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值消散+2(mba)

租值消散+2(mba)

ID:26034907

大小:48.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11-24

租值消散+2(mba)_第1页
租值消散+2(mba)_第2页
租值消散+2(mba)_第3页
租值消散+2(mba)_第4页
租值消散+2(mba)_第5页
资源描述:

《租值消散+2(mba)》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租值消散租值消散(dissipationofrent)或租值耗散理论(TheTheoryofRentDissipation)在国内译作“租值耗散”,又称“租耗”。租值消散理论概述  租值消散理论或租值耗散理论(TheTheoryofRentDissipation)是当代产权经济学的重要理论之一。租值消散理论的核心是,本来有价值的资源或财产,由于产权安排方面的原因,其价值(或租金)下降,乃至完全消失。租值消散的思想最早隐含在美国经济学家F·H·奈特于1924年发表的《社会成本解释中的一些谬误》一文中,该文批评了庇古于1921在《福利经济学》中提出的两条道路的例子。1954

2、年,加拿大学者H·斯科特·戈登在《公共财产资源的经济理论:渔业》一文中,明确地分析了海洋渔业中的租值消散问题。1968年,G·哈丁在《公地的悲剧》中分析了公共牧场的租值消散问题。1970年,张五常在《合约的结构与非专有资源理论》中拓展了戈登关于海洋渔业租值消散问题的分析,并建立了一般性的非专有资源的租值消散理论。1974年,张五常进一步以香港的租金管制为例,探讨了政府干预所带来的租值消散问题。同年,约拉·巴泽尔发表《按等候分配的理论》,讨论了价格机制一旦被替代,如何引起租值消散的问题。这些分析和其他一些学者的努力结合起来,形成了较为系统的租值消散理论。[1]  租值消散

3、的租值,概念没有很严谨,它是指无主的、没有界定清楚为谁属的收入,在竞争下会消散,在边际上会下降为零。说是租值,是说有了权利界定或有了主人的会存在,但无主的会消散。在边际上消散为零,在边际之内可能还会存在,是因为竞争驱之不去,因而有了主人。举一个例子,在公海钓鱼,任何人都可以钓,我的时间成本与他人的一样,但我钓技超凡,这超凡的钓鱼收入不会被竞争者掠夺,不会消散,我于是成为钓鱼租值的拥有者,是那时间成本之上的收入的主人。然而,在边际上,因为公海没有业主,钓鱼不收费,在边际上我的时间成本等于钓鱼的边际产值,我的边际租值是零。  租值消散是一套理论,是另一个角度看社会成本,同时

4、又是另一个角度看科斯定理。租值消散意味着本来有价值的资源或财产由于一些原因而价值下降或价值消失。  租值消散理论揭示了租值消散的原因及其后果,对于我们正确地理解产权安排在资源配置中的重要意义及作用机制,减少经济生活中的各种浪费,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1][编辑]观察到的租值消散现象[1]  租值消散理论源于人们对实际经济现象的观察。1920年,福利经济学的奠基者A·C·庇古在《福利经济学》一书中首先提出了两条道路的例子。他发现,在通往同一目的地的两条道路中,优良的道路总是过分拥挤,而较劣的道路总是人烟稀少。这就使得优良道路上的驾车成本大大提高。当拥挤达到一定程度后,优良

5、道路和较劣道路对驾车者来说没有差别。这种无差别意味着优良道路高于较劣道路的价值完全消失。庇古认为,如果政府进行干预,将一部分车辆从优良道路移到较劣道路,社会总福利将增加。1954年,H·戈登在前人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海洋渔场的例子。其分析的现象是,海洋渔场由于对所有的渔民开放,导致渔民的过度进入和捕捞,结果使渔业的总产量下降,海洋渔场的价值下降。类似的例子还有1967年德姆塞茨在《建立产权的理论》中提出的18世纪初加拿大东部印第安人对海狸的捕杀。  1963年,A·博腾利(A·Bottomley)发表《土地公有对的黎波里资源配置的影响》一文,观察到另一种租值消散。他发

6、现,的黎波里草原的气候和土壤都适合于种植价值甚高的银杏树,但由于草原是公共财产,没有人种植银杏树,而是把草原改作了价值更低的牧场,于是土地应有的租值就大幅度下降了。1968年,G·哈丁在《科学》杂志发表《公地的悲剧》一文,考察了公共牧场的租值消散问题。他发现,如果一块牧地属于公共土地,则村民的过度放牧会使牧地的价值下降,直至消失。  1974年,张五常和巴泽尔观察到一种完全不同的租值消散现象:如果政府对分配产品或资源的价格机制进行干预,使价格机制分配资源或产9品的作用受阻,人们一定会寻找其他机制取而代之,这些机制或多或少都有一些成本,这些成本就代表了租值的消散。以张五常

7、的《价格管制理论》为例,在该文中,他考察了战后香港的租金管制问题。他发现,如果政府对租金进行管制,就会造成非专有收入(即无主收入)。非专有收入的存在刺激了房主与租客对非专有收入的争夺,双方都想获得更大的份额,结果是形成瓜分非专有收入的新的制度安排。这种新的制度安排的形成是要花费成本的,这种成本要从待分配的价值中扣除,因而代表了一种租值消散。巴泽尔在《按等候分配的理论》中分析了类似的租值消散。他指出,当价格机制受到这种或那种限制时,其他机制就会取而代之。排队等候就是其中的一种替代机制。排队虽然花费了时间,但不创造任何价值,因而也是一种租值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