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电气照明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电气照明

ID:26451518

大小:85.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1-27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电气照明_第1页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电气照明_第2页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电气照明_第3页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电气照明_第4页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电气照明_第5页
资源描述: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电气照明》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0电气照明一、本章内容与原版本相比主要的修改1删除了原版本中照度计算一节。2增加了建筑景观照明一节。二、本章主要内容1照明质量2照明方式与种类3照明光源与灯具4照度水平5照明节能6照明供电7各类建筑照明设计要求8建筑景观照明10.1一般规定10.1.1在进行照明设计时,应根据视觉要求、作业性质和环境条件,通过对光源、灯具的选择和配置,使工作区或空间具备合理的照度、显色性和适宜的亮度分布以及舒适的视觉环境。10.1.2在确定照明方案时,应考虑不同类型建筑对照明的特殊要求,并处理好电气照明与天然采光的关系,

2、采用高光效光源、灯具与追求照明效果的关系,合理使用建设资金与采用高性能标准光源、灯具等技术经济效益的关系。10.1.3在进行电气照明设计时,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的规定。【注释】随着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和新要求,有必要把照度水平和照明质量进行大幅提高,并与国际标准接轨。因此,建设部和原国家经贸委下达项目计划,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会同有关单位,将原《民用建筑照明设计标准》和《工业企业照明设计标准》合并予以修订,并增加建筑照明节能方面的章节,形成新的国

3、家标准《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以下简称新国标)。鉴于新国标的全面修订和实施,我们认为在民用建筑照明数量和照明质量方面已经有了比较完整的指标体系,因此在本规范修订时取消了对原有照明指标继续进行修订的方式,直接规定各民用建筑室内场所的照明指标(照明标准值、照明功率密度值等)全面执行新国标中的相关规定。考虑到使用方便,在本规范附录中增加了部分新国标中未包括的民用建筑室内场所的照明指标。10.2照明质量10.2.1普通工作场所内一般照明的照度均匀度不应小于0.7。10.2.2局部照明与一般照

4、明共用时,工作面上一般照明的照度值宜为工作面总照度值的1/3~1/5,且不宜低于50lx。交通区照度不宜低于工作区照度1/3。10.2.3照明光源的颜色质量取决于光源本身的表观颜色及其显色性能。一般照明光源可根据其相关色温分为三类,其适用场所可按表10.2.3选取:10.2照明质量10.2.4照明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中对不同工作场所光源显色性的规定,并应协调显色性要求与设计照度的关系。10.2.5照明光源的颜色特征与室内表面的配色宜互相协调,并应形成相应于房间功能的色彩

5、环境。10.2.6在设计一般照明时,应根据视觉工作环境特点和眩光程度,合理确定对直接眩光限制的质量等级UGR(统一眩光值)。眩光限制的质量等级应符合表10.2.6的规定。10.2照明质量10.2.7室内一般照明直接眩光的限制,应根据光源亮度、光源和灯具的表观面积、背景亮度以及灯具位置等因素进行综合确定。10.2.8对于要求统一眩光值UGR小于或等于22的照明场所,应限制损害对比降低可见度的光幕反射和反射眩光,并可采取下列措施:1不得将灯具安装在干扰区内或可能对处于视觉工作的眼睛形成镜面反射的区域内;2可使

6、用发光表面面积大、亮度低、光扩散性能好的灯具;3可在视觉工作对象和工作房间内采用低光泽度的表面装饰材料;4可在视线方向采用特殊配光灯具或采取间接照明方式;5可采用混合照明;6可照亮顶棚和墙面以减小亮度比,并应避免出现光斑。10.2照明质量10.2.9直接型灯具应控制视线内光源平均亮度与遮光角之间的关系,其最低允许值应符合表10.2.9的规定。10.2.10长时间视觉工作场所内亮度与照度分布宜按下列比值选定:1工作区亮度与工作区相邻环境的亮度比值不宜低于3;工作区亮度与视野周围的平均亮度比值不宜低于10;灯

7、的亮度与工作区亮度之比不应大于40;2当照明灯具采用暗装时,顶棚的反射系数宜大于0.6,且顶棚的照度不宜小于工作区照度的1/10。10.2.11垂直照度(Ev)与水平照度(Eh)之比可按下式确定。0.25≤Ev/Eh≤0.510.2.12为满足视觉适应性的要求,视觉工作区周围0.5m内区域的水平照度,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中的规定。【注释】1照度均匀度是视觉工作面上的照度分布。对于工作区域较密集而仅采用一般照明方式的场所,应将整个场所示为同一区域,因而要求照度均匀度不低于0.

8、7。2为了避免造成视觉不适应而产生视觉疲劳或事故,一般照明占工作面总照度的1/3~1/5是比较合适的。3国标《建筑照明设计标准》中根据CIE文件明确规定了不同照明场所的显色性指标,故本规范强调在设计中切实执行。应当说明的是良好的光源显色性具有重要的节能意义。4本规范参照CIE文件将眩光程度分为五个等级,对应眩光程度的文字描述参考了日本照明标准。5参照CIE建议和《建筑照明设计标准》提出的对反射眩光和光幕反射的防护措施。其主要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