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医院药品内部控制改进研究

x医院药品内部控制改进研究

ID:26356273

大小:59.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1-26

x医院药品内部控制改进研究_第1页
x医院药品内部控制改进研究_第2页
x医院药品内部控制改进研究_第3页
x医院药品内部控制改进研究_第4页
x医院药品内部控制改进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x医院药品内部控制改进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X医院药品内部控制改进研究-->1绪论1.1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随着我国对医疗卫生的宏观调控,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医疗市场的不断发展,公立医院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模式也越来越受到人们广泛的关注,在全国深化医改的大背景下,公立医院内部控制制度也显得尤为重要,而药品作为医院开展医疗活动的基本物资基础,对其安全有效的管理是促使医院正常运行的基本保障,它不仅仅关系到病人的生命安全,同时对于医院来讲也关系着其形象和经济效益,通过对药品物资的高效管理达到控制医院成本,完善医院运行流程,从而提升医院的整体竞争力的作用。但是,在当代,在中国各个领域都有着飞速发展的时期,医改问题

2、却始终困扰着我们,“看病难,看病贵”这一重大民生问题始终没有得到解决,在各种媒体电视中我们也不难看到近年来各种医患矛盾、医务人员拿回扣等事件频频出现。“以药养医”现象依然十分显著,许多医院和医生加大药品在医疗费用中的比重,导致其主要收入还是来自药品的收益,这些不仅仅违背了医院“求死扶伤、品质为本、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宗旨,也不利于医院的健康发展,通过药品赚取收益而忽略医疗服务本身的价值更是阻断了医疗科技的进步,和医生自身技术的发展。同时,虽然政府对医疗事业越来越重视,我国医疗工作也不断地在进步,却依然涌现出各种医疗事故,其中不乏药物问题造成巨大的医疗疏忽,危害着

3、普通人民群众的生病安全。这些状况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医院本身药物监管制度不合理造成的,许多医院虽然有着内部控制制度,但不完善。加之历史性的原因,我国公立医院经历了长时间的计划经济时期,许多医院体制不健全、不灵活,内部控制没有得到有力执行,人为操作院内事务的可能性大,职工对内部控制的重视程度也很低,管理层没有现代经管意识,这些都使得内部控制无法发挥其有效性。........1.2国内外研究现状内部控制是以内部牵制为基础,凭借着管理控制思想发展起来的。美国会计的相关协会于1929年修订并发行了《会计报表的验证》,该报表是最早对内部控制的相关理念、方法和原则进行说

4、明的文献。而对内部控制第一次进行详细解释的是1936年颁布的《独立公共会计师对会计报表的审查》。20世纪以来,随着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管理的压力也不断增加,1958年和1994年美国审计程序委员会对内部控制这一理论进行了新的阐释,并且对该理论做出了更加深入的补充说明。而我们现在普遍认同和学习的内部控制理论则是由美国国会的相关部门制定,在1992年发行,于1994年做进一步修订的《内部控制——整体框架》。除美国以外,其他国家及一些组织也对内部控制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进行了丰富和发展,其中在1976年发行的《审计推荐草案》和1986年提出的《总声明》都是关于内部控制

5、理论的典型代表。一般来说,从注册会计师审计角度对内部控制进行研究是国际上传统的研究方法,这样做主要是为了降低审计风险,从而提升审计服务质量。我国在内部控制理论方面起步比较晚,20世纪90年代初期才开始引入。90年代初,国内经济制度不断改革,经济发展对管理的需求使人们意识内部控制理论的分析与实践是多么重要。通过在中国知网的搜索发现,从1990年到2000年这10年间,有关篇名中含“内部控制”的有952篇,但是从2000年到2013年,篇名中含“内部控制”字样的文章已经上升到30149篇,近些年来我国对内部控制研究的热度在文章数量增速上显而易见。纵观国内比较有影响力

6、的期刊,例如《会计研究》、《审计研究》中对内部控制理论研究有关的文献中,相对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概述如下:朱荣恩、贺欣(2003)通过对COSO委员会发布的《企业风险管理框架》进行相关的研究和分析,对《企业风险管理框架》这进行了概述,认为此文献主要诠释了企业风险管理的构成要素、企业风险管理的定义、风险管理要素、企业目标、企业内部各个层面和部门之间的关系以及各管理层在企业风险管理中的担当的角色和职责等[1]。.......2相关理论概述2.1内部控制的基本理论根据COSO的《内部控制整合框架》,内部控制的定义为一个过程,一个企业的董事会、管理层和其他人员实现的过程。

7、其目的是为了以下目标而提供一种合理的保证:第一要财务报告真实可靠;第二要确保经营效果、效率;第三要法律法规符合使用。《整合框架》把内部控制划分为五个要素,它们分别是是: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控。而这五个要素是相互关联的关系。每一个要素里都包括三个目标:第一是经营目标;第二是财务报告目标;第三是合规性目标。机构的各业务单位和各个层面的业务活动中都贯穿着这三个目标和五个要素。在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中,这五大要素可以由公司根据它的规模与结构采用不同的方式来实施。“内部控制”作为一种管理方法有着不短的历史,在其发展中主要经历了几个阶段,依次是:内部牵

8、制阶段、内部控制制度阶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