入理

5、解文章内涵,了解的写作意图,与形成思想上的共鸣。例如,教学《穷人》这一课时,如果让学生通篇朗读,不但会让学生感到口干舌燥,而且会浪费宝贵的课堂时间。为此,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默读,让学生在默读过程中关注事件与情节的发展,联想之前所学的课文内容,加深对文章的理解。此外,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通过默读对文章的..关键词进行揣摩和感悟。例如,教学《怀念母亲》时,其中“甜蜜的凄凉”就是两个看似矛盾的词语,为了引导学生理解这样写的意图,教师要指导学生联系上下文,反复思考两个词语之间的关系,使学生明白什么是“对立的统一

6、”,从而深刻体会对故乡和母亲的思念之情。总之,语文教师应给予学生充足的默读时间,让学生学会静静地思考,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三、教授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提高阅读能力古语云:“授之以渔,不如授之以渔。”在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应紧紧围绕文章内容施行“精讲多读”的教学方法,将正确的阅读方法传授给学生,提高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学生只有真正掌握了正确的阅读方法,才能不断拓展自己的阅读范围,积累丰富的语文素材,开阔自身的视野和知识面,提高阅读能力。阅读需要正确的方法,有的只需要简单阅读,了解大体内容即可,但有的文

7、章则需要细读、精读,反复阅读。所以,要加强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掌握合理的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水平。首先,要略读文章的、文体和创作背景,这主要是为了简单了解文章的段落梗概,为理解文章主旨内容奠定基础;其次,要进行精读,深入研究整篇文章。在精读过程中,要结合文本的语境,理清思路,让头脑保持清晰,这样才能对文章进行深层含义的理解和把握。可以按照顺序阅读,体会情感。阅读一篇文章时,应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阅读,弄明白整个事件的开始、经过、结果,以及文章主要描写了怎样的内容。教师要引导学生试着从文章中找出明确表达

8、思想情感的句子,并指导学生学会采用正确的语气、语调、语速来进行朗读。此外,分步骤阅读,深刻体会内涵。当学生通读全文,大体掌握文章内容时,再引导他们分步阅读和赏析。在这一环节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质疑习惯,并设计如下问题:“这本书主要讲了什么?”“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文章的主要内涵是什么?”,等等,让学生明白仅仅提出问题还不够,还要通过阅读理解找出问题的答案,并随时做好读书笔记。通过这一方式,不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而且能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与把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