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标准解读及实施建议

课程标准解读及实施建议

ID:26155909

大小:65.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1-25

课程标准解读及实施建议_第1页
课程标准解读及实施建议_第2页
课程标准解读及实施建议_第3页
课程标准解读及实施建议_第4页
课程标准解读及实施建议_第5页
资源描述:

《课程标准解读及实施建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课程标准解读及实施建议课程标准解读及实施建议一、课程标准研制的基本思想1、品德培养回归生活2、关注儿童的现实生活3、积极引导儿童的发展4、情感、态度、行为习惯、知识技能培养的内在统一5、倡导自主、探索性学习(一)品德培养回归生活1、没有脱离生活的道德2、只有在生活中才能形成和发展人的德性3、品德培养遵循的是生活的逻辑4、品德课与生活课、社会课的综合为学生开辟了通向生活的渠道,有助于品德培养的加强(二)关注儿童的现实生活1、尊重儿童生活的教育意义:儿童只有在他自己的生活中才能接受教育的引导2、课程不

2、是儿童生活的简单翻版,而是它的锤炼和引导儿童正在进行中的生活具有它自身的价值,它不只是为未来生活做准备。课程必须充分重视这种价值。本课程所呈现的是一个儿童的生活世界内容标准和活动建议都力图从儿童的生活情景出发,课程营造的世界是用他们自己的眼睛所观察到的世界,是用他们的心灵感受到的世界。课程文化力求成为一种儿童文化,富有童心、童趣。课程的实施不仅要促进儿童发展,而且要使它成为对儿童有乐趣的生活。(三)积极引导儿童的发展1、积极引导是儿童发展的需要。2、尊重儿童与积极引导相结合,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品德培

3、养之路。3、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以及全国中小学德育工作会议的有关精神,以此作为基本价值导向。积极引导的必要儿童作为发展中的人,具有接受教育引导的需要。在多元价值的社会里,需要有正确的价值引导。中国特色的品德培养之路既不是传统教育的强行灌输、机械训练,也不是西方道德教育中的价值中立、道德相对主义,是在两者结合上下功夫。(四)情感、态度、行为习惯、知识技能培养的统一1、儿童是具有完整生命表现的人:在生活中他的认知、情感、意志、行为总是作为一个整体投入的。2、课程标准力求使学习过程成为儿童整

4、体生命投入的过程:(1)重视儿童的经验与体验(2)既学做人,又学知识学做事;在学知识、学做事中学做人;在学做人的关照下,学知识学做事。(五)倡导自主、探索性学习1、教学过程是儿童参与的过程:(1)课程标准所设计的主题与活动大多是需要儿童动手动脑去做、去探索的。(2)教学的过程是引导儿童自己去感受、领悟、表达的过程。2、自主探索有助于提高教学实效性。3、并不排斥接受性学习和传授性教学。二、课程标准的理念与基本思路(一)品德与生活课的基本理念1、培养儿童热爱生活应当成为学校课程的重要追求2、学校教育应

5、当有效地促进儿童的精神成长3、学校教育应当保护和培养儿童自身的学习活力4、参与是儿童的权利5、探究是儿童的天性6、低年级教育应与学前阶段相互衔接,构筑儿童后续发展的基础和动力7、学校教育应当尊重并适应儿童能力的多样性8、儿童的生活本身是学校宝贵的教育资源(二)品德与生活课程设计思路三条轴线是:儿童自身、儿童与社会、儿童与自然四个方面是: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积极地生活有爱心、有责任感地生活智慧地、有创意地生活(三)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的基本理念1.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行为习惯;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社会责任

6、,具有参与和创造生活的积极态度和愿望;为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奠定基础。2.品德与社会课以社会生活为对象,通过学生与其周围的自然环境、社会和他人的联系,从态度、能力、知识三个方面促进学生的社会化发展。3.品德与社会课立足于学生个人生活与社会生活的联系,依据多元线索以综合主题形式构建、组织学习内容和学习活动。4.品德与社会课以学生为主体,强调学习活动的实践性,通过体验、探究、解决问题等多种学习方式实施课程。5.品德与社会课负有促进儿童人格形成的重要使命,是培养自信的、有抱负的社会主义新

7、公民的重要途径,是义务教育课程结构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四)品德与社会设计思路一条主线:儿童社会生活逐步扩大的生活领域:个人、家庭、学校、社区、家乡、国家、世界社会生活的主要因素(主题):§社会环境§社会活动§社会关系三、“课程标准”与教材建设1、“一个中心”,以学生发展为本。2、“两个支柱”,终身教育、全人经验。3、“一个杠杆”,现代信息技术。4、新教材的追求整合学生需求、社会需求和学科发展的均衡性;淡化学科体系;强调情感、态度、价值观借助对生活世界的理解发挥作用;在强调基础的同时,强调方法比

8、知识本身重要,能力比概念本身重要;强调实践性(内容与形式相结合)、综合性和弹性(选择性和教材的非专业化);强调对课程的自主开发;强调时代性。四、教学建议1、重视学生生活经验2、全面把握课程目标3、丰富拓展教学过程4、灵活充实教学内容五、在不断追问中提升教学的境界追问一:教学回归怎样的生活世界?1、回归现实生活世界。回归与教学内容和任务相对应的现实世界(航标与旋涡。生活的简单罗列。忘记了教学目标而盲目回归,最终失去生活跑题找朋友)生活的锤炼与提升(如何看待城乡教育差异交通事故)2、回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