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子分析模型

因子分析模型

ID:26379467

大小:50.72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1-26

因子分析模型_第1页
因子分析模型_第2页
因子分析模型_第3页
因子分析模型_第4页
因子分析模型_第5页
资源描述:

《因子分析模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基于价值链视角下的区域竞争力评价[摘要]一国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如何规划区域产业布局并完善区域产业分工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在全球价值链理论的基础上,筛选出区域价值链环节竞争力评价指标并构建区域价值链环节竞争力评价模型,最后以因子分析为基本方法,对2009年全国29个省市的相关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认为,我国区域间不同价值链环节的能力相对差距较大,产业布局应当遵循区域要素禀赋优势嵌入不同价值链环节实现嵌链式发展。[关键词]区域竞争力;全球价值链;因子分析区域竞争力是竞争力评价理论的一个重要研究内容,

2、并在产业布局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区域竞争力评价旨在研究不同区域间各自所拥有的不同要素禀赋优势,并在此基础上发挥区域要素禀赋优势制定不同区域的产业发展规划,使不同区域能够在既定要素禀赋约束下达到最佳投入产出绩效,最终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产业转移和产业升级提供理论依据。但我国近年关于区域竞争力的研究大量集中在单一区域不同产业或者单一产业不同区域的竞争力方面,评价范围的局限性决定了其研究成果只能为局部区域以及单一产业所应用。本文克服上述局限性将区域竞争力与产业经济学的价值链理论相联系,从宏观上分析我国各区

3、域在全球价值链不同环节中的竞争力,以期为我国实施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转移提供科学合理的参考依据。一、价值链环节竞争力的内涵随着生产与贸易的全球化,产业活动的分离和整合在整个世界范围内上演开来,世界不同发展水平的经济体正逐渐按照自身的比较优势以及竞争力嵌入全球价值链中。而在对产业竞争力进行分析时,如果仅仅将一国产业作为一个整体就难以很好地分析其竞争优势,只有把全球某一产业看作是在设计、生产、销售等环节的集合体时才能具体地了解一国产业生产活动各环节间的优势与劣势,价值链分离的概念由此形成。同时,随着全球

4、价值链的形成一国产业竞争力的表现形式也不仅仅体现在该国产业的高度化、合理化两项指标当中,而是进一步由一国该产业在全球价值链中所处地位所决定。由格里芬(GERRFII,1994)提出的全球价值链治理理论中将嵌入不同价值链环节的企业划分为治理者与被治理者,并进一步提出了生产者驱动(Product-driven)与购买者驱动(Buyer-driven)两种驱动动力机制。生产者驱动,指由生产者投资来推动市场需求,形成本地生产供应链的垂直分工体系。其核心环节在于治理者主要是拥有核心技术优势、先进的生产模式等

5、要素。购买者驱动型全球价值链是指治理者拥有强大品牌优势和国际营销渠道,并控制产品的销售和流通的驱动模式。跨国公司一般通过全球采购网络,利用其品牌价值以及消费者需求布局其产品在世界范围内的营销组织模式,从而使得产品的价值创造体系在世界范围内重组和布局。我国产业在全球产业分工中由于在技术、生产水平、资金、市场渠道等发面还同发达国家存在一定差距,因此在整体产业链中往往处于被治理地位,技术标准、生产模式、品牌、市场渠道等高利润环节大多被国外企业所控制,产业处于被动生产地位。因此如何实现我国产业由价值链低端

6、环节向价值链高端环节攀升,转换我国产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治理地位是完成我国产业升级最根本问题。而产业升级过程中,升级必须拥有所需的相应人力、资金、技术等要素禀赋,从整体来看我国尚不具备整体升级的能力,但单从区域的角度看,我国某些沿海发达地区已经具备升级的条件,可以通过产业转移、政策引导等方式引导有条件地区的产业升级并进一步带动周边地区的产业升级。本文试图通过建立区域产业价值链环节竞争力模型,分析出我国各区域在价值链不同环节中的竞争力,并以此进一步探讨我国区域产业升级问题。一、基于价值链理论的区域竞争

7、力评价指标体系建立根据全球价值链理论和国家价值链理论,一条产业的价值链环节基本被分为三个部分,即研发环节、生产环节以及市场环节,本文对我国不同区域的这三大环节的竞争力首先进行单一评价,以此得出各地区环节优势,进而得出地区制造业总体竞争力评价。对指标体系的设计因此包括:技术研发能力、市场渠道能力、生产制造能力,这三个能力是一个地区产业的总体竞争力不同环节的体现,在进行产业升级的过程中,应当根据不同区域的优势环节嵌入全球产业价值链,以此实现不同区域产业环节的分工,并逐步完成产业转移与产业升级。因此根据

8、价值链的三个不同环节需要构建具体的指标体系:(一)研发能力竞争力指标区域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中的研发能力是指利用从研究和实际经验中获得的现有知识或从外部引进技术,为生产新的产品、装置,建立新的工艺和系统而进行实质性的改进工作的能力。而对科技研发能力的衡量标准一般包括科研投入如科研产出的衡量,因此区域产业研发竞争力指标代表产业在报告期时间点上的研发水平大小,在实际应用中,采用以下3个指标,1、区域研发经费强度:各地区R&D经费内部支出/区域GDP。该指标表示一个区域中研发经费支出占区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