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败”再探的论文

“胜”“败”再探的论文

ID:26340486

大小:57.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26

“胜”“败”再探的论文_第1页
“胜”“败”再探的论文_第2页
“胜”“败”再探的论文_第3页
“胜”“败”再探的论文_第4页
“胜”“败”再探的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胜”“败”再探的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胜”“败”再探的论文  摘要:本文对于“胜”与“败”的问题再一次进行了讨论,加入了一些随着语言发展而出现的新的语言事例,并对于过去所阐述过但没有弄清楚的部分加以阐述,使之更为清晰和明朗。  关键词:胜;败;语义;使动;被动  毛泽东1942年写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政策》一文中说:  “何以对付敌人的庞大机构呢?那就以孙行者对付铁扇公主为例。铁扇公主虽然是一个厉害妖精,孙行者却化为一个小虫钻进铁扇公主的心脏里去把她战败了。”[1]  在这里面“战败”是指:孙行者将铁扇公主打败了,那么我们应该怎样理解下面这两句话呢?  a.孙行者把铁扇公主战败了。  b

2、.孙行者把铁扇公主战胜了。  我们且不说他们是不是已经知道(或希望)孙悟空是战无不胜才这样讲,但去掉句子中相同的部分,就变成了“战胜”=“战败”了,展现给我们的是一个令人费解的答案。其实现实生活中这种现象并不是很少见,也曾有过人去写了东西去证明它。  吕叔湘先生就曾经写过一篇文章《说‘胜’和‘败’》,其中提到了这样的一个例子:1984年5月13日的《光明日报》和《北京日报》报道同一则新闻,一面的标题是“  当然,这两个例子涉及到语言规范化的问题,“完胜”与“完败”最早都出现于球类或其他等的比赛的结果中,但发展到今天它却有逐渐向更大的范围发展、并被大多

3、数人所接受的趋势,我们且不讨论它是属于专业术语还是行业语等等,但在这个人们越来越广泛的使用的情况下,同样是在“败”字后面接了宾语,但却没有像吕先生所说的表示打败别人,而是自己失败。.cOm那么,吕先生所阐述的动词用法的沿袭并不能解决现在的这种现象了。  让我们再回到“胜”和“败”的问题上来。为什么“败”在古代有使动用法而“胜”没有,这里的深层原因是什么?  其实很简单,王力先生曾在《古代汉语》中说过:“使动用法这个语法特点造成一些特殊现象,举例说,‘胜之’和‘败之’意义相同,就因为‘胜’字被用为一般的及物动词,而‘败’字是使动用法。战胜了他和打败了他

4、(使他打了败仗)意义就是一样的了。”[6]王力先生的意思是古时候,“胜”与“败”最经常的情况其实就是被人们用在比赛、竞技以及战争中的。自古以来,比赛、竞技以及战争除特殊目的特殊情况以外,人们都是为了用尽自身的所有优势以换取自己最终的胜利,那么“胜”的用法便也没有使动方面的,即没有“使……胜利”——不使自己胜利也不使别人胜利。例如:  e.吾闻之,人众者胜天,天定亦能胜人。[7]  f.齐人伐燕,胜之。[8]  通过例子e和f,我们都能看出不论是主谓宾成分完整(人众者胜天),还是省略主语的形式(胜之)都是“主语战宾语”,主语胜。  而“败”则不然。  

5、“败”本身有像“胜”一样,即语义向主语方向靠近的情况,我们称之为“主动式”。例如:  g.操军大败。奔华容道而行。[9]  h.秦遣兵救楚击吴,吴师败。[10]  例子g和h中“败”都是不及物动词,形式是:主+谓,后面没有接宾语,译为“主语败”。  “败”字除了上面这种情况,还有一种与“胜”字不同的用法,就是使动用法。例如:  i.吴败越王勾践会稽。[11]  j.南战于长于,败赵氏。[12]  我们可以看到,在竞技或战争的过程中,人们不仅仅在发挥一切自己的能力来赢取比赛,也在想尽办法“使……失败”,所以“败”在使用的过程中还有“使对方失败”的意思。

6、如例i,意思是“吴使越王勾践败”,在这里“败”的是受事者,实施者“吴”就成了胜的一方。所以这句话说成“吴胜越王勾践”意思不变。正是古汉语中的使动用法造成了“败之”和“胜之”意义相同这一特殊的语言现象。  那么又怎么来区分“败”的两个用法呢?对于主语来说,“败”在用为主动的时候,(即上面提到的第一种情况)相对于被省略下去宾语来说也就是被动了,我们用一个介宾短语把它补全了,加上如“给”或者“于”所引导的短语,意思则能更好理解一些。在文言文里,被动语态省略介词是很常见的,我们看一下下面这例子。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13]  在这里,“请

7、见”的后面就是省略了“于公”这两个字。而见是指“被见”。就是“请求被接见”的意思。很巧,接下来《左传》里接着写道:  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  在这里,左老头用的是“乃入见”而不是“乃见”,如果是乃入见,则后面不加“于公”二字也可,而如果用“乃见”的话,则后面必然是省略了“于公”二字。对于上面提到的例子c也同样适用,我们在“完败”后加上“于”字,这回再看是不是会顺眼很多呢?    参考文献:  [1]《一个极其重要的政策》,毛泽东著,《解放日报》1942年9月7日;  [2]《吕叔湘自选集》,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1989年8月第一版;

8、  [3]《汉语和汉语研究十五讲》,陆俭明,沈阳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3月;  [4]《“战胜”“打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