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经济学演示教案

发展经济学演示教案

ID:26417978

大小:9.05 MB

页数:204页

时间:2018-11-26

发展经济学演示教案_第1页
发展经济学演示教案_第2页
发展经济学演示教案_第3页
发展经济学演示教案_第4页
发展经济学演示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发展经济学演示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发展经济学第一节发展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发展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问题,中心任务是探讨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条件、过程和规律,以及相应的发展战略和政策。二、发展中国家的特征1.劳动生产率低2.人均收入低、贫富差距大3.人口出生率高、赡养负担重4.文教、卫生条件差,识字率低5.对农业和初级产品的依赖6.社会、经济和文化的二元结构第二节发展经济学的研究任务一、经济发展的内涵经济发展除包括人均收入上升以外,还意味着经济结构的根本变化帕金斯等人指出,结构变化中有两种变化最重要:一种是国民生产中农业的份额缩小和工业的份额扩

2、大,另一种是农村人口百分比的减少和城市人口百分比的增加。不平等的减少或消除生活质量的提高经济和政治体制变迁经济增长(economicgrowth)经济发展(economicdevelopment)经济增长是手段,经济发展是目的。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基础,经济发展是经济增长的结果。二、经济发展的衡量美国经济学家莫里斯1977年提出的“生活质量指数”(PQLI,physicalqualityoflifeindex)PQLI包括三项指标,即人在1岁是的预期寿命、婴儿死亡率和识字率二、资本形成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模

3、型G=S/CG为经济增长率C为资本产出比率S为储蓄率“大推进理论”。罗森斯坦罗丹提出的。他认为,发展中国家人口众多、农业劳动力剩余、收入低下和资本投资规模太小。二要摆脱贫困、失业和收入低下等困难,必须大力发展工业,实现工业化。怎样工实现工业化?必须增加资本投资,必须全面地、大规模地在各个工业部门,尤其在基础设施方面,投入资本。通过这种全面投资的“大推倒”,来冲片经济贫穷落后和停滞的困境与束缚,推进整个工业部门的全面、迅速的发展,从而实现工业化,达到经济增长、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收入水平提高,并且分配公平的目标。“大推进”理

4、论强调了工业化使经济发展的中心和目标,说明了大规模的资本形成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这对于人们认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现状,找出其拍拖贫困落后的道路,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但是,这种理论过分强调了工业化和资本形成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第一,社会分摊资本并非都是不可分的。第二,全面地大规模投资首先由资源的限制。第三,全面发展工业受到生产的配合要素稀缺的约束。第四,大量投资集中于工业部门,忽视了农业等部门的发展。最后,发展中国家的实践也表明“大推进”并不切合实际,其可行性是值得怀疑的。罗斯托的经济增长阶段理论“起飞”的三个条件:一是投资率即

5、资本积累率达到10%以上,二是建立其能带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主导部门体系,三是必须伴随制度和意识形态上的变革。纳克斯的“贫困恶性循环理论”从资本的供给来看,低收入---低储蓄能力---低资本形成---低生产率---低产出---低收入从资本的需求来看,低收入---低购买力---投资引诱不足---低资本形成---低生产率---低产出---低收入三、资本形成对经济发展贡献的实证分析第三章人口与经济发展第三节人口流动一、刘易斯-费-拉尼斯模型威廉•阿瑟•刘易斯(WilliamArthurLewis),美国人,1915年出生于英属的

6、西印度群岛的圣卢西亚。1937年于伦敦大学获得了学士;1940年获伦敦大学博士;1938年~1948年在伦敦大学任讲师;1948年~1958年曼彻斯特大学杰文斯政治经济学教授;1959年~1963年普林斯顿大学政治经济学麦迪逊客座教授。刘易斯的“二元结构模型”,经费景汉与拉尼斯补充修订后成为“刘易斯-费-拉尼斯模型”。城市与乡村在收入上的悬殊差距使农村的潜在失业人口走上了通往城市之路。原因:第一,城市工资与乡村收入差距大大地扩大了。第二,在不少国家,乡村学校教育的加速发展,使得青年人的进城势头更猛。第三,发展和福利开支不成

7、比例地集中于城市,使得城市更具有吸引力。刘易斯模型缺陷:只是把农业对于经济发展的贡献理解为被动地输送劳动力,而忽视了农业部门自身发展对于整个经济的基础作用。费景汉和拉尼斯指出了这一不足,强调了农业在促进工业增长中的作用,农业生产率的提高而出现剩余产品是农村劳动力流向城市的先决条件(农业生产剩余可以满足非农生产部门的需要)。理论价值:一是揭示了城市工业部门与乡村农业部门在结构上、经济上的差异。二是论证了将两个部门连接起来的劳动力转移过程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缺陷:假设前提与发展中国家的实际情况不相吻合三、托达罗人口流动模型刘易

8、斯-费-拉尼斯模型和乔根森模型都包含了这样一个假定,即城市中不存在失业,任何一个愿到城市工作的人都能在现代工业部门找到一份工作。在这一前提下,劳动力流入城市的迁移决策仅仅取决于城乡实际收入差异。托达罗从发展中国家农村人口流入城市和城市失业同步增长的矛盾现象出发,提出了自己的人口流动模型。Mt=f(P.W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