棚室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

棚室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

ID:26459698

大小:51.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27

棚室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  _第1页
棚室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  _第2页
棚室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  _第3页
棚室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  _第4页
棚室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  _第5页
资源描述:

《棚室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棚室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摘要介绍了棚室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包括选地、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合理施肥、科学防治病虫害、采收与包装等内容,以供种植户参考。  关键词蔬菜;棚室;无公害;生产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蔬菜的要求已由数量化向优质化发展。要求蔬菜无污染、营养保健,品种多样。因此,发展无公害蔬菜生产,已呈大势所趋。无公害蔬菜是指蔬菜中的农药残留、重金属、硝酸盐等各种污染有害物质的含量,控制在国家规定的范围内,人们食用后不足以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的蔬菜。现将棚室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总结如下。  1选地  

2、选地时禁止在工业“三废”大量排放地区建棚种植蔬菜,避免废水、废气、废渣污染蔬菜。且要远离工矿业的污染源,不受“三废”的侵害;要求地势平坦、排灌良好,特别是水质要好,不用污水浇地[1-2]。  2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  选用抗病虫、高产、优质的品种,如温室黄瓜品种中农26、番茄毛粉802有较强的抗性。播前晒种2~3d,可促进种子后熟,提高发芽率及增强发芽势,还能杀死种子表面病菌;瓜类、茄果类种子用55℃温水浸种10~15min,可消毒杀菌。  3合理施肥  (1)合理控制肥料的投入量。由于设施栽培环境相对密封,施入化肥不易淋失

3、,肥效较高,宜多次少量酌情施肥。最好根据蔬菜产量、土壤肥力、不同肥料元素利用率等确定适宜施肥量,进行配方施肥。  (2)氮、磷、钾肥配合施用,充分发挥交互作用,减少生理病害。特别是减少氮肥、磷肥的施用,提高钾肥的投入,提高蔬菜品质。实际生产中,对高肥力菜地或在施用高量氮肥时,常施以较高量的钾肥,以便作物养分平衡,同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作物对氮的过量吸收。  (3)有机肥料和无机肥料配合施用。无机肥料具有养分释放迅速的特点,但是需要多次追施,以保证肥料的养分释放高峰与蔬菜对养分吸收高峰一致,如果施用时间不当、施入不及时,就

4、会出现营养生长过剩或短期营养不足,造成减产。而有机肥料保肥性比较好,可以缓慢释放养分,保证作物长期的养分需求。一方面将有机无机肥料配合施用,可以协调养分的释放速度,提供作物长期有效的营养;另一方面有机肥可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增加土壤通透性,为有益的微生物菌群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抑制致病菌的存活。  (4)运用配方肥进行施肥,防止土壤酸化、盐化。在增施有机肥的基础上,按各种蔬菜对氮、磷、钾养分需求的适宜比例,施用配方肥。对已酸化和盐化的土壤进行合理的改良。可以采取雨季开棚、倒茬、加改良剂、换土、增施有机肥、生

5、物肥等措施。有针对性地施用钙、镁肥和微量元素,保持养分平衡。  4科学防治病虫害  (1)农业措施。轮作倒茬和清洁田园,实行2~3年轮作倒茬,前茬作物腾茬后,彻底清洁田园,能有效防治病虫害。推广无土或洁沙栽培,可以避免和减轻土传病害,降低施药次数,节省肥料。栽培嫁接苗,如黄瓜、西葫芦以黑籽南瓜为砧木嫁接,能有效防止瓜类枯萎病,并能增强抗其他病害的能力。实行垄作和地膜覆盖栽培,既可以保墒、提高地温、降低棚内湿度,加大耕作层昼夜温差,又能促进根系发育和花芽分化,防止土传病害。  (2)物理措施。用太阳能进行高温闷棚消毒灭菌。夏

6、秋季节是棚室闲置期,晴天高温闷棚5~7d,棚室内最高气温达60~70℃以上,可有效杀灭棚内及土壤表层病菌和害虫。高温堆肥杀灭病菌和虫害,农家有机肥因带有病菌和虫害,施用前1~2个月将其泼水拌湿,堆积封盖严实,使其充分发酵腐熟,发酵期堆内温度高达70℃,可有效杀死病虫害,避免有害气体及烧根等现象[3-4]。挡避和诱杀害虫,如棚室通风窗口设置细纱网,阻挡害虫迁入棚内。棚内设置黄油板或黄水盆诱杀蚜虫、白粉虱等。  (3)生态措施。通过棚室内光照、湿度、温度、空气调节,创造有利于蔬菜生长发育,而不利于病虫害发生发展的生态环境条件,

7、可减少和减轻病虫害发生,减少施用农药。例如:瓜类等蔬菜作物的霜霉病、灰霉病、白粉病在高于32℃和相对湿度低于80%的条件下,病菌则不产孢子,不发生或发生缓慢。在棚室光、湿、温、气调节上,采取上午适当早揭草苫,延长光合作用时间,并适当通风;经常擦拭棚膜,保持良好透光性;张挂反光幕,增加反光照,从而达到降低湿度,提高棚室温,减轻生理病害、冷害、冻害。(4)药剂防治措施。严禁施用高毒农药,如呋喃丹、甲基异柳磷、杀虫脒等药剂。防止乱用、晚用、过量用药,本着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对症对虫选用农药。当病、虫害初发期,要及早用药,对

8、症用药,首先控制中心病株,然后全面施药防治。这样既减少用药次数和用药量,又提高防治效果。提高施药技术,首先要对症施药,按规定的用药量和稀(下转第138页)  (上接第126页)  释浓度施药。当2种或2种以上不同类的病害混发时,则需选用对症的农药配制混合药剂来防治。如当霜霉病、白粉病混发时,宜选用混合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