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市生态市建设规划(新)

大庆市生态市建设规划(新)

ID:26428464

大小:427.50 KB

页数:131页

时间:2018-11-26

大庆市生态市建设规划(新)_第1页
大庆市生态市建设规划(新)_第2页
大庆市生态市建设规划(新)_第3页
大庆市生态市建设规划(新)_第4页
大庆市生态市建设规划(新)_第5页
资源描述:

《大庆市生态市建设规划(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大庆市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专项规划大庆市生态建设专项规划大庆市环保局前言人类历史的发展自始至终都是伴随着对生态环境的利用过程,每一次人类文明都是以大量的生态环境被破坏为代价的。当今世界面临着人口爆炸、资源匮乏、环境恶化、粮食不足与能源短缺等五大危机。其结果将直接影响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究其根源就是生态环境问题。因此,人类及其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进入了一个特殊的变革时期。生态环境水平已成为一个国家和地区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生态健康和生态服务功能是衡量生态环境的重要标准,受到世界的普遍关注。因此,如何协调区域生态环境保护

2、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之间关系,是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由此可持续发展思想应运而生,它是贯穿21世纪的新的发展观,而生态市建设则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内核之一。大庆市地处松嫩平原腹地,是我国、我省重要的石油与石化工业基地、商品粮生产基地和畜牧业、草业发展基地,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比较优势,为生态市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生态市建设要遵循生态学、生态经济学和系统工程学原理,依靠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和生态环境优势,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建设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观念,优化经济结

3、构和产业结构,可持续利用自然资源,保护与恢复生态环境,发展循环经济,建立良性循环的生态环境体系,经济社会发展体系和生态文化体系。构建以生态产业为主体的生态经济强市。《大庆市生态市建设规划》(论证稿)是根据《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和《黑龙江省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的精神和要求,在《大庆市生态市建设规划纲要》的基础上编制的。是《黑龙江省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指导大庆市生态市建设的行动纲领。大庆市生态市建设规划(送审稿)大庆市生态市建设领导小组二○○三年九月目录第一章生态市建设的背景……………………………….1(一

4、)国际背景……………………………………….1(二)国内背景……………………………………….2第二章大庆市概况………………………………………10(一)自然条件概况…………………………………10(二)社会经济状况…………………………………13(三)生态环境现状与评价…………………………15第三章生态市建设的有利条件与制约因素……………19(一)有利条件………………………………………19(二)主要制约因素…………………………………22第四章生态市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23(一)指导思想………………………………………2

5、3(二)基本原则………………………………………23(三)工作重点………………………………………26第五章生态市建设的主要目标和任务…………………29(一)总目标和总任务………………………………29(二)阶段目标和任务………………………………30(三)各阶段发展指标………………………………36第六章生态市建设总体布局……………………………38(一)生态功能区划…………………………………38(二)生态经济区划…………………………………41(三)生态市建设体系………………………………47第七章重点生态区的保护与构建…………………

6、……49(一)西部沙地生态治理区…………………………49(二)中西部草原“三化”生态治理区……………49(三)中部油田开采区植被恢复与重建区…………50(四)中北部草甸草原及其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恢复区…………………………………51(五)西北部湿地及其生态功能构建区……………52(六)主城区生态园林城市建设区…………………53第八章生态市重点产业…………………………………55(一)生态农业………………………………………55(二)有机、绿色、无公害食品产业………………57(三)生态草、牧业…………………………………62(四)生态

7、渔业………………………………………64(五)资源水利产业…………………………………65(六)生态旅游业……………………………………67(七)环保产业………………………………………69(八)高新技术产业…………………………………70(九)清洁石油和石化产业…………………………72(十)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产业……………………75第九章生态市建设优先工程规划………………………77(一)草原“三化”治理工程………………………77(二)油田开采区生态恢复与重建工程…………..78(三)区域生态功能保护与恢复工程………………78(四)

8、“三北”防护林建设工程…………………….80(五)水资源综合利用工程…………………………81(六)环境污染综合防治工程………………………81(七)生态城镇建设工程……………………………83(八)生态产业建设工程……………………………87(九)高新技术产业建设工程………………………87(十)生态文明建设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