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促进我国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如何促进我国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ID:26210414

大小:55.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1-25

如何促进我国农村经济快速发展_第1页
如何促进我国农村经济快速发展_第2页
如何促进我国农村经济快速发展_第3页
如何促进我国农村经济快速发展_第4页
如何促进我国农村经济快速发展_第5页
资源描述:

《如何促进我国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如何促进我国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如何促进我国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大学生关键词:农村经济;土地制度;亲农化;农村工业化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面对技术、资金、劳动者素质均优于我们的对手,我国农业将面临更严峻的挑战。对此,多数学者认为应对的办法是:调整农业结构,发挥比较优势。笔者认为,这种以比较优势学说为基础的政策思路具有相当的可行性,它从理论推演的角度向人们展示了加入WTO的利好前景。但必须指出的是,比较优势学说只是一种抽象的理论,它的发挥是需要一系列条件,并受许多因素的制约。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制度性障碍,就如何促进我国农村经济快速发展提出思路性建议。一、现阶段我国农村经济

2、发展的制度障碍在我国,由于历史原因而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使得资源难以在城市和农村之间自由流动,农村资源无法在全社会范围内进行优化配置,严重影响了国民经济整体效益水平的提高,形成了城乡二元的缺乏竞争的资源配置体制。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我国经济体制已经历了巨大的变化,但这一制度转变过程又是曲折而反复的,我国农村资源的流动并非一帆风顺,其去向、规模和成功程度,都受到整个政策和制度环境的制约。1.土地制度安排上的缺陷禁锢了农村资源的有效流动。现行农村双层经营体制的制度安排是在人民公社生产经营制度的基础上转变过来的,其经营的主体是社区性集体经济组织,统一经营的权力主要表现为对农村土地的所有权和处置权。

3、是一种“土地集体所有,农民分散经营”的经营制度和土地公有制度,是一种多元产权格局。由于这种所有权与承包权相分离的制度安排适应了当时的农业生产的需要,因此,这次制度变迁是一次典型的帕累托改进,从制度供给的每一变量分析,差不多都表现出正相关的绩效。该制度安排既坚持土地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又通过与生产资料的紧密结合,赋予了农民生产经营自主权,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既吸纳了分散经营所有权主体与使用权主体绩效主体偏好高度一致的优点,又发挥了集体经济统一经营、保证公平的优越性;既体现了土地的社会功能,又考虑了土地的经济功能,并使二者有机的统一于农户。因此,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普遍实行以及由此带动的整个农

4、村经济改革,保证了农业生产的持续发展和农民收入的显著增长,促进了农村社会的全面进步,制度变迁的效率增进明显。据林毅夫估计,1978~1984年我国农业总产值按不变价格计算,增加了42.2%,其中46.89%来自于制度创新。但是这种制度安排对于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是极为不利的,无论是在经营目标上还是在经营方式上都已无法再适应市场经济和农业本身发展的需要。一方面,双层经营体制中的集体组织与农户之间的关系是非市场化的。他们不是根据市场经济中的利益关系自愿形成的结合,而是靠农民对土地的依附关系与行政隶属关系强扭在一起,农民没有退出的权力,限制了土地的流动。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及农业生产的多样化

5、,土地使用权的自由转让已成为必要。但是,在现行土地制度下,农民得到的只是土地“承包经营权”,而承包经营权包括哪些基本权利又不明确,市场机制难以发挥作用,土地使用权的有效转让十分困难,土地经营权的呆滞必然导致土地资源不能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这样,尽管我们号召土地流转,在实践中也有土地的“反包”等形式,但土地的流转始终缺乏必要的理论依据和政策保障。另一方面,集体经济组织难以成为具有明确法人地位的市场主体。现行双层经营体制中的集体经济组织往往与村委会在组织上和功能上是重叠的。它不仅有一般经济组织获得经济利益的目标,还有发展公益事业、安排就业等政府性目标,在组织性质上的不确定性和经营目标上的多重性

6、决定其“政社合一”的复合性特征,很难代表农民说真话。农民缺乏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的代表人,很难与外来的侵权行为相抗衡,特别是面对来自市场的利益挑战,更是束手无策,缺乏应有的保护能力。由于上述两方面的原因,使得农户相关利益得不到保障,在市场中难以维护自身权益,家庭分散经营的弊端更加凸现,进而造成现行双层经营体制中集体经营层次的缺位与错位,组织内部缺乏民主监督和有效管理,透明度不高,集体资产流失严重。2.工业化的偏差弱化了农村资源、尤其是农村劳动力资源的充分利用。发展经济学把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过程,概括为两个阶段,即从农业经济到二元经济、再到工业经济的过程。伴随这两种转变,在农村表现为农业劳动力资

7、源大规模向非农业部门的转移。世界上已经实现工业化的国家,其农村资源向城市转移,基本上都是发生在经济的外延型增长向内涵型增长转变之前,也就是说,在外延型经济增长阶段上,工业规模急剧扩大,需要的劳动力大量增加,为农村劳动力资源向城市转移提供了机会。然而新中国成立后,由于特殊的历史环境,使得我国在向二元经济转变的初期,就超越了轻工业为重心的发展阶段,直接跨入以重工业为重心的超前工业化发展阶段。我国的工业化过程,由于跨越了有序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